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待“捣蛋”的宝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4 17:0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待“捣蛋”的宝贝
很多父母为孩子的“捣蛋”头痛。因此当孩子“捣蛋”后,不耐烦的父母往往不加分析 ,就任意斥责、怒骂、惩罚孩子,讨厌孩子,孩子不得不忍受。这样会给孩子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和后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使孩子缺乏意志力,屈服于压力而没有主见;二是固执顽劣,对人对事冷漠无情。
其实孩子的“捣蛋”是有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的。学龄前儿童大脑虽然获得发展,但脑细胞却很嫩弱,抑制过程的微弱和兴奋过于强烈,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很差。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加之他们缺乏经验,对行为准则不理解,大脑操纵小肌肉群能力很差等原因,就造成孩子的种种过失。
父母知道孩子“捣蛋”后,不要急于对孩子进行惩罚,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捣蛋”犯错误。对于好奇产生的过失,应对孩子讲一些粗浅的原理并指导他观察,促使思维发展,把好奇发展成为日益旺盛的求知欲。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要耐心说理,使他懂得行为规范,错在哪里?懂得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适当的表扬、鼓励对于孩子的进步是很必要的。
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前提,信任孩子是教育的关键。教育者的责任是把孩子想做一个好孩子的内在力量充分发掘出来,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他们才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只要循循善诱,引导得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孩子一定会出现可喜的进步。由一个“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聪明、积极上进的好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9 18:24 , Processed in 0.76145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