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钱学森之问”中学生可选修大学课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9 09:3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索“钱学森之问”中学生可选修大学课程

记者 王伟健

2010年09月1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采用导师制,邀请高校教授和科研院所专家带领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中学生可选修大学课程……

  从本学期开始,南京市第一中学开设“崇文班”,与大学一起培养创新人才。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大学校长当“成长导师”

  “崇文班”共有高一学生56名。在之后的3年学习期,每个学生都有1至2名“成长导师”。课程设置上,“崇文班”学生仍将学习高考课程,不过这些课程的教学时间将大大压缩。节余的时间,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修综合拓展课程。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尤小平说,学校将研发有特点的“崇文课程”,即文明课程、文化课程、文艺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南京一中还与大学合作,开展综合拓展课程以及研究型学习课程,学生可以选修大学课程,甚至可以进入高校的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

  这个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崇文班”,聘请的高校导师团队阵容强大,其中,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教授被聘为一中“崇文班”名誉班主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东南大学校长易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教授等著名学者被聘为崇文班首批导师。

  成绩不是惟一标准

  有家长提出疑问,这个创新班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化班、高考高分班?

  尤小平对此否认。他说,这个班培养目标并非追求学生考高分,而是提倡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彰显个性特长,“比如有学生对学科竞赛有兴趣,学校可以请大学教授来给他进行拓展训练;有学生对航模有兴趣,学校也可以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给予指导”。

  同时,在选拔该班学生时,也不以成绩为惟一标准。学校邀请大学专家命题,涉及内容很广,还对学生进行面试,了解心理素质等。“几轮筛选下来,一些700多分的高分考生都没能入选”。

  尤小平说,今年是创新班开办第一年,学校对进入该班的学生成绩还有一定要求,但到了明年,该班学生的选拔将尝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对中考成绩不设门槛,“‘偏才’学生也完全可以进入这个班,并最终走入大学”。

  探索“钱学森之问”

  “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老师很难去关注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更谈不上培养,导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一直存在脱节,很多高分考生在高校发展后劲不足,高分低能现象比较突出。”尤小平举例说,他一直想开设数学史,相信这门课程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但一直没有得到实现。

  今年4月就任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后,尤小平立马着手建立创新实验班,“希望通过和大学的联动,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当他把这个想法跟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提起后,饶子和大为欣赏,立即同意合作。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海在“崇文班”开班仪式上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周文海认为,“崇文班”的开设,是对于“钱学森之问”的有益探索。

  不过,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考仍是通往大学的主要道路。尤小平说,对创新班学生而言,仍要参加高考,但今后主要还是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进入大学。

  他担心,“万一‘崇文班’的学生有人没考上大学或者考上的大学不理想,学生和家长是否会怀疑这种尝试,‘崇文班’是否就此夭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5:55 , Processed in 0.1666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