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护好心灵的火种[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9 20:5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保护好心灵的火种
——谈美术教学中如何对待孩子的创新意识

  



    这是一节低年级的美术课,内容是对称图形,为了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我出示了很多实物,如瓶子、衣服、玩具汽车等。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点,在美术课上当然还要画一画,于是大多数学生照着范画临摹起来,也有的回忆生活中的物品画起来,大家画的都那么认真……我巡视着,发现高畅已完成了,看我过来,他指着自己的画本说“这样可以吗?”我仔细一看,那不是什么画,而是一个“中”字,写得很工整,还用田字格进行了布局……

    我们曾一再强调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在美术教学中努力去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当孩子宝贵的创造火花闪现时,我们能视而不见吗?我立刻肯定了他的与众不同的创意,汉字中也有对称,但不止“中”字,还有很多,你能再思考一下,高畅又在纸上写起来……不一会儿,又出现了人、火、土、木、水、目、羊……

    这时我看到淘气的李博闻正在叠飞机,我想他一定是又没带齐水彩笔,在玩闹了吧?我刚想制止,他却拿着叠好的飞机走过来,“老师,我的飞机是对称图形吗?”我将飞机拿在手上问全班同学:“大家说说看?”同学们立刻争论起来,经过激烈的思考讨论,大家都达成了共识:对称图形不仅可以画出来,写出来,还可以叠出来……

    “我们比一比看谁还能做出其他样式的对称图形!”我趁热打铁,继续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又开始认真思考了……我延长了作业时间,让学生可以有更多实践创新的空间……在本课作业的反馈中,我惊喜地看到同学们利用对称原理制作的剪纸作品、建筑小模型、陶罐……形式新颖而多样,无不闪耀着创造的光芒!

    我们总是说要培养创新精神,提出了“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这和英国里德、美国罗恩菲德所倡导的“儿童中心论”如出一辙。“教师只不过是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教”被认为是伤害儿童创造力或将成人标准强加儿童,这种观点虽说有失偏颇,但在目前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创新精神其实从某中意义上说,是不需要培养,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它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它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可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不断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他们的思维正是这样一点点被束裹,被套住,正如小马过河一样,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试试呢?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普罗塔克),而当火种迸发出火星的那一刹那,它需要我们无比的呵护,用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尽量让他们的创意得到实现,让我们在勇于发掘学生创新潜能的同时,更注重保护孩子们的创新意识,用无数创新意识的星星之火,燎起创造的熊熊烈焰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5 13:04 , Processed in 0.1393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