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波澜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5 19: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阳•童年•骆驼队》波澜二:
关于“人文”的对话
多点“低调人文”少点“高调人文”
——答闫学老师

王晓春
  据我看,不管多么伟大的文章,只要一进课本,就要为语文教学服务。我相信林海音这篇文章不是为语文教学而作,不是为编入课本而写。那我们为什么选它进课本呢?只能有一个原因,它符合我们的教学目的。而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外两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和传承文化。"而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他的标志性的工作是语文知识教育。人文熏陶是各科都能进行的,每个老师都有责任的,课外也能进行的,只不过语文教师这方面担子比别人重一些就是了。"所以、语文课光立足于人文精神熏陶是不行的。电视剧在人文精神熏陶方面很可能比语文课做得好,一个朗诵家在舞台上朗诵林海音的作品很可能比语文老师更有感染力,但那不是语文课。闫学老师讲课定位于"人文熏陶",偶尔为之也未尝不可,若经常如此,我就看不出教师与激情读者的区别,教师与文学批评家、文学鉴赏家的区别了,事实上闫老师也不可能总这样讲课,因为语文有语文的课程标准,它是有能力指标的、光靠"人文熏陶"显然熏不出语文能力来。语文课上学习语文知识,像数学课上学习计算一样,怎能说是"功利性"?语文课不学语文知识,倒可以说是一种"忘性"
  由此我们就看出很多公开课的非典型性了。我看过不少公开课。给人的感觉,总是很张扬人文精神的,激情燃烧,把学生讲得哭一阵、笑一阵,很有剧场效果。那么扎扎实实的语文知识学习放在哪里?只好在平时了。公开课为什么不把大多数课的状况反映出来?那样对推动语文教学岂不更有实效?
闫老师说看不出我对课文的感悟。我想,感悟也有多种,有人的感悟是情感型的,有人的感悟是分析型的,我对这篇文章的感悟属于后者。我的感悟的主要特点是没有跟着作者的情感跑,我想这种思路也应该允许。比如作者在燃烧,我为什么非要跟着冒烟?据我看,为什么写文章(写作目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林海音文章之所以动人,关键在于她有"走向永恒"的写作冲动,这正是非功利主义的写作目的。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却多数是为了敷衍塞责,这就不可能写出真情。闫老师推崇文章的白描,这我不反对,教师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
  我不大赞成赤裸裸地张扬人文精神,因为这样搞教师会变成主持人、诗人、鼓动家和牧师,实际上这不是语文教师的优势和强项。人文底蕴其实不是张扬出来的,而是在举手投是之间、行云流水般的谈话中体现出来的,这是个修养问题,素质问题,绝非一时之功。非要在语文课上"张扬"出点什么精神来,我觉得有点滑稽。我主张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应该在进行语文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自然、没有斧凿痕迹、不贴标签地体现人文精神,不煽情,不扮"",多来点"低调入文",少来点"高调人文"
闫学 答:
"人文"而色变不可取
——与王晓老师再商榷


  首先,我并不反对在语文课上要"教知识",我只是反对以王老师这样的方式去"教知识",反对不论面对什么文本脑子里都只有"教知识",更反对完全为了"教知识"而教语文。其次,我也不赞成王老师在这节课上想要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我以为严格说来那更像是一种"说教",而不是"知识"
  我不知道王老师为何一提到"人文熏陶"就会想到公开课的"煽情"问题:也许是因为目前公开课的问题太多,而"煽情"问题尤为突出。但这和本次讨论不相干。我们弘扬人文精神,并不意味着师生在课堂上就一定要"激情燃烧"。如果有人以弘扬人文精神的名义而非要在课堂上感天动地,那是另外一回事,与我和王老师的根本分歧也完全不相干。我自感对《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的教学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此课教学的立足点不在"知识",而在于感受氤氲在文字中的丰富、唯美的情感内蕴,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但仔细看看课堂实录中学生的发言,就会发现学生通过读书、联想、体验、对话,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体会到了流动在文字中的那份"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我很满意这些体悟是来自学生而非教师的。
  我依然觉得我与王老师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此篇文本的解读及由此而引出的教学定位,如果我的感悟是"情感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没有看到这篇文章的表达特色和写作结构,也不代表我没弄明白作者"写了印象最深的事"。我之所以说看不到王老师对课文的感悟,是因为面对这样一篇情感内蕴极为丰厚的文章,王老师的心里只想到了"知识"。假如"作者在燃烧",读者当然不一定"非要跟着冒烟"。但问题是读者真的看见"作者在燃烧"了吗?老师当然可以是"分析型的感悟",但这不能成为也要带着学生去"分析"的理由。事实上,在这方面,我们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大学教授曾举过一个例子:他所接触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拿到小说后问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老师,这篇小说的'主题'('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位教授说,捧起一篇小说,不是用自己的心去触摸它,感受它,而是习惯性地执意去"概括"它,往往还是套用某种现成的公式去"概括"所谓的"主题",那么这种人已经与文学无缘了。显然,那种"已经与文学无缘""阅读能力",是我们中小学阅读教学一直在培养的。虽然这肯定不是包括王老师在内的所有语文教师的初衷,但我还是遗憾地从王老师的设计思路中看到了明显的"培养"的痕迹。

  我们当然不能只要"人文"不要"知识",但王老师的上课思路却是只要"知识"不要"人文"。我不反对王老师的这一观点--"人文底蕴其实不是张扬出来的,而是在举手投足之间、行云流水的谈话中体现出来的",但我不认同王老师不论面对何种文本,都一律不顾学生阅读体验、只顾自己"张扬""知识",反过来说,"语文知识"其实也不是"张扬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试试在"行云流水般的谈话中",在师生充分感悟文本内蕴的过程中,在情趣盎然的师生共同参与中,"自然、没有斧凿痕迹、不贴标签地体现"语文知识教育呢?

  课标颁布之后,"人文"的口号喊得的确不少,但矫枉不能过正,谈"人文"而色变不可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02:56 , Processed in 0.11563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