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那美丽的小山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5 08:1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那美丽的小山村
    文◎卜庆振   

    周六继续跟随成杰去家访,这次家访的地点是县城东南的望村、大井、栾庄、小山。我们下午2点钟出发,和班长张凯约好了,让他在村口的大路上等我们,并为我们带路,因为望村一带我们不熟悉。
    过了一担土四五里,看到张凯在一个路口等着我们,还带了张其贺,他们两个是一个村的。张凯骑了电动车,成杰便说,不是不让你骑电动车,怎么又骑了?他只是嘿嘿地笑。这两个孩子竟然都没有带手套,上次去营子也是,孩子们都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望村离泰东公路还不近,向南五六里的样子。进入这个小村庄,我们发现村庄的北面和东边都是山,村庄在山的怀抱里,房子用石头砌的居多,错落有致,非常宁静。虽然是冬天,阳光很好,在山的怀抱里的小村庄,感觉懒懒的、暖暖的。转过几个弯,看到一些粗大弯曲的树木,一些古老低矮的大门……
    先到了张其贺家,他的家是旧房子,两个院,前面的房子已经破落,没有人居住了,后院的房子也有几十年了,院子很大。其贺的爸爸在家,妈妈和姐姐都去上班了。他的爸爸很朴实,热情让我们进屋,和我们聊些孩子的情况。成杰说,其贺挺不错的,就是学习上用力不够,再用些力气,肯定会进步的。同时,我们都说这孩子有唱歌的天赋,不管是流行歌曲还是民族歌曲,都唱得优美动听,希望他努力提高成绩,以后争取考一所好的音乐学校。
    接着是张凯家,他家的房子虽不是新盖的,和张其贺家算得上天壤之别了,房间宽敞明亮,收拾得不错。父母都在家,家长也比较健谈。张凯是班长,我们便夸家长教育有方,孩子比较懂事,成绩也很好,还为老师和同学出了不少力。家里的条件还是不错的,爸爸在济南打工,孩子又是独子,所以还是有些娇惯的,比如吃零食方面,成杰提了出来,他的父母以前都没有这方面的认识。接着便说让张凯多运动的事,并建议让他每天带领住校的同学跑步。
    下一站是大井,大井有两家,一个是王占民,一个是何龙。我们先到了王占民家,到了才知道,这孩子是住的外婆家,孩子的爸爸是东北过来的。因为他的父母都比较年轻,一直在外打工,孩子从小是外婆带大的。成杰通过和孩子的外婆交流,发现了孩子身上一些不好的习惯的原因。外婆带孩子,主要管吃喝和安全,对孩子的心理和学习方面就无能为力,只能更多的放纵孩子。所以,这个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尽管头脑可以,但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上比较懒,尤其是懒得动手,上课表现尚可,课下却经常不完成作业,自习课上也只是拿了书看。孩子的爸妈都去上班了,没有碰上,尽管等了我们一会,还是没有等到就走了,有些遗憾。
    接着去何龙家,家里却没有人。便走,在理发店门口却遇到了,何龙便回家找他的奶奶。这个孩子是跟奶奶长大的,从王占民家也了解到一些情况,我们便分析这孩子反应慢的原因,可能和奶奶的心理有关系。孩子现在上了七年级识字量不到100个字,尽管说话做事和常人看上去无异,在反应上和心理上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成杰发现了他的优点,喜欢画画,便把班里的绘画任务教给他,他还是比较尽力的,但做大的绘画任务,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只会比着画,不会自己画,也就是说,不会思考。我去年给他买了一本《三字经》,他背了几段,后来就主要画上面的画了。今年,给他买了一本《快乐识字》,开始还有些劲头,现在又越来越懒了。何龙找了几圈没有找到,我们便先离开了,看时间早的话,回来时再来看看。
    下一站是栾庄,有两个女生,一个是张玉,一张是张玲。在家门口遇到了张玉的妈妈,她在外面闲聊,看到我们,觉得面熟,便问。进了家,张玉正在看电视,看到我们,也只是起来打了个招呼。我们和她妈妈交流,她还是看电视,和她交流,也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回答。这个孩子还有一个6岁的弟弟,她妈妈说,因为照顾弟弟,小时候便把她送到外婆家,许多习惯没有培养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知道让座,不知道让茶,也不知道如何和大人交流,在家也不主动看弟弟和做家务,尤其是做家务,从妈妈的话语里,可以看出,其实是妈妈不让做,担心有危险和影响学习。许多家长都有这种想法,但是,家长把所有家务都做了,孩子就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吗?
    从她家出来,去张玲家,张玲的家好像在山腰,上了五六个高坡,结果,没在家。成杰便说,这也可以看出孩子的问题,说好了要来家访,竟然会不在家。
    最后一站是小山,小山在我小的时候便听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主要是嘲笑这个村庄太偏僻,比如村里有只有一个读书人叫“虱子二大爷(识字二大爷)”;还有因为是山地,不方便洗澡,来了客人后带客上抱了柴禾上山烤火,出了汗洗澡等。到了村里才发现,虽然是山村,但房子也建的不错,也有池塘,这么旱的天,池塘里还有一些水,这些和儿时的印象根本不搭边。
    这个村的孩子叫王召娟,问道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她的爷爷,老人家把我们带到家,拉着我们的手嘘寒问暖,非常客气。倒是孩子看到我们,却说,以为我们不会来了,以为找不到家。进了屋,孩子的妈妈又是让茶,又是让水果。召娟便一会刷茶碗,一会洗苹果,孩子也是热情,只是不如大人会表达吧。她递给我苹果的时候,还说,老师你怎么不早上来,好带你去爬山。想一想,老人们的表达方式尽管感觉有些别扭,但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了热情。而孩子们呢,尽管心里头是热的,但表现上,却让人感觉有些冷冰冰。当然不只是这些孩子,许多年轻人包括我在内,不也如此么?
    召娟的爷爷很爱说话,还说一家人都识字,爷爷是初中生,奶奶是高小,爸爸、叔叔都是初中生。呵呵,这和传说中的只有一个读书人又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回来的时候已经近五点了,转了一个大圈子,我们的电动车都快没电了。炊烟袅袅,牧羊人开始回家了,夕阳在山头缓缓落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1 19:20 , Processed in 0.0757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