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3 17: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山东省曹县回民中学 王爱萍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占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等。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丰富和发展个性思维。在作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因缺乏写作素材而出现搜肠刮肚、捉襟见肘之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从两方面下功夫。首先,做阅读的有心人。同时,光靠阅读还不够,还要多背诵经典名篇。学生在背诵中,不由自主地受到范文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领悟作者写作的奥妙,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进而变成自己的写作本领。这些都为学生的个性写作打下知识和情感的铺垫,在书香的浸润下,学生会渐渐“腹有诗书气自华”。其次,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求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和勤于练笔。引导他们亲近自然,细心观察大自然的风霜雪雨,花鸟虫鱼;走进生活,时刻留意身边的车来人往,世事变迁;了解时政,热心关注国际间的风云变幻,纵横捭阖。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那些生活中难忘的瞬间和思维的火花在头脑里融合、贯通、升华,从而丰富和发展个性思维。
  培养行文构思的个性化。行文构思,简单地说就是为文章“制定全形”。清人李渔形象地把它比作“如造物之赋形”。怎样培养学生行文构思的个性化呢?首先,在学生写作前,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构思空间。教师在提供一种或几种写作范围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选材、立意,自己选择最擅长的文体,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教师也无须在写作技巧上过多指点。鲁迅先生认为:“一味相信法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束缚无忌的童言。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尽情在自己的领域里畅想、对话。其次,要让学生在写作时捕捉个人的独特感受。要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就要勇于打破常规思维,冲破虚伪的包装,抓住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受。教师要提倡学生“我手写我心”,描绘自己眼中的世间百态,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倾诉自己的追求和彷徨,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
  教师评判的宽容和鼓励。教师在评判作文时,一方面应该给予学生理解和宽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简单地用等级或分数划分绝对的界限,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最好使用商榷的口气,民主的姿态与学生探讨。另一方面应该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尽力挖掘作文中的闪光点。教师还可以将优秀习作张贴、传阅,特别优秀的作文可以向报刊推荐发表,让学生经常有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教学中充满自信地成长,写作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坦露心灵、放飞想象的途径和方式”。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1日第6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08:25 , Processed in 0.2264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