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7.班主任当遇到对自己“怀恨在心”的学生时该如何表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5 19:5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7.班主任当遇到对自己“怀恨在心”的学生时该如何表达?

情景再现:
        开学最初的两周里,小忠总共迟到了13次(包括晨读、晚自习,班级日志上对此都有详细记载)。在最初的一周里,对于全班每一个学生的迟到,我都没在意,毕竟是刚开学,学生刚刚疯狂地玩了一个寒假,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立刻适应学校生活。虽然我没有找某个学生具体谈话,但在开学初的几天我几乎天天做学生的收心教育工作,以期学生尽快进入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同时,我还明确表示,给他们一周的适应时间,从第二周开始如果还有学生迟到,那我就要找他(她)“谈话”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过了三天基本上就不会再迟到了,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生活。但是,小忠却是一个例外。第二周开学的第一天,他早读课迟到了,我在教室门口微笑着提醒了他一次,希望他能有所改进,对此他也有点不好意思,并明确表示以后不会迟到了。谁知第二天他又迟到了,我把他“堵”在了教室门口,利用极其温馨的口吻和他交流了一下意见,并督促他以后不能再迟到了,他也表示自己迟到是因为忘记了定闹钟,并保证以后不会再迟到了。果然,第三天,小忠是没迟到。但是第四天,他又迟到了。我不仅把他“堵”在了教室门口,还把他“请”到了办公室,他说又忘记定闹钟了,看着他那笑眯眯的吊儿郎当的样子,我已经窝了一肚子的火。但我还是忍住了,只是告诫他,如果在本周他还迟到的话,那就成了屡教不改的学生,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会毫不留情地在班级内公开地严厉批评。作为一名十七八岁的高中生,他当场就体会到了我的意思,并表示不会在迟到。但第五天,他还是迟到了。
       于是,那天晚上,我用严厉地口吻公开点名批评了他这个屡教不改的学生。当然并没有侮辱性的谩骂。只是间接地说道:“同学们,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到就要做到,如果屡教屡犯,那就是屡教不改,这样会给别人留下极坏的印象,希望同学们自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接下来的几天,小忠出乎意料地不再迟到了。对此,我感到很高兴,也有成就感。但是,事隔几天之后,我在校园的主道上碰见了小忠,他看我一眼后,竟然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俨然把我当成了空气。开学那几天他可是把“老师好”说的热乎乎的。当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委屈和埋怨,真想把他抓过来狠狠地批评一顿,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想,我必须找机会和他好好谈谈。

老班心情: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和学生的关系和谐、融洽、友好。如果师生之间出现了敌视或对抗情景,那就证明班主任的工作有疏忽或不到位的情况。我对我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反思,发现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以宽容心和爱心在引导他,有问题的话那就出在我公开批评他,但面对他那一副屡教不改的样子,我必须拿出一点有效的惩戒啊!何况我还是警告过他。但他还是心存怨恨或不解。作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有抵触情绪不好,我必须主动地解开这个疙瘩,但必须有好的教育契机。机会很快来了,第三周,我听数学老师说,他的小测验做的不错,我打算借此机会和他好好谈谈。

表达策略:
       下下策:班主任在借机对小忠表扬一番后,仍然觉得自己心里很委屈,不无生气地说道:“你是我班里的一名学生,你屡次迟到,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教育你,在屡教屡败的前提下,我必须严厉的批评你以让你觉得自己的问题很严重,从而能有所改善。我不仅劳心劳力,现在还落得了埋怨。你以为老师想管你啊,你要不是我班的学生,老师才懒得理你这样的学生呢!”
       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虽然可以得一时口快,但有失师长的风范,这不是在和学生赌气嘛!不但不能消除隔膜,相反还会把伤口撕的更大一点。

       中策:班主任在借机对小忠表扬一番后,觉得小忠现在也不迟到了,并且数学小测验又考的这么好,于是和小忠“套起了近乎”,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小忠的好感,于是高兴的说道:“小忠,开学初的那一两周,你老是迟到,但现在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而且数学成绩又异常优异,真是值得庆贺,老师心里也是非常高兴啊,你这样的学生很有前途!”
       采用这种表达方式,班主任显然没把上述事件当回事,颇显班主任的“心胸宽广”,想用这样的方式打动小忠,不免显得过于“曲折”、“迂回”,到底会出现好的教育效果还很难说。

        上上策:班主任在借机对效忠进行一番表扬后,觉得还是有必要和他把以前的事情解释清楚,并期望以此改变小忠片面的认识,于是微笑着说道:“小忠,你最近不再迟到了,而且数学考的也不错,那么发现了你的进步老师就会尽情畅快地表扬你;如果你还像以前那个样子------几乎天天迟到,老师也会毫不客气的批评你。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有缘成为师生啊。表扬,是对你负责;批评,同样是对你负责。况且没有哪个老师喜欢批评学生啊,因为批评的不恰当,还极有可能招来学生的反感。不知你对我上次的公开批评有什么看法,心里有怨气吗?”(我当时这么说的时候,密切注意着小忠的表情,小忠的脸一红----果然那次是故意不理我的。但他嘴里却一个劲说“没有”。看到他当时的表情,我感到非常高兴。)在得到小忠的回答后,我继续补充道:“老师感谢你没有埋怨我啊,要不然我可是好心办了坏事啊,哈哈,以后你要是再犯错,我还会严惩不贷,好不好?”
        采用这种表达方式,无疑班主任牢牢地抓住了维护师生关系的主动权,不仅可以填平师生之间的隔阂,还试图通过细心的比较分析,帮助小忠改变原有的错误认识。另外,也可以让小忠感觉到老师的“大度”。可谓一举三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3 03:58 , Processed in 1.42899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