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即使是冷风嗖嗖,老管照样[独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8 09:5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宜昌市近五年语文中考试卷(开卷)
      宜昌市200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开卷)
                  蒋正兴 整理   湖北宜昌市三峡大学
  书写(4分)
  请将下边四句话写在书写格子内
   沉着冷静  充满自信
   认真思考  勇于创新
  (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阅读(46分)
  一、速读《萤火虫的“小灯”》,然后答题(6分)
  《萤火虫的“小灯”》选自《21世纪少年百科丛书》,文章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萤火虫的有关知识,为你揭示了萤火虫发光的奥秘。
萤火虫的“小灯”(节选)
周立明
  ①相传我国古代有位非常用功的读书人,名字叫车胤,家里贫穷买不起油灯,他就抓了许多萤火虫,关在透明的纱布口袋里,晚上用来照明读书。这就是囊萤夜读的故事。
  ②近年来,萤火虫引起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他们积极研究萤火虫的发光秘密。
  ③萤火虫的发光器官由一小簇特殊的大细胞组成,周围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这些细胞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这些细胞中含有一种奇妙的物质,叫做萤光素。萤火虫呼吸的时候,氧气从小气管进入细胞,和萤光素结合,在另一种物质萤光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发出光来。可以写成一个简单的公式:
  
  ④萤火虫黑夜发光,白天它是不是也发光呢?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在黑暗中,萤火虫发出光亮,但是_______________,这时候,萤火虫的小“灯”立刻熄灭了。可见,萤火虫在白天是不发光的。
  ⑤萤火虫是怎样控制小“灯”发光的呢?
  ⑥原来,萤火虫的眼睛感受到光亮刺激的时候,眼神经末梢立刻向脑神经中枢报告:“天亮了!”它的脑神经中枢再向发光器官周围的小神经发出命令:“熄灯!”
  ⑦这些小神经控制着发光细胞周围的小气管,小神经接到脑神经中枢的“熄灯”命令以后,就关闭小气管,停止向发光细胞供给氧气,于是小“灯”就熄灭了。
  ⑧萤火虫就是这样巧妙地通过神经系统控制发光,一点也不会浪费自己的能量。
  1、阅读第③段,根据你的理解,在文中方框内填写相关内容(2分)
  2、根据第⑥段提示,如果在黑暗中,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萤火虫在白天是不发光的呢?请用一句话把你的设想填写在第④段横线上(2分)
  3、本文开头引用了车胤“囊萤夜读”的成语故事。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还有许多。请再写出两条类似的成语(2分)
  二、略读《河水和大堤》,然后答题(10分)
  《河水和大堤》是著名杂文家、诗人刘征的作品。作者创作了大量杂文和寓言诗。本文通过写河水和大堤,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
河水和大堤
刘 征
  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
  “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有的……,像……;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
  “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_____,或沉或_____,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
  “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
  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
  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颤动了一下。
  “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
  “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
  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崩裂了。
  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
  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
  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闯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田野,吞噬了家禽,吞噬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
  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
  自由在哪里?
  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仿照文章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2分)
  2、请在第③段横线上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2分)
  3、文章最后一句用象征性的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既与开头第一句照应,又总结了全文。请根据行文思路在横线上写出这句话(提示:用开头第一句中的7个字组合而成)(2分)
  4、请用一句恰当的格言(别人写的或自己写的均可)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4分)
  三、精读《说到音乐》,然后答题(16分)
  《说到音乐》是忆明珠写的一篇谈音乐的文章,作者不仅抒发了听音乐时的不同感受,而且通过“说”音乐,表达了自己对当今音乐现状的忧虑,相信你读后也会对音乐产生全新的看法。
说到音乐
忆明珠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如听瞎子阿炳的琴音,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己地泪流满面。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在阿炳的乐典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了①。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能了②,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
  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纪,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个不会唱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青少年有几人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
  ……
  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
  1、第①段加横线的“江南丝竹”中“丝竹”作“音乐”解,在你读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过两次,请任举一例(2分)
  2、给第①段中两个标红的“了”字分别注上拼音(2分)
  3、解释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贪夫廉,懦夫立”(2分)
  4、细读原文,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催人奋进的旋律。“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2分)
  5、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个字以内(4分)
  ①(简评思想内容)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节自《爱江山更爱美人》)
  ②(简评语言特点)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节自《真心英雄》)
  6、作者在谈到当今音乐的现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请简述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4分)
  四、品读《雨的随想》,然后答题(14分)
  《雨的随想》的作者汪国真是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诗人,他的文章充满活力,洋溢着诗意,常常带有几分哲理,请认真品味。 雨的随想
汪国真
  ①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心雨的时候,雨也是晴。
  ②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③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④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⑤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上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⑥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⑦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1、文章开头是富有哲理的自然段,但有两个语句排版时弄错了位置,从而颠倒了作者的意思。请指出这两个语句(2分)
  2、汉语的词汇是丰富的,同一种意思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请你给第②段加横线的“弥漫”“浸润”“镌刻”“瓢泼”各更换一个更加平易的二字词语(4分)
  3、解释第③段中标红的“独”在句中的意思,并举一句你所学过的古文或古诗,要求句中的“独”与文中的“独”的意思相同(2分)
  4、第④段写道,在“有雨的夜晚”可以使人想起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名句。如果也是夜晚,和着习习春风,绵绵细雨悄然而下,你一定会想起课文中曾经学过的另一位唐代诗人的一个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2分)
  5、文中第⑥段写道:“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请你按下边的要求,模仿原文的句式和语言特点,试写一个感人的画面(4分)
  一对老人……雨中的牵手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作文(70分)
  作文1(40分)
  读李白《早发白帝城》及相关资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永王鳞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反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了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
  亲爱的同学,当你在中考试卷上重读这首诗的时候,你是否仍为作者欢快的心情和笔下的美景而常常感动呢?现在,假若时间已经倒流,假若你就是当时的李白,请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要求:
  ①必须采用第一人称。
  ②可以合理想象,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
  ③可以参考并运用其他资料。
  作文2(30分)
  亲爱的同学,今天,当你第一次把自己的准考证摆在这张课桌上时,实际上,不仅表明你魂牵梦绕的中考已正式来临,而且也预示着你的人生已步入一个腾飞的季节。所以,这一张小小的纸片,此时此刻,或许会使你感悟到许多深刻哲理;或许会使你触发出许多美丽联想;或许会使你回忆起许多动人故事……现在,请你在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文题:
  ①准考证的联想
  ②准考证的启示
  ③准考证的故事
  要求:
  ①350字左右(如果写诗,不得少于20行)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书写(满分4分)
  此题根据抄写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一等4分:书写规范、整洁、美观、基本功好。
  二等3分:书写规范,卷面清洁,基本功好。
  三等2分: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基本功较差。
  如果漏作此题,可根据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最多给2分。
阅读(满分46分)
一、答:1、(2分)
  
  注:“萤光素”与“氧气”位置可颠倒。“萤光酶”后漏写“作用”不扣分。填错一空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2分) (参考答案)“用非常细的一束光线照射在萤火虫的眼睛上”或“把萤火虫放在光亮的地方”。除此,凡是符合文意、简单易行的方法均给全分。
  3、(2分)头悬梁、锥刺股(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等。
二、答:1、(2分)(参考答案)有的扬帆,像老鹰举起翅膀。
  注:凡紧扣船的特点,比喻贴切生动、句式对应整齐的给全分。在某一方面明显不足的应酌情扣分。
  2、(2分)或俯或仰,或沉或浮
  3、(2分)在两条大堤之间
  注:意思正确,文字稍有出入的可给全分。
  4、(4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凡能正确表达“自由”与“纪律”的辨证关系,语言富有格言意味的均给全分。如有不足,相应扣分。
三、答:1、(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或“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注:没写前后句的不扣分。
  2、(2分)“了”①:le;“了”②:liǎo。对一处给1分。
  3、(2分)使贪婪的人廉洁自律,懦弱的人自强不息。
  注:凡主要字词理解正确,句子基本顺畅,即给全分。
  4、(2分)“江南丝竹”具有婉转悠扬、令人陶醉的旋律。
  注:根据中只要写出如优美、动听、抒情、缠绵……之类的词语,且语句通顺即给全分。
  5、(4分)①消极颓废、不思进取
  ②一语双关、比喻贴切
  注:凡言之成理,语言简洁即给全分。
  6、(4分)无论同意作者观点与否,只要说得有理,且语句通顺即给全分。凡说理不到位,表述不清楚,以1分为一个档次依次扣分。
  四、答:1、(2分)“晴也是雨”与“雨也是晴”颠倒了位置。(或“心晴的时候”与“心雨的时候”颠倒了位置。)
  2、(4分)(参考答案)酝酿(弥散、漫延、升华……)
  营造(制造、渲染、酝酿……)
  铭刻(琢磨、凝结、冲积……)
  制造(倾泻、咆哮、灌注……)
  注:凡搭配恰当,句意顺畅,与原意基本相符的,每对1个给1分。一词多用或一空多答的均不得重复记分。
  3、(2分)“独”在句中的意思:只是、单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晋陶渊明独爱菊”“独与老翁别”“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注:任写一句即可,解释、举例各占1分,例句错一字无分
  4、(2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注:错一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5、(4分)意境优美、想象合理、画面感强、大致符合例句句式和语言特点,即给全分。某一方面略有不足的按1分为一个档次依次扣分,直至零分。
  作文(满分70分)
  评分总则(略)
  评分细则(略)
                              载自《中学语文教与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9:58:32 | 只看该作者
宜昌市近五年语文中考试卷(开卷)
        2002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开卷)
      (试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满分:120分,时限150分钟)
              说明: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
                         给考生的话    亲爱的同学,走进考场,你就是考试的主人。这份试卷中许多题没有设计“标准答案”,你不必有任何顾虑。充分展示自己吧,答案就在你的笔下,相信你能独立、自主、自信地完成一份满意的答卷!
                 [书  写]               (4分)
请将下面四句话写在书写格内
    独立思考    自主答题    细心大胆    力求创新
(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面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阅  读]              (46分)
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熟读精思》,理解大意,然后答题。(7分)
     阅 读 提 示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有丰富的治学和讲学经验。“熟读精思”是作者吸收前人的读书经验,概括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文章虽是文言,却明白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         
                          熟读精思(节选)
                                      □  朱熹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吉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④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①[详缓]仔细从容。  ②[子]通“仔”。下同。    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    ④[漫浪]随随便便。  ⑤[急]要紧。
1给“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注上拼音。            (1分)
2 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写一个。(1分)              
3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方框内各填一个字。(1分) 甲:       乙:     
4 写出“不待解说,自晓其义”这句话的大意。(2分)
                                                                        
5 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2分)
                                                                        
二、略读《三层结构》,然后答题。(11分)
     阅 读 提 示
    《三层结构》选自诸大建的《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科学知识体系抽象而繁杂,作者却独具慧眼,将其比作球状的三层结构,梳理分类,逐一说明,给人以形象而直观的认识。                                      
                               三  层  结  构
                                   □  诸大建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向里,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从外向里则由知识外壳、知识幔层和知识内核组成。
    知识外壳由事实性知识组成,如海王星、电磁波、中微子的发现均属事实性发现;知识幔层由定律性知识组成,如浮力定律、自由落体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均属定律性知识;知识内核由原理性知识组成,即能揭露相对深刻的本质,如氧化说,进化论、相对论等原理性知识。事实性知识说明“是什么”,定律性知识说明“怎么样”,原理性知识说明“为什么”。
    人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认识通常遵循“事实性——定律性——原理性”的发展过程,即人们的探索性思维通常是从科学知识的外壳部分通过幔层而向内核逼近的。例如,在天文学史上,哥白尼的日心说首先解决了“是什么”,即确认了我们这个恒星系统中,地球、火星等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继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描述了“怎么样”,即确立了地球等行星是按照某种特定的周期、轨道和速度围绕大阳运行的;最后,牛顿的万有引力原理探索了“为什么”,说明太阳是以某种特定的力作用于行星,从而使行星按开普勒发现的三大定律运行。
    上述过程标志着科学家对科学之谜的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家则根据各自的发现的深刻性而划分不同的级别,这样,科学界在无形中便形成了一个声誉的金字塔结构。处在金字塔尖顶的是那些因为有重大原理性发现而驰名世界的科学巨星,人们赋予他们最高荣誉,称他们开创了一个科学时代,如  甲  时代、达尔文时代、爱因斯坦时代等;或者称他们缔造了一个新的科学门类,称他们为某某学科之父,如居维叶为古生物学之父,拉瓦锡为现代化学之父,维萨里为现代解剖学之父。处在金宇塔中部的是那些因为提出重要的定律性知识而得名的科学人物,如  乙  、哈柏、孟德尔等。相比之下,聚集在金字塔下部的通常是那些有重要事实性发现的科学家,如  丙  。   
1 读书要学会做读书卡片。请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将下边的表格卡片补充完整。请在相应的序号处填写有关内容。(3分)   
  类  型    作   用             例           子
事实性知识说明“是什么”(1)
(2)说明“怎么样”浮力定律、自由落体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
原理性知识(3)氧气说、进化论、相对论
(1)                                                                  
(2)                                                                  
(3)                                                                  
2 第③段中介绍了哥白尼、开普勒、牛顿三位科学家的科学贡献。根据他们的贡献,你能判断出他们在科学界声誉的金字塔结构中各处在什么位置吗?按照你的判断,把他们的名字分别填到第④段中的三道横线上。(3分)
   甲:                  ,乙:                     ,丙:                 。
3 除了文中介绍到的科学家,你还了解其他的科学家吗?清任意写出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文中提到的不写),用一句话简介他(她)的贡献。(2分)
                                                                  
4 作者将科学知识体系比作球状的三层结构,给人以形象的感受。请发挥你的创造力,看看你还能把科学知识体系的这三层结构形象地比作什么。用文字简略地表述出来。(3分)
                                                                  
  三、精读《优点零》,然后答题。(10分)
      阅 读 提 示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作品笔调细腻,充满温情。本文以一次儿童心理调查的结果引入话题,向人们展现出孩子受伤的心灵:没有愿望是怎样的死寂,看不到优点是怎样的痛楚……在字里行间,你能清晰地听到作者为孩子们向世界发出的温暖而殷切的呼喊。                              
                             优    点    零
                                 □  毕淑敏
    ①一位作儿童心理研究的朋友告诉我,他发给孩子们一张表,让每人填写自己的优缺点和美好愿望。孩子们很认真地填好了,把表交上来。他一看,顿时傻了眼。   
    ②很多孩子填的是——优点零,愿望零。
    ③我对世上是否存在没有优点的成人,不敢妄说。但我确知世上绝无没有优点的孩子。我或许相信世上有丧失愿望的老人,但我无法想象没有愿望的孩子,将有怎样枯萎的眼神。
    ④不知道愿望和优点,这两样对人激励重大的要素,假若排出丧失的顺序,该孰先孰后?是因为丧失了愿望,百无聊赖,才随之沉没①,成为没②有优点的少年,还是一个孩子首先被剥夺了所有的优点,心如死灰,之后再也不敢奢谈一丝愿望?也许它们如同绞缠在一起的铅丝,分不出谁更冰冷僵硬?
    ⑤没有愿望,必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孩子不敢再期望黎明,因为每一天都被功课塞满,晴天看不到太阳,阴天闻不到雪花,日出日落又有何不同?不再留意鲜花,因为世界一片苍白,眼中暗淡了温暖的色彩。不再珍视夜晚,因为厚重的眼镜遮挡了星光,即使抬头也是泪眼朦胧。不再盼望得到师长的嘉奖,因为那不过是成人层层加码的襄了蜜糖的手段……
    ⑥没有优点的孩子,内心该怎样痛楚地喘息?见过一个胖胖的男孩,当幼儿园教师第一次问:谁觉得自己是个美男子?他忙不迭地从最后一排挤到前面,表示自己属于其中一员。可惜他紧赶慢赶,动作还是晚了一点。另有好几个男孩抢在他前面,在老师面前排成自豪的一排。没想到老师伶牙俐齿地向他们说,还真有你们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竞觉得自己是美男子,臊不臊啊?后来,那几个男孩子,开始为自己的容貌羞涩,无法像以前那样快活。
    ⑦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也可以说明一点问题。每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如果成人爱他,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他会感觉到自己是天地间的一个宝贝,他的生命的存在就是一个大优点;假若成人粗暴地打击他,奚落他,嘲讽他,鞭挞他,那脆弱的小生灵,就会被利剪截断双翅,从此萎靡下来,或许跌落尘埃一蹶不振。
    ⑧看不到自身优点的人,必也看不到他人的优点。他们的谦恭,可能是高度自卑下的懦弱。他们的服从,可能掩饰着深刻的妒忌和反叛。他们的忍让,可能埋藏着刻毒的怨恨。他们的赞美,可能表里不一信口雌黄……
    ⑨我以为愿望是人生强大的动力之一。假若人类丧失愿望,世界就在那一瞬停止了前进的引擎。因为有跑的愿望,人们有了汽车。因为有说话的愿望,人们有了电话。因为有飞的愿望,人们有了卫星。因为有传递和交换的愿望,人们有了互联网……
    ⑩优点和愿望,是孩子们的双腿。希望有一天看到他们填写的表格上这样写着——优点多多,愿望无限。
1给第④段中两个加点的“没”字注上拼音。(1分)
沉没①              ,没②有              。
2 作者写道:在没有愿望的孩子眼中,师长的嘉奖“不过是成人层层加码的裹了蜜糖的手段”。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谈谈你的观点。字数在30个左右。(3分)
                                                                           
3 第⑥段中那个男孩在受到老师嘲讽后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请你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2分)
                                                                           
4 读第⑨段,根据“因为有……的愿望,人们,有了……”的句式与文章的内容,请你再仿写一句。(2分)
                                                                           
5 只要充满理想,就不会“丧失愿望”。古人曾留下许多展示远大理想与抱负的诗文名句,请写出令你深受鼓舞的一句。(2分)
                                                                           
四、品读《世间最美的坟墓》,然后答题。(18分)
      阅 读 提 示
           ?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之行
                                 □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被忘掉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基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参 考 资 料
1.关于作者    茨威格(1881—l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世间最美的坟墓》选自《外国优秀散文选》。2.关于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S28—1910),俄国伟大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居有崇高位置。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3.茨威格谈列夫·托尔斯泰    马克西姆·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粘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他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数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深思熟虑,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指上帝,译者注)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因而是最清晰的模型。                            (摘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1 第②段中,作者连用四个“没有”写坟墓的简朴,表面的“没有”更表达出作者内心深蕴着的感情。下边是对这段文字的简略分析,请进行补充(每道横线上的字数不一定相等)。 (2分)
    分析:这座坟墓“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但这里却有无限的情思,有                      ,有                       ………
2 第②段写墓地的夏天和冬天,用了“俯临”、“和暖”、“嬉戏”、“温柔”等极富感情色彩的词语,更显出墓地环境的清静和气氛的肃穆。请体会这种感情和气氛,为墓地的春天和秋天各补写一个描写句。每句20字左右。(4分)
                                                                           
                                                                           
3 第①段写道:“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阅读本文后,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的?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理解。(2分)
                                                                           
4 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而有的人却“挖空心思”装饰自己的墓地。读到此处,不由得使人想起一首纪念鲁迅的诗中的相关诗句。请写出这几句诗。(2分)
                                                                           
5 假如你就是托尔斯泰墓前成百上千的凭吊者中的一员,凭吊之后,有一本留言簿放在你面前,你最想在上面写下什么?请写出来。字数在50个以内。(3分)
                                                                           
                                                                           
6 前三篇阅读文章前均有“阅读提示”,本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空着留给你来完成。请参考前三个“阅读提示”的写法,并参阅文后提供的有关资料,为本文写一个“阅读提示”(5分)
                                                                           
                                                                           
                                                                           
                              [写  作]                 (70分)
作文1    (40分)
    灯,你并不陌生。街灯、霓虹灯、红绿灯、航标灯……,灯多姿多彩:窗前、道旁、路口、河上……,灯无处不在。可是,你是否想过:不同的灯从不同的角度将社会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收眼底。
    假如你就是灯?在夜幕中睁开独特的“灯眼”,观察幻前的人和事,你会发现怎样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把你看到的故事或得到的感受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550个左右。
    提示:1.采用第一人称(文中的“我”即是灯)
    2.可以从一种灯的视角来写,也可以从多种灯的视角来写
作文2    (30分)
    考试,给人的印象是心理压力大、环境气氛紧张。此时是中考第一场考试,语文试卷上却出现了活泼可爱、使人倍感亲切的“幸运天使”。她自始至终伴随着你,不断地为你鼓劲加油,一改以往考试紧张冷漠的局面。请你从“幸运天使”的出现引出一个话题,写出你的心里话。只要扣住“幸运天使”的出现,引出什么话题都可以。题目自拟,字数在350个左右,写诗不要少于20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宜昌市2002年中考语文试题评分标准
    书写(满分4分)
此题根据抄写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尹写楷字、行楷字均可。  一等,4分,书写规范、整洁、美观,基本功好。  二等,3分,书写较规范,卷面清洁,基本功好。  三等,2分,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基本功较差。如果漏做抄写题,可根据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最多给2分。
    阅读 (满分46分)
    一、1.(1分)xiàn  2.(1分)予、吾、我(供参考。大意相近即给分。)  3.(1分)眼、口(顺序不可颠倒)    4.(2分)不等解释,自然明白它的意思(供参考。大意相近即可得分。)  5.(2分)(无“标准答案”,只要所写的是古人谈读书的句、言,均给分。错一个字扣1分)
    二、1.(3分,每处1分)(1)海王星、电磁波、中微子的发现(“发现”2字未写无分,其他三个词语只要写出一个均给分)。 (2)定律性知识 (3)说明“为什么”  2.(3分)①甲:牛顿    ②乙:开普勒    ③丙:哥白尼  (每处1分)  3.(2分)(无“标准答案”。写出科学家名字给1分,写出其贡献给1分。此题旨在鼓励学生关注科学知识,不要过分追究考生对科学家的贡献的表述是否严谨。)  4.(3分)(无“标准答案”。按三层结构来表述即可得1分;表述清楚、合理即可得3分,较含糊者可得2分。)
    三、1.(1分)没①mò  ②méi  2.(3分)(无“标准答案”。围绕话题,有自己的观点,  表达清楚即可得3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3.(2分)“痛苦’、“沮丧”、“羞惭”、“委屈”、“反感”、“郁闷”等(供参考。无“标准答案”。大意相同或相近均可得分。写对一个得1分,写对2个得全分。)  4.(2分)(无“标准答案”。表述通顺,符合文段思路即可得2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5.(2分)(无“标准答案”。所写句子为古人谈理想或表达个人理想抱负的均可得分。句中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四、1.(2分)“深深的怀念”、“无限的崇敬”、“……的仰慕”、“……的思索”、……(供参考。无“标准答案”。每处1分,符合文章要表达的感情即可得分。)  2.(4分)(无“标准答案”。每句2分。语言通顺,描写体现出季节的特点和墓地的气氛即可得2分,其他情况可酌情给分。)  3.(2分)能够安身于亲手种树的地方是无比幸福的。(供参考。大意相同或相近即可得2分。)  4.(2分)“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二段均可。错一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5.(3分)(无“标准答案”。能写出真实的感情或对托尔斯泰的认识与评价,语言生动即可得3分;其他情况可酌情给分。)    6.(5分)(无“标准答案”。所写“阅读提示”能涉及文章的作者、内容、语言、对阅读的引导语等,表达通顺即可得5分,其他情况可酌情给分。)
    写作(满分70分)评分细则:   作文1(40分)
    一类文:36-40分  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感触独到、叙写精当。  二类文:28-35分  语言流畅、结构合理、感触清晰、叙写得体。  三类文:24-27分  语言通顺、结构一般、有所感触、叙写平淡。  四类文:18-23分  语病较多、结构散乱、感触模糊、叙写不当
    注:1特别差的作文可评17分以下。 2、未命作文题的作文在拟评分基础上减去2分。
    作文2    (30分)
    一类文:24-30分  语言优美、题旨鲜明、内容充实。  二类文:18-23分  语言顺畅、扣题紧密、内容集中。  三类文:17分以下  语言较差、扣题不紧、内容牵强
    注:1、如学生作文为诗歌,评分应坚持上述标准,以鼓励为主,不应过分强调诗歌形式要求。  2、未命作文题的作文在拟评分基础上减去2分。
                              蒋正兴 整理   湖北宜昌市三峡大学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09:59:15 | 只看该作者
宜昌市近五年语文中考试卷(开卷)
              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  
      
    试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  卷面分数:12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书  写     (4分)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答卷。
   请将下边几句话写在书写格子内:
          读美文    悟精妙    品其情    善思考  
          写真情    思路清`   忌抄袭    敢创新
  阅  读   (46分)

(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一、           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然后答题.(共4小题,计8分)
         宜都记(节选)                                 
相关链接:
● 本文选自清代杨守敬书法珍品《宜都记》(见图)。
● 杨守敬:湖北宜都人。清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大书法家。所著《水经注疏》倍受世人推崇;其书法独拔艺林,自成一格,享誉海内外。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两岸高山重嶂,(1)非日中夜半不见曦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即至,欣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
  
1、    根据画线(1)句,写出一个所学文言课文中与其意思相同的名句。(2分)
2、    根据画线(2)句,写出一个你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2分)。
3、    解释文中加点的“书记”和相关链接中加点的“疏”。(2分)
    ①书记:               ②疏:
4、    根据原文行文思路,请你判断,“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之后文章将会写些什么内容。你不妨试补写出两句。白话亦可,文言亦可,文白夹杂亦可。(2分)
二、阅读《昆虫与音乐》,然后答题。(共5小题,计11分)
    昆虫与音乐
  ①无论是在深深的幽谷,还是花木柳映的河边;无论是瓜棚连着豆架的茅舍,还是窗明几净的校园,处处可闻虫鸣。蝉的歌声嘹亮,蟋蟀叫声悠扬,螽斯嗓音清脆,蝗虫声音深沉;蜜蜂飞响热烈,使人感到欢欣!
②温煦的春,炎热的夏,凉爽的秋,不知疲倦的昆虫歌手们总是在廉价地演奏。甚至在那寂静的寒冬,在室内,尤其是在厨房里你也会偶尔欣赏到灶蟋动听的歌声。其实很多昆虫都能歌唱。据不完全统计,发音昆虫有16目之多。有人曾经灌有一盘名为《昆虫》的音乐磁带,听着其作品,自然地便把人溶入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笔下克利斯朵夫躺在万物滋长的草地上,“闭着眼睛,听那个看不见的乐队合奏”的情景:“一道阳光底下,一群飞虫绕着清香的柏树发狂似地打转,嗡嗡的苍蝇奏着军乐,黄蜂的声音像大风琴,大队的野蜜蜂好比在树林上飘过的钟声……。”  昆虫的歌,如果加以放大,那就更有意思了。有的似马嘶,有的像鸟鸣,有的如风吹,有的又像……。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那里有一盒飞虱发音的磁带,若把它们用声音分析摄象仪转变成波形图,则可以进行昆虫的分类。
相关链接:
●本文摘自“中华科普博览网”(http://www.kepu.ac.cn)。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昆虫令我们赏心悦目。例如蝴蝶被人们比喻为会飞的花朵;蝉被誉为大自然中的歌星;蟋蟀被称为忠勇大将军;还有酿蜜的蜜蜂、吐丝的蚕儿、发光的萤火虫、空中巡逻的蜻蜓、漂亮的花大姐等等。

③昆虫不仅自身产生音乐,而且也使无数艺术家得到创作灵感。关于昆虫的词牌名有“蝶恋花”,曲牌名则有“扑灯蛾”、“粉蝶儿”等。关于昆虫的曲有:(1)笛曲——《花香蜂舞》,又名《一架蜂》、《一江风》,原传于山东荷泽地区,旋律优美,节奏富于跳动,再现了蜜蜂采花飞舞的神态,此曲灌有唱片。(2)唢呐曲——《蜜蜂过江》,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旋律中较多地运用了四度、九度以至十二度的音程大跳,加上锣鼓伴奏,显得格外热烈欢快,当然也被录成了唱片。(3)琴曲——《神化引》,又名《蝴蝶游》,意与《庄周梦蝶》相同,常作为其引序。戏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名《双蝴蝶》)”的结尾以男女主人公化为一对蝴蝶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故事写成的一曲《      》, 感动了全世界不知多少人。 其中“化蝶”一段的旋律更是优美动听,感人肺腑。《      》已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  本文介绍了昆虫与音乐的关系,如果将第②段内容概括为“昆虫自身能产生音乐”,那么,第③段内容应怎样概括?(概括文字不超过15个)(2分)
2、  第②段描写了克利斯朵夫躺在草地上听昆虫音乐的情景。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请把你听到某一昆虫歌唱的情景和感受描述出来。(字数在60字左右)(3分)
3、  请根据上下文提示,在第③段的两道横线上填上同一著名曲名。(1分)
4、  昆虫能使艺术家得到创作灵感,也能给我们的语言发展以启示。请填写下面的阅读积累卡。(2分)
                    阅 读 积 累 卡

取材昆虫的成语
成语的大致意思

1
   
   

2
   
   

5、  宜昌市科技馆将专为中小学生开设一个昆虫馆,并在入口处立一宣传牌。请你为此宣传牌写一段语言活泼生动的话,吸引、鼓励同学们前来参观和学习。(字数在50个以内)(3分)
  
三、阅读刘墉的《山水之歌》,然后答题。(共5小题,计15分)
        批  注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作者以山入画,以水载情,道出山水中历史的幽深与文化的绵延。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沉浸于山水的意蕴美境之中……
◆ “横岭侧峰”语出苏轼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现从不同角度看山所显现的千姿百态
◆ 苏子,即北宋文学家苏轼。
◆ 这浪里有诗,这水中含情。好一幅“临海观潮图”!

                    山水之歌

我非悲天的仁者,但我爱山。我爱大山的巍峨、壮阔,也爱小山的险峻、耸峙;我爱那峰林的奇峭、砥柱的岑危、青城的神奇、剑门的天险和那半屏的如障、群峦的绵延;我爱那氤氲(yinyu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缥缈的晨山,也爱那风起云涌的暮山;我爱看那尺寸千里、缵(zuan:继承)簇萦纡、阴阳割昏晓的  A  ,也爱那云龙远岫、横岭侧峰或悠然见到的  B  。山在我生命中,是枕,是“梦回山枕隐花钿”;是砚,是“水笔山砚入案来”。不知是哪位朋友说:“你的话语,环绕着我,如同远远近近的小山。”我则要说:“远远近近的小山,环绕着我,如同喁喁的私语。”
我爱山,以山为友,以山为灵,以山纳入我的画境,更终日向山,对语卿卿,如那“相看两不厌”的  C  。

我非智者,但我爱水。
我爱水的柔,柔如蓝色的秀发;我爱水的刚,刚如白色的奔马。我爱那石浅水潺潺的抒情,也爱那惊涛裂岸的壮阔;我爱那深山的冷冽、濯足的清流、浣纱的小溪,也爱那帆影的秋江、飞花的春水和惊涛的海洋。
如果在夜晚,看明月松间、清泉石上,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村妇砧杵,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将是何等地闲适。
如果在黄昏,楼观沧海,石钓钱塘,看潮升汐涌、淘浪排空、孤樯危舟、乍隐乍现,而临海古朝的钟声依然,将佛
        批  注






◆“斜晖脉脉”语出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陀的灵悟,送过山门,将是何其地悲壮。
    我也爱那烟冲九霄、水流千丈,把那江河拦腰截断,再顿时倾注下去的巨瀑,那是大地的震撼、川流的怒吼,使我置身其间,变得如此渺小。
    我更爱那穿云一线、悬岩坠落,范宽《  山行旅图》中的窈远,那水如琴弦,在群峰的共鸣箱上,弹奏悠扬,清风飒飒、溪水潺潺、僧行踽踽(juju:形容独行而孤单的样子)、旅者匆匆,而半角红墙、一楼楹瓦,隔着千重树影,面对满目青山,该是多么地悠然。
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绵,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疾流,在猿啼虎啸中,将一叶轻舟,载过万重山。
相关链接:
●作者刘墉,画家,作家。1949年出生于台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美国水墨画协会国际展主审。著作有《萤窗小语》等50余种。

  
1、  请将“南山”、“敬亭”、“岱宗”三座山名分别填入第①、②段中“A”、“B”、“C”处。(3分)
2、    第①段中作者写道:山在我生命中,是枕,是“梦回山枕隐花钿”;是砚,是“水笔山砚
    入案来”。请你也用一个比喻,一个诗文名句,仿写一句。(2分)
3、  第④段中作者写道:我爱水的柔,柔如蓝色的秀发;我爱水的刚,刚如白色的奔马。请你也从两个方面(如水的静,水的动;水的缓,水的急;水的……)仿写两句。(4分)
4、  在文章旁加批注,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请你也来做做这项工作。在原文中选择一处内容,加上批注。(3分)
原 文
批 注

  
  
   

5、本文语言极有特色。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简要谈谈。(提示:可参阅批注及相关链接)(3分)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0:00:01 | 只看该作者
宜昌市近五年语文中考试卷(开卷)
2004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分为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卷面分数:12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书 写(4分)
      请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格子里:
      展开试卷   品味文化 
      抒写真情   体验成功
   
      阅 读(46分)
      一、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然后答题。(本题共4小题,计8分)
      滇游日记
      文/(明)徐霞客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南,余竟仰攀而上。(1)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2)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3)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选自《徐霞客游记》)
    ――――――――――
      ①[削]陡峭  ②[陨]坠落  ③[摧]崩裂
   
      1、查阅工具书,给“间得一稍粘者”中的“间”注音。(1分)
      2、文言文要读出韵味。请认真阅读原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正确填入文中的(1)、(2)、(3)处。(2分)
      3、请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口后用三个逗号断句。(2分)
      4、作者艰险地攀登经历引人深思。阅读后,你感情最深的是什么呢?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写出你的思考。字数在40个左右。(3分)
   
   
      二、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主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本题共8小题,计16分)
      [材料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万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蔷薇露,荷花雨,菊花霜冷香庭户①。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马致远《落梅风》)
         ―――――
         ①[香庭户]指女子闺房
      [材料五]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黑色略淡中见浓黑、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黑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来。(1分)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请指出。(1分)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两个诗句。(2分)
   
      4、《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和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在30个左右。(3分)
   
      5、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2分)
   
      6、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2分)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阅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2分)
   
      8、人们常说“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30个左右。(3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答题。(本题共4小题计9分)
      地上的明珠
      文/陶世龙
      ①湖泊,躺在辽阔的原野上、绵亘的山丛间、碧绿的草原里,晶莹滑润,好像颗颗明珠。她使景色变得秀丽而生动,“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令人胸怀开朗,心旷神怡。
      ②过去,只有大自然能有这样的杰作。为数众多的湖泊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地壳有时会发生断裂,断块或隆起或陷落,陷落下去那部分正好蓄水成湖。著名的西南严洼地死海,就是地壳陷落的产物。陷落的程序是如此剧烈,以致死海的水面比海平面约低400米。死海是一个大的陷落带的一端,由此往南经红海入东非,地壳断裂陷落成长约6500千米深浅不一的巨槽,槽中蓄水处形成了维多利亚湖等大小30多个湖泊,好似一串珍珠。
      ③贝加尔湖的水面虽然要比死海的水面高出800多米,但是它的底比死海的底要深500多米,最深处低于海平面约1300米,成为世界上最深的源。贝加尔源也是地壳断裂陷落蓄水而成的,目前可能还在继续陷落。
      ④但是,也有不少湖泊不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在河流的中下游,由于河水向两岸侵蚀,河道会变得愈来愈弯曲,如武汉附近的长江,这种现象就很显著。当河水另行冲开了一条较为直捷的河道以后,原来的河道便淤塞成湖了。在河流淤积而的平原上,因为各处堆积的泥沙多少不一,使地面凹凸不平,在下凹处也可以积不成湖。我国长江中下游许多湖泊主要是心目原因造成的。杭州的西湖则是由于海湾脱离了大海而形成。泥沙在海边堆起的沙坝高出水面时,会使它们隔离成湖。
      ⑤还有许多 湖泊有着种种奇特的成因:长白山顶的“天池”,那是蓄满了雨水的火山口;在它头面的镜泊湖则是因约100万年前火山流出的溶岩堵塞了牡丹江而成的。……风也能将地面吹成洼地,沙漠地区的湖泊有的便是这样造成的,我国内蒙古西部著名的居延海就是其中之一。地下水在地下把易溶的岩石溶掉造成空洞,如果连洞顶也溶穿了,这就成了水源旺盛的“龙潭”,昆明附近的黑龙潭就是这种湖。有些湖泊的成因更为奇特,在加纳有一个湖是陨石冲击地面造成深坑后蓄水而成的。
      ⑥由于这些原因,地球上形成了数以百计的湖泊。湖泊总面积虽仅占大陆面积的1.8%,蓄水量也不过是海洋的五千分之一左右,但是它们有的可以调节河流水量,是良好的天然水库,能够蓄洪、灌溉、发电、养鱼和繁殖其他许多有用的水生生物;有的湖泊更是取用 盐库、碱库、硼砂库……此外,它们还可以改善气候,因此对人类的影响极大。
      ⑦人类也在尽力设法制造更多的湖泊――人造源。在地球的历史上,一处湖泊的形成也许需要成千上万年,但是人工湖却只要花去其中极短暂的一段时间。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节) 
      1、文章介绍了湖泊的种种成因,其中重点介绍的是哪两种?请指出。(2分)
   
      2、阅读第②3段,根据文意,请将“死海的
      水面”、“海平面”和“贝加尔湖的水面”三个词语填入右图中A、B、C处相应位置。(2分)
   
      3、目前,在我国出现了许多人造湖。三峡工程的建设就使三峡地区出现了渐波浩淼的千里平湖。请你简略概括三峡平湖形成的原因,并写出你能联想到的毛泽东诗词中的一个名句。(3分)
   
      4、文章开头引用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描绘洞庭湖美丽景致的名句。你还能想到哪些描绘湖泊美丽景色的古诗文句。请任意写出两个句子。(2分)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答题。(本题共6小题,计13分)
    胸无成竹的快乐
      文/冯骥才
      ①友人见我伏案作画,便说凡事不能两全,你不如“弃文从画”算了。我问何故“弃文从画”而不“弃画从文”?
      ②友人说:看你――白纸铺案,信笔挥洒,水墨淋漓,浓淡相渍,变化万千,妙不可言;情趣多为偶然,意味也就无穷。绘画充满这样的偶然,作画时便充溢着快感,无怪乎画家大多高龄长寿,白首童颜,不知老之将至;而写作却是刻意为之,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常年笔耕,劳损形容,竭尽心血,早衰早病,往往掷笔之日也正是撒手人寰之时了!
      ③我听罢笑道,错矣!你说那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的写作,恐怕是指那些错入文坛的人吧。写作自然要精雕细刻,字斟句酌,语不惊人死不休,甚至创造一种独属自己的文体,一种语调,一种文字结构。那真如创造一个太阳。然而一旦找到这种叙述状态和文字方式,就好比卫星进入轨道,在无边无际银灰色的太空里无阻力地悠悠滑行;无数奇景纯属幻像,迎面飞来;那些亮煌煌的星球,是一个个奇特而发光的句子。写作进入心态才是最自由的状态;你一旦叫你自己吃惊,那才是达到了最令人迷醉的写作境界。一时,飘飘如仙,随心所欲,前不知由何而起,后不知为何而止。好比旅游,一切快乐都在这笔管随同心灵的行程之中。这一切,不都与绘画一样――充满了偶然又享受了偶然?谁说写作只是一种精神的自我惩罚或灵魂负役般的劳作?
      ④由此而论,散文随笔的写作,胜于小说。不心为虚构的人物故事去铺陈与交代,也不必费力地把虚构的变为比真实更可信。只要心有意志,笔有情氛,信马由缰,收桨放舟,乱花习絮,野溪奔流,一任天然。这种写作,无须谋篇布局,也无须思考周详,一旦开笔,听任心灵的解脱与呈现;大脑愈有空白,笔下愈有意外而惊人的灵性出现。小说写作诮胸有成竹,散文随笔当胸无成竹。竹生何处,生于心灵。情如春雨,淋淋一浇,青枝碧叶盈盈全冒出来,故此,古往今来名家大师的手下,一边是鸿篇巨制,一边是精短散文;这种散文,逼真亲切,更如其人。
      ⑤故我对友人说:写作有如此多的快乐,我为何弃文从画?文,我所欲也;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两全其美也。
   
      1、揣摩第②段中加点的“撒手人寰”一词,在不影响句子表达的前提下,请你试用另一个成语来替换它。(1分)
   
      2、第⑤段加横线的话是作者仿照一段古代名言改写的。请写出这段名言。(2分)
   
      3、仔细品味第③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进入写作状态时的一种感觉。在写作中,你也一定有过某种感觉,或愉悦,或冲动,或苦恼,或……。请模仿着写一段话。(3分)
   
      4、上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连续使用四字词语,表达凝练准确,读来琅琅上口。请你学着连用3个心目的四字词语写一段话,表达出你阅读优美诗歌时的感觉。(3分)
   
      5、老师常说写作要做到胸有成竹,作者却说“散文随笔当胸无成竹”。你认为作者所说的“胸无成竹”的意思是什么?(2分)
   
      6、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精美散文,并把你的推荐词写在美文推荐卡上。(2分)
      美文推荐卡
      美文篇名作者
      推荐词
   
   
      写 作(70分)
      作文1(40分)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夜之韵”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上边方框内的文字是这次活动的宣传语。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展示语文积累,可以开展阅读欣赏,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组织艺术交流,……那一定会是一段快乐而又充实的语文学习经历。请你设想一个或一组你和同学们参加“夜之韵”主题活动时的精彩片段,把它记录下来。题目自己拟,字数在500个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文学社名。
      提示:可以从某个角度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品味夜的韵味。注意引用资料要适量。
   
      作文2(30分)
      亲爱的同学,看到下面的这两组词语,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中提出一个与文化有关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或讲述一个故事,或抒发你的感慨,或发表你的观点。题目自己拟,字数在400个左右,如果写诗,不少于20行。
      春节 端午节 饺子 元宵 京剧 风筝 龙舟 春联 中国印 牛郎织女……
      圣诞节 情人节 麦当劳 巧克力奥斯卡 摇滚 迪斯科 牛仔 亚当夏娃……
      要求:话题必须与文化有关。不要简单地选择一个词语,写成类似“春节记事”、“风筝随想”、“话说迪斯科”这样的文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0:00:46 | 只看该作者
宜昌市近五年语文中考试卷(开卷)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课改实验区使用)
   (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 卷面分数:12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书 写(3分)
   请将上面这则纪伯伦的名言抄写在格子里。
   阅 读(57分)
   一、下边的古诗、联、文,表现了古代的高雅之士对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请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下边几段材料,然后答题。(本题共7小题,计14分)
   【材料1】
   书湖阴先生壁①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材料2】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a)林间自在啼。
   
   【材料4】
   养鸟有道  □郑板桥
   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zhōu jiū),如《云门》、《咸池》之奏;及(b)披衣而起……见 (1) 扬翚振彩③,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 (2) 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
   【注释】①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 ②排闼(tà):意思是推门(而入)。
   ③扬翚(huì)振彩:扇动五彩翅膀。
   1. 材料1前两句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勤。请你也用2个字概括后两句诗的内容。(2分)
   2. 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2分)
   3. 将材料4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2个逗号把它断开。(2分)
   4. 文言文中“之”、“其”、“而”、“以”……这样的词语很多,多读便能读顺口、读明白。请你凭语感,在所给的文言词中,选择2个分别填入材料4的⑴、⑵处,使文句通畅。(2分)
   5. 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2和材料4中加点的“及”字的意思。(2分)
   6. 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是一种读书方法。请你在材料2中选择恰当诗句对材料4进行概括。(2分)
   7. 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2分)
   
   二、认真阅读下边几段材料,然后答题。(本题共6小题,计14分)
   【材料1】
   南方风俗,新媳妇过门第三天,公婆要检验其烹调手段,并推及家教。某书香门第同时娶两房媳妇。大媳妇起早洗手下厨,果然整治一桌佳肴,公婆齐口夸奖。大媳妇谦虚道:“有葱有姜,煮粪也香。”众人 A 。小媳妇接着也办一桌美食,啧啧声遍起,那小媳妇儿福了一福,谦逊着:“并非媳妇巧,乃是多佐料。”胜负不辩而明。
   ——舒 婷《民食天地》
   【材料2】
   希望你活得潇洒 / 不要走不出从前的篱笆 / 把目光朝向未来 / 不要总牵挂昨日的黄花 /失去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 是你把它想成了最美的图画 / 前面的路上还有许多风景 / 不要耽搁快迈出生活的步伐 / 把目光朝向未来 / 不要耽搁 快迈出生活的步伐
   ——汪国真《希望你活得潇洒》
   【材料3】
   岳不群吸一口气,长剑中宫直进,剑尖不住颤动,剑到中途,忽然转而向上,乃是华山剑法的一招“青山隐隐”,端的是若有若无,变幻无方。左冷禅一剑自上而下的直劈下去,真有石破天惊的气势。旁观群豪中不少人都“咦”的一声,叫了出来。这一招“独劈华山”,甚是寻常,……招式虽平平无奇,但呼的一声响,从空中疾劈而下,确有开山裂石的声势,将嵩山剑法之所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见左岳二人各使本派剑法,斗在一起。嵩山剑气象森严,便似千军万马奔驰而来,长枪大戟,黄沙千里;华山剑轻灵机巧,恰如春日双燕飞舞柳间,高低左右,回转如意。
   ——金 庸《笑傲江湖》
   【材料4】
   我的业余爱好很多,当首推书法。……我积存了一书橱字帖。大都是影印本,也颇有十几种难得的原拓本。敝舍在二十层楼高处,悬隔市尘。或窗明几净,闲云在天,或春阴秋雨,凉风入座,倚着盛开的盆花,品着淡雅的茶香,摊开几本字帖,漫不经心地看,忽如登名山,层峦耸翠;忽如步小苑,竹石多姿;忽如上青天,驾风骖龙;忽如泛沧海,乘风破浪。古帝的入梦,诗客的游仙,不过如此。
   ——刘 征 《我的爱好》
   1. 材料1是一则有趣的故事。请你根据相关情节,在横线A处填入一个词语或短句,来形容此时众人的表情。然后再将大媳妇的话作少许改动,使之表达得体。(3分)
   2. 诗歌的美情美意,需要用心体味、整体把握。请认真阅读材料2,说说你对诗中“活得潇洒”具体含义的理解。(2分)
   3. 金庸小说不仅有感人的侠客形象和武林故事,更有细腻生动的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请品读材料3,结合具体语句简要谈谈其语言表达技巧上的特点。(3分)
   4. 查字典,为材料4中加点的“拓”字正确注音。(1分)
   5. 阅读材料4中加波浪线的语句。作者在欣赏书法字帖时,产生了奇特的美的感受。请你模仿“忽如……”的句式,也写四句话,表现你在听音乐(或读诗歌,或看表演……)时的美的感受。(3分)
   6. 这四段材料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感受到美。校刊编辑要把这四段材料一齐收录在某个栏目里,现在请你为这个栏目命一个恰当的名称。(2分)
   
   三、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积累资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读书笔记可以摘录、概括、批注、联想,还可以作评价、写心得。请认真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相关的读书笔记。(本题共6小题,计14分)
   
   只慢八分钟
   □龙应台
   离终站还早,电车里的人突然纷纷起身,陆陆续续全走空了。我一边下车,一边问身旁的人发生了什么事。
   瑞士是个难得“发生什么事”的地方。该送信的时候,邮差就到了门口。秒针走到了某一点,该进站的火车就进站了。任何时候往街头一站,看见的是电车平静地滑行,行人耐心地等待红灯转绿,汽车耐心地等待行人过街。还有,河里的白天鹅排列整齐地游过桥孔。
   看街景的人会觉得无聊:街上没有打架的人,即使有人打架,也不会有看热闹的人群。街上也难得听到尖锐刺耳的紧急刹车声,更不会有愤怒的驾驶者推门而出,挥着拳头破口大骂。偶尔碰到堵塞,瑞士人在车里冷静地等着,不会有人按喇叭。若有人按了喇叭,那大概是法国人,要不然是意大利人,反正不会是瑞士人。
   有个修饰整齐的主妇对我说:“前面出车祸了,汽车撞上电车,铁道不通了。”我开始焦急起来:等警车与吊车抵达现场,拖开肇事车辆,铁路局重新调度通车,恐怕天就要黑了!我想起纽约的经验:车厢塞得满满的,陌生人带着汗味的肉体紧紧压迫,令人想别过头去大吸一口新鲜空气。等上一个小时,还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铁路局也不觉得有解释的必要,更别提道歉了。
   这一回,要等多久呢?五分钟已经过了吧,正想看看手表,却瞥见一辆蓝色的公车从转角处缓缓开来,优雅的停在我们面前;是一辆空车,车门打开,制服笔挺的驾驶员阔步下来,向大家道歉,然后念出这辆临时车将停的站名,“下一班临时调度车将在五分钟后抵达。”乘客安静地顺序上车,安静地坐下,公车平稳地向前滑去。
   从下车到上车,不过八分钟时间,车子经过车祸现场时,吊车正把肇事车前轮悬起,电车司机拿着一块抹布,正在擦拭玻璃车窗。周围,没有看热闹的人。
   只迟到了八分钟!我应该满心感谢,但是我却觉得震惊,震惊中还有一点不寒而栗——把“效率”发挥到如此极致的人,是怎么样的一群人?
   效率,其实只是瑞士人事事讲究“完善”的结果之一罢了。瑞士生活的悠闲就像浮游波上的野鸭,写意自在,唯一的痕迹就是水上的一缕涟漪。细看才会发觉水里的鸭脚划动得很费力,尤其当逆水的时候。在瑞士人闲适的生活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复杂的、一点都不闲适的机器在费力的运转着,其中每一个螺丝都上得很紧。
   一定是先有千千百百人在做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事情,固执细心到连半截螺丝钉上的纹路都不会放过,然后才可能有悠闲的瑞士生活;一定是先有那么多分毫必争、锱铢必较的人民管理交通、组织金融、计划教育、督导政治,然后才可能产生这么安静的社会。
   ……走到家门口,看见自己的脚踏车斜靠着墙,那根支柱已经坏了三个月了,脚踏车必须倚墙而立。阳台上的天竺葵死了一棵。抬头一看,所有的阳台都缀满了怒放的、鲜红的花,我的阳台是唯一夹着一株死了的天竺葵的。拿钥匙启门时,在红色的门板上赫然发现一个小小的手掌印,巧克力糖的颜色——我们家,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国民。
   我想,我是做不了瑞士人的:尺寸不合。
   
   
   
   
   
   
   
   
   
   
   
   
   
   
   
   
   
   
   
   
   
   
   
   
   四、阅读下边这篇文章,然后答题。(本题共6小题,计15分)
   诗中有科学(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 A ”(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 B ”,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⑴、⑵、⑶、⑷处。(3分)
   2.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3. 请在第⑤段横线A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一个名句。(2分)
   4. 请在第⑧段横线B处填入李白诗中的一个名句。(2分)
   5.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6.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4分)
   
   写 作(60分)
   作文1(40分)
   也许你常常感叹自己缺少美:或长相不俊美,或身材不健美,或衣着不华美,或举止不够时尚美,或言谈缺乏流畅美,或歌声没有旋律美……,然而,某一个事物、某一个人在那一瞬间给了你触动,让你睁开了发现的眼睛,你发现:原来自己也是美的。
   拿起笔,写出你发现自己美的经历,让我们分享你的欣喜和快乐。
   要求:可叙可议,可夹叙夹议;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50个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作文2(20分)
   请再次品读“阅读”部分第一大题中提供的四段材料。设想有这样一座小屋:它具有四段材料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环境美。请你根据材料表现的意境进行合理构思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对你设想的小屋及其四周景物进行描写,写出诗情画意,写出那山、那水、那木秀、那花香、那屋净、那鸟鸣……。
   题目:我梦中的小屋。
   要求:字数在350个左右;如果写诗,不少于20行。注意,不要翻译原文。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课改区)评分说明
   —— 给阅卷老师的话 ——
   
   满怀热情  尊重学生
   科学严谨  公平公正
     书 写(3分)
   此题根据抄写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写楷体、行楷字均可。
   一等 3分  书写正确、端正,符合规范,卷面整洁,基本功好。
   二等 2分  书写正确,较符合规范,卷面清洁,基本功较好。
   三等 1分  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基本功较差。
   注:如果漏做抄写题,可根据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最多给2分。
   
   阅 读(57分)
   一、(14分)答:
   1、(2分)评分说明:能用2个字概括出后两句是写自然环境美的意思即可。答案示例:“景美”或“景秀”、“境美”等,答案不必强求与“人勤”二字对仗。
   2、(2分)评分说明:不考虑平仄因素,基本能对上即可;第1个字为动词即得1分;所填内容基本符合对联意境即得全分。答案示例:“吐幽香”、“着新装”等。
   3、(2分)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评分说明:对一处得1分。
   4、(2分)(1)其;(2)之。评分说明:对一个得1分。
   5、(2分)及(a):比得上;及(b):等到。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6、(2分)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评分说明:只写出后一句得1分。
   7、(2分)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考查的核心能力点:记诵积累。答案示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二、(14分)答:
   1、(2分)评分说明:能写出众人当时惊愕之态的词语或短句即可。答案示例:“愕然”、“面面相觑”、“你望我我望你”等。
   (1分)评分说明:能纠正原句用词不雅毛病的句子即可。答案示例:有葱有姜,煮啥都香。
   2、(2分)诗中“活得潇洒”指的是不沉迷于过去,永远向着未来前行的生活态度。评分说明: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点是整体感知,提炼主旨。答案符合诗中“把目光朝向未来”这个关键句的意思即可。
   3、(3分)评分说明:答案能针对具体语句,从比喻、对比、侧面描写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评析即可。任选一个角度,摘录原文,并作语言与内容的分析可得3分;摘录原文后只作一般评析可得2分;只摘录原文不评析或只笼统地进行全文评析可得1分。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点是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领悟程度。答案示例:“旁观群豪中不少人都‘咦’的一声,叫了出来”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左冷禅剑招的惊人气势。
   4、(1分)拓:tà
   5、(3分)评分说明:答案要符合原文“忽如”的句式,写四句,并能表现内心的审美感受即可,不强求字数与原文一致。符合原文句式要求,并能准确表现内心审美感受可得3分;符合原文句式要求,但表现内心审美感受不够流畅,或表现了内心审美感受,但部分句式不符合原文要求可得2分;没有按原文句式写,仅仅表达出内心审美的感受可得1分。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点:揣摩语句特点并仿写。答案示例:听那琴箫合鸣,旋律委婉,忽如珠玉跳跃,清脆明亮;忽如鸣泉飞溅,细腻流畅;忽如林间鸟语,彼鸣我和;忽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
   6、(2分)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能突出美的主题,语言简明即可。答案示例:“美的踪迹”、“美的篇章”等等。
   
   三、(14分)答:
   1、(2分) 评分说明:能摘录1句即可。答案示例:①任何时候往街头一站,看见的是电车平静地滑行,行人耐心地等待红灯转绿,汽车耐心地等待行人过街。还有,河里的白天鹅排列整齐地游过桥孔。②街上没有打架的人,即使有人打架,也不会有看热闹的人群。③偶尔碰到堵塞,瑞士人在车里冷静地等着,不会有人按喇叭。④乘客安静地顺序上车,安静地坐下,公车平稳地向前滑去。
   2、(2分)评分说明:能摘录1句即可。答案示例:①在瑞士人闲适的生活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复杂的、一点都不闲适的机器在费力的运转着,其中每一个螺丝都上得很紧。②一定是先有千千百百人在做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事情,固执细心到连半截螺丝钉上的纹路都不会放过,然后才可能有悠闲的瑞士生活;一定是先有那么多分毫必争、锱铢必较的人民管理交通、组织金融、计划教育、督导政治,然后才可能产生这么安静的社会。
   3、(2分)意思是说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瑞士人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等生活习惯不相符合。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4、(2分)忠于职守、高效工作。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5、(2分)惊叹、敬佩等。评分说明:意近即可,不少于2个词。
   6、(4分)评分说明:无“标准答案”。感受与文章主题联系紧密,语言表达流畅、有表现力,得4分;感受与文章主题联系紧密,语言表达流畅,得3分;感受与文章主题联系不明显,但语言表达流畅,或感受与文章主题联系虽然紧密,但语言表达不流畅,得2分;感受与文章联系不明显,且语言表达不流畅,得1分;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点:在综合理解基础上表达独特感受和体验。
   四、(15分)答:
   1、(3分)远景、全景、中景、特写。评分说明:对1个给1分,对3个给全分。
   2、(2分)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唐诗。
   3、(2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评分说明:错1字扣1分,最多扣2分。
   4、(2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评分说明:错1字扣1分,最多扣2分。
   5、(2分)应该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6、(4分)评分说明:写出符合科学规律的成语并作基本意义及引申意义的介绍可得4分;写出符合科学规律的成语但介绍不够清楚或不全可得3分;写出一般成语并作基本意义及引申意义介绍的可得2分;只写成语不介绍的可得1分。答案示例:“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幻缥渺的事物;“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另外还有:“炉火纯青”、“趁热打铁”、“一叶知秋”……
     写 作(60分)
   评分总则:
   一、三人独立阅卷。评卷人将各自评定的分数填入评分表,然后由专人取三人评分的平均分记入得分栏。小数点后分数实行四舍五入。三人评分中任意两个评分相差超过10分者,该卷交由专家组重评。
   二、评分应注重作文的语言和内容,淡化文体要求,不求全责备。
   三、对表达有创意的作文实行奖励评分。凡立意新颖、构思别致、语言表达有品位的作文可在拟评分的基础上奖励2分。奖励后得分以该题总分为最高限。
   四、要敢于给高分,要严格控制低分层。
   五、凡发现明显抄袭并经查实者按不及格以下档次处理。
   评分细则:
   作文1 (40分)
   一类文:37分-40分  材料精当、语言通畅、结构严谨、感触独到。
   A、 以对发现美有重要作用的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人为核心素材。
   B、 语言通畅而生动,表情达意准确而有感染力。
   C、 文章表现发现美的过程完整,表达自然,详略得当。
   D、 对美的感受具体,感悟独特,并有积极意义。
   二类文:32分-36分  材料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合理、感触清晰。
   A、 以对发现美有相关作用的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人为素材。
   B、 语言通顺且较生动,表情达意较准确且有一定感染力。
   C、 文章表现发现美的过程自然,内容能表现文章主题。
   D、 对美的感受较为具体,感悟较为独特,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类文:26分-31分  材料贫乏、语言通顺、结构一般、有所感触。
   A、 选材过于宽泛,素材不能准确表现主题。
   B、 语言通顺,能够表达写作的基本意思。
   C、 能将文章素材内容较完整地表达出来,且有一定的中心。
   D、 对美有一定的感受与感悟,也有一定的意义。
   四类文:20分-25分  材料空洞、语病较多、结构散乱、感触模糊。
   A、 选材空洞,素材不能表现主题要求或泛泛而谈没有内容。
   B、 语病较多,影响表情达意。
   C、 文章结构散乱,中心表达不清。
   D、 对美的发现虽有感触,但内容模糊。
   注:1、内容特别差、错别字过多而影响表达的作文可评19分以下。
      2、未命作文题的作文在拟评分基础上减去2分。
   
   作文2 (20分)
   一类文:17-20分  题旨鲜明、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A、 紧扣主题,构思合理。
   B、 内容符合材料要求,想象丰富,合情合理,充满诗情画意。
   C、 语言流畅而生动,表情达意准确而富有感染力。
   二类文:14-16分  扣题紧密、内容集中、语言顺畅。
   A、 主题内容能扣题目要求,构思清楚。
   B、 内容符合材料要求,想象合情合理。
   C、 语言通畅且较生动,表情达意较准确。
   三类文:13分以下  扣题不紧、内容牵强、语言较差。
   A、 主题内容扣题不紧。
   B、 内容虽符合材料要求,但想象有些牵强。
   C、 语言表达较差,不能表情达意。
   注:1、如学生作文为诗歌,评分应坚持上述标准,以鼓励为主,不应过分强调诗歌形式要求。
   2、内容特别差、错别字过多而影响表达的作文可评10分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0:26 , Processed in 0.1295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