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教学贵在求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9 23:2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教学贵在求真

 2010年03月09日 作者:文胡新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写作真实的故事,表达真实的情感,避免学生写作落入同一化、成人化的窠臼。

   一、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因此,真实地体验生活,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根本。

   笔者在组织学生写“秋游”这一主题作文时,先让学生说服老师为什么要带他们秋游,然后让学生推荐秋游地点,地点确定后,又让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秋游方案,秋游回来后学生自主习作,可写秋游前、秋游时、秋游后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受教育的或被感动的事情,也可以写某一个人,写作结果令人满意。有的学生写《秋游,我睡不着觉》,有的学生写《让我欢喜让我忧的秋游》,有的学生写《原来天空这么蓝》……

从这次习作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学生都有自己的真实体验,所以在作文中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不同的个性。

   二、真事情。

   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真人真事写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叫王明,他在上学路上捡到一个书包,里面有现金、证件以及书本。王明平时是个淘气的孩子,可他一到校就把捡到的书包交给了老师。笔者抓住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了这个书包的样子及里面所装的钱物。学生一听都来了兴趣,一连串的问题提了出来,比如“谁捡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的身边当时有没有旁人?”王明都一一作了回答。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同学们,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不到20分钟,绝大部分学生都写了400字以上的作文。经过这一堂作文课,学生都明白了一件事,作文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并不难。

   三、真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在作文中,有的学生过分依赖作文书、报,每写一篇作文都照着别人的样子做。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杜绝抄袭,让学生相信自己,学会独立思考,根据不同的作文要求搜集作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自己的能力,真实地表达出来。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海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引导学生在对真实事件、真实情感的表达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四、真感情。

   作文是学生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情真才能文美。

   有的教师进行作文指导,总是要学生的感受和认识都符合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才算满意,结果学生只能用教师的语言写教师的思想,埋没了学生自身真实的想法,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学生自己的思想,学生怎能写得好呢?一位教师是这样辅导学生作文的:一位学生写了跟爸爸去钓鱼时,因受到殷勤的款待而非常得意,其原因写在了文章的最后:因为爸爸是局长。在这篇文章中孩子的世界观显然是不对的,不值得提倡,但他所写出来的是他的真实思想。而这位教师却狠狠地批评了他,这个孩子只好在作文最后加了一句:“这样很不好,我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这就给人一种很牵强的感觉。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孩子的思想真转过弯来了,可能只是出于老师的压力才这样写的。试想,在以后的作文中,他还敢再写自己的真实感想吗?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说心里话,不要写违心话。要耐心细致地对学生的心理情感进行分析,而不是武断地批评学生。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学生的作文才有生命力。

   (文胡新  作者单位:广东省乳源县金禧小学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1期)
2#
发表于 2011-8-20 15:23:55 | 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理,好文章,对作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12:12 , Processed in 0.12450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