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向真正的语文教育与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4 10:4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向真正的语文教育与学习

——江西省2010年中考作文题对语文教育与学习的启示

真语文

不论江西与山东,无论湖南与河北,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题,对于中学课程教学,都有应有的导向作用。而语文试卷的作文题,导向效用最为鲜明。我这里要评述的是,2010年江西中考作文题的语文教育与学习导向,具有真切而正确的品格。

真正的语文教育,不是以“语言”为理论根基的“学科”,也不是以“文学”为哲学本体的“课程”,更不是以原本就缺乏对立性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为本体论的课堂活动,而是以言语文化为内容体系、为过程规律、为质量标准的文化教育。

江西省2010中考作文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

24.以“我读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据多个不便公开姓名的阅卷老师反馈,“今年中考作文,好文章很少,整体得分水平比往年有所降低,文题中忘记加书名号的情况不少见,篇幅不足、套作、瞎扯等病文很多”。情况不容乐观。

作为一把“公平尺”,刻度的宽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只要“统一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社会不会有不良反响。我想提请注意的是,这道作文题指引了一条语文教育与学习的“真正”道路——多读、素读整本的有品位的书。



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江西中考高分作文不多?我们回看考题。

第一要读整本的书。这道考题要作成高分文,需要读整本书的事实经历作依托。没有读整本书的“阅历”,面对文题简直难以下笔。当下,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过几本整本的文学或文化类的书?家长为孩子买过几本教辅与工具之外的书?城市的情况可能好点儿。农村,不少学校连与《语文》课本配套的阅读教材都没有订!无论农村与城市,都还有老师与学生几乎不知道有“语文新课程必读丛书”的。2010年江西中考高分作文不多,第一原因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许有人说自己孩子或弟子曾经读过好几本“优秀作文集”,问题是,满分或高分作文之类的成本的书,并无贯穿始终的人物,无一以贯之的主题,无脉络一致的情节,它们从来没有“纠缠”住或“迷恋”过读者,如果读者有一定的阅读体验,也是短暂的、片段的过眼烟云,而文题考查的是真体验、真性情。



第二要素读。要作成以读书体验为题材的高分文,不仅要读过整本的书,而且不能“荤读”,只能“素读”。所谓素读,当从师生教学两个立场去把握:就学生的学习而言,素读是指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仅以感知之过程为享受的纯粹的阅读;从教师的教育立场看,素读是指不前置关于读物的解释与评述,即不进行事前干预的读。当今时势,人云亦云似乎不再丑陋了,这很悲哀。本来,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或做同一件事,都有着不同的感觉,这些不同的感觉产生于个体差异。可在时下我国中学校园里,哈姆雷特只剩一个了!西方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根本“不合中国国情”!文学普遍规律为什么遭遇如此尴尬?主要是教材、教参与教辅的不当干预。教材与教辅中的“名著导读”,或有名著评介之嫌,或无名著诱读之效。看看全国各地中学的语文试题,情况就更加不妙了——考“名著阅读”的考题,其“参考答案”常常是“参见课本名著导读部分”——典型的模铸。模铸,是工业品制造方式之一,模铸读者,简直是在明火执仗地挑衅、玷污、颠覆教育的以人为本原则!读书,只有素读,才可能读出个性感悟来。



一道作文考题,实质考查到了阅读,似乎荒唐,却无丝毫滑稽,言语文化原本是读写一体的。这道作文题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同时考查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史。这种考法是正确的,理据很简单:“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江西省2010中考作文题高分满分的第三个条件是,要有真切的被好书打动的个性阅读体验。新课程时代,语文课程中学生的阅读面如果仍局限于课文,言语技能和文化素养都将脱节于时代。这题作文要夺得到高分或满分,一定要有真切的被书打动的个性阅读体验。写作活动有一个魔咒,要想感动读者,需先感动自己。假如素读过整本的书,但读到的是不够品位的书,就难以享受到感动,没有读出真切而个性的体会,不曾牵挂过读物的情节、情感与思想,当然写不出能够打动胃口已极为挑剔的阅卷教师的优秀作文来。



《江西省2010中考作文评分意见》中“基础等级”的“一类文”的标准是“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其“发展等级”方面的高分依据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关键词,这套评分标准体系已实施有年,无可置疑了,真正的优秀作文从来不玩奇笔怪文的噱头。

2010年江西中考作文题,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的重要启示是:多多素读整本有品位的书。

                                             2010.7.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9:55 , Processed in 0.1150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