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间木棍作画成就农民画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 07:5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田间木棍作画成就农民画家
2008-11-14  来源:东莞时报
  据东莞时报11月14日报道 只要是放下手中农具休息,麻涌镇麻二村村民何灿权就会拿起木棍将眼前水乡风情、劳动景象画在田埂上。凭借着这样一股热情,何灿权不仅成为了东莞有名的农民画家。
  近日,记者走进何灿权位于麻涌镇麻二村的家,倾听这位农民的绘画人生。
  少年立志描绘家乡
  今年64岁,农民出身的何灿权已经是东莞美术家协会理事了。
  何灿权出生于麻涌镇麻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本村有名的木匠。何灿权童年时,就很喜欢看父亲在古老家具上画花草,耳濡目染下,何灿权读小学时,就爱好写写画画,还经常找一些连环画临摹。
  读五年级时,何灿权已经在绘画上大展拳脚。由于大队夏收夏种要做宣传,在一个星期内,他就画了两幅大面积的壁画,题目是《高举三面红旗》和《粮食大丰收》。从那时开始,何灿权已经意识到自己离不开绘画了,他要用作画来记录自己的“鱼米之乡”。
  劳作间歇木棍作画
  凭着一股热血,何灿权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绘画。
  1962年,何灿权初中毕业之后的10年,他都在村里干农活,常常需要在田头扎寨。眼前一望无际的土地、纵横交错的小河、河堤上的杂树和香蕉林……激发了何灿权创作的热情。休息时,何灿权就开始用棍子在地上画画。有条件时,他就经常拿出本子来写生。
  1962年秋,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农民画家郭同江到了麻涌公社文化站,郭同江听闻何灿权爱好绘画,当即就去指点他。“他一下就发现了我绘画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讲解,从这以后,我就经常到县文化馆向郭同江老师请教。”何灿权回忆起向恩师学习的情景。
  如今成名编撰图书
  何灿权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画在麻涌渐渐有了点名气。之后,《争分夺秒》、《勤俭持家》、《春耕》等还在当时的东莞县文化馆展出。1963年,他的美术作品《老搭档》入选“广东第四届群众美术展览”。
  目前,何灿权协助村里开设了麻二村乡土史展览室。此外,他还和村里的老干部一起用了半年的时间编撰了《麻二村百年纪事》一书,并在书中画了13幅历史插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09:53 , Processed in 0.0953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