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31 22:0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爱孩子要有原则,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

当孩子哭着要东西时,父母应该怎么办,是给还是不给?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


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的拒绝会比当时的拒绝给孩子的打击要大得多。当孩子放纵的欲望最终被拒绝时,轻者会造成孩子的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忿绝望的心理,他会觉得世界上谁都跟他过不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孩子的轻生自杀行为。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地去‘放纵’他、‘迁就’他;如果您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您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

有一个叫路路的小女孩出生于富贵之家,妈妈是一所大学的辅导员。她和丈夫一直非常重视女儿素质的培养。他们觉得,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比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在健康地成长,能不能适应各种环境,会不会与人相处,有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路路是独生子女,她的父母就总有一种危机感,担心娇惯孩子,怕她变得脆弱、低能,担心孩子习惯了走平坦大道,将来不会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因此,在路路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把每一个困难都看作一个锻炼孩子的机会。这还不算,还设法为孩子“制造”困难,让孩子学会变不利为有利,克服挫折度过难关。

  路路妈妈后来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归纳为“娇生不能惯养”

  他们的家庭条件不错,路路可以算是‘娇生’。但娇生不能惯养。如果把路路培养成小公主,说一不二、随心所欲,长大以后怎么能受到了委屈?再顺利的环境也难令她满意。所以,从路路一出生,她遇到困难父母从不替她‘扛’,而是利用这样的困难达到锻炼她的目的。”

  有原则的爱,是理智的爱。而要坚持这种爱的原则,作父母的有时也得要狠下心来。

  妈妈的“不迁就”,带给女儿的是持久的耐力和乐观的心态。从小经历挫折的路路学会了接受现实,能够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社会的规范。她善解人意,凡事先为别人着想,发生利益冲突时,她总是自觉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别人,从不强求别人来迁就自己。最重要的是,她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快乐,为自己能够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的感到自豪。

  路路妈妈总结说:“我所以不迁就孩子,是因为我心里想的不是孩子现在可怜不可怜,我想到的是将来。她将来大部分时间是不在我身边过的,如果我现在为她准备一个‘温室’,她会变得骄弱不堪,等她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会很可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5 04:25 , Processed in 0.0774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