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再作贱语文了,好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5 18:2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搜狐教育频道点评2009年高考作文时,“发现了自己的‘愚笨’”,有的作文题,“我想了半天,不知该如何下笔”;有的作文题让他“如同坠五里云雾之中”;还有的,“也令我不知从何谈起。看来,我还真要重新学习‘语文’了”。

套用一句古话,“连作为语文专家的王社长犹如此,老师、学生何以堪?中国语文何以堪?”



别再作贱语文了,好吗?

——丑陋的语文教育之三
文/王木春



随着高考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指责也日益升级。

在中学阶段,尤其高中,学生学语文的时间正一年年被蚕食,语文学科的地位正一天天被边缘化。倘若搞个问卷调查,我相信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将同意高三年不开设语文课。何至于此?原因多多。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高三年即使花再多的时间,高考语文成绩往往还是按兵不动,语文高考分数依然拉不开距离。如此高投入少回报的生意,在分秒必争的高三非常时期,想必是无人愿干的。

请不要指摘学生及其家长们的鼠目寸光,其实他们内心对语文重要性的理解可能一点也不逊于那些语文专家们。也许学生及其家长们闹不懂语文的什么人文性啊工具性啊,但他们实实在在地明白: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说出口的,都是语文;生活离不开语文,生活就是语文。然而,他们更懂得:今天,学生到学校来,第一目的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高考总分才是硬道理。不独学生及其家长这样“功利主义”,甚至其他学科老师乃至某些学校领导,持有此看法的也不在少数。

我曾听某名校的老师说,他们校长直接要求高三年的语文学科要“让路”,理由是“为高考做贡献”。因此,原本每周6节课的语文,又被减去一节课。那老师沉痛地说:“我仿佛目睹心爱的语文学科,被乱刀砍得鲜血淋漓……”我问学校高考如何?他无奈地回答:当然高考出成绩了,那年立刻有学生理科总分进入省前十名……

呜呼,我不知该为那位校长的英明而高兴,还是为沦落的语文而悲哀。更有甚者,君不见,许多学校可以勒紧裤带修建琼楼玉宇添置实验设备,但是,一旦遇到购买图书,振振有词:没钱。于是,有的学校数载未添一本新图书。许多学生高中毕业了,还不知道周国平、罗曼罗兰、屠格涅夫是“何方神圣”。问何故,则曰:知道他们对高考又没用。甚至有的老师还义正词严地反驳我:凭什么我们要认识哪些人?

我目睹语文遭受到一次次的伤害。在这里,我不去谴责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无知、势利,他们和千千万万的学生及其家长一样,有太多的无奈。此时,我只想追问:作为指挥棒的语文高考试卷,难道自身就没有责任吗?

同样每年高考公布成绩,在语数英三科中,平均分数最低的几乎是语文,高分率最低的几乎是语文,最拉不开分数梯度的几乎还是语文……举个例子,每年高考,数学满分的人常有,英语几近满分的也不少,甚至综合科的分数也常常有学生接近“封顶”,但谁见过语文如此风光过?有时,我穷凶极恶地想:怪不得社会常把教育的矛头首当其冲地扎向语文(当然替罪羊的是语文教师),真乃罪有应得。我就曾听到不少家长如此质问:“如果不是语文教育(谢谢他留给我一点面子,没说语文老师)出现问题,比起其他学科来,成绩怎么会这么低?”我无言以对,心里却在淌血。

当然,每当此时,我总想对那些高考命题人员(包括有权力控制命题人员的专家、教育官员)说:“和其他学科的命题人员相比,你们的水平高,实在是高!一张卷子可以考得几十甚至几百万考生统统趴下,甚至,考得大学教授著名作家也手忙脚乱丢盔弃甲举手投降。”

不止于此。据报道,有的高考阅读题,将一篇完整的文艺作品拆卸得七零八落、肢解得体无完肤,一些题目设计刁蛮险怪,竟至于作者本人面对试题也目瞪口呆自叹弗如。这种被孙绍振教授称为“刁钻、恶毒、阴险、愚昧”“考倒鲁迅、巴金”的试题,在众人的猛烈攻击下,几年来虽有些收敛,但总体难度仍偏高,特别是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可以说,难度大、得分率低的高考语文试卷,是使得中学语文被一天天挤到阴暗角落的罪魁祸首。而且,其祸害还延及初中、小学,——本人就多次做不来小学试题,竟被无知小女视为“语文骗子”。此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不禁要问:这样的高考命题,是搞文字游戏,还是存心折磨人?这样的高考语文,为什么多少年来始终不能有令人欢欣鼓舞的改观?

我还要问:是不是难度低的试卷就甄别、选拔不出真正的人才呢?是不是中国的教育史上就没有出现过成功的语文试卷?非也。试看下面的例子。1946年国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招生的国文试题只有两道:

(一)作文(文言语体不拘,但须分段,并须加标点),学校与社会。

(二)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1)指日可待(2)变本加厉(3)隔岸观火(4)息息相关。(见谢泳《大学旧踪》一书)

我不知当今那些语文高考命题专家,看了这样的试卷感觉如何。

在风雨中呼喊语文高考改革,历时久矣。自上世纪末以来,许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者教授亲自介入语文学科的教育改革,为之做了深刻的探索,像孙绍振、钱理群等;一些省市的自行命题也先后进行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赢得社会的肯定,比如,多年前的上海高考命题、近几年来的福建等省的高考命题。但是,这些探索和尝试基本上定格在对试卷部分内容与结构的改革,命题难度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降低的幅度远远不够。一年一度的高考命题工作又启动了,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高考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但我们希望:大大降低高考语文试卷的难度,让语文学科有尊严地和其他学科一样站立在高考的分数榜上,也让广大的语文教师有尊严地站立在教室的讲台上。

那么,请您别再作贱语文自己了,语文高考试卷!



        2008年4月2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5 07:07 , Processed in 0.08493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