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开大一新生学术研讨会批判中学作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 13:3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开大一新生学术研讨会批判中学作文教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八股文式的议论文写作方法;让学生积累舍己救人、艰苦朴素的事例在考试时引用;
生硬地把一些哲理嵌入文章,生拉硬扯地挖掘某一事物并不存在的意义……

  28日上午,南开大学文学院一场本科生的学术研讨会却变成了对中学作文课及老师的
批判会。尽管研讨会论题策划人徐江老师提前声明:学生论文中有很多“难听”的话,会
让在座的中学教师感到难受,请大家事先有个思想准备。但大学生们对中学作文命题、老
师的指导方法、中学作文造成学生的思维缺陷等问题毫不留情的批判,还是让台下的中学
老师感到略有难堪。因为,这些论文的作者都是迈进大学校园还不足半个月的大一新生。


  这是南开大学文学院举办的“本科生写作课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前两届对于写作本
身的探讨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一届的主题是“写作理论与语文素质教育”,听众有大
学文学院的老师和中学的语文教师。

  南开的徐江老师介绍了这些论文的产出背景:“我在第一堂写作课上,就告诉这些学
生,把你们原来在中学学到的写作文的思维模式全部抛弃掉,重新开始。他们这些论文都
是在一周内完成的,因为他们对此深有感触。”“削足适履讲的是郑人以鞋子的大小决定
脚的大小。中学生作文里到处都是名人名言,却使人看到今日中学生的论证恰如郑人,论
点之‘足’正确与否,完全由名言之‘履’来决定。”《议论是独立思想的体现》是研讨
会首篇论文。作者卢文婷认为,现在的中学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非命题作文,其实在
出题之前老师就早已内定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会使学生做出完全一致的论点选择,没有
独立思考,没有自由判断。《从2003年高考作文“情感与认知”思辨性话题作文考生应对
无措谈起》作者徐雯锦指出,2003年高考作文题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往年作文题重表面论
述、轻深层思辨的桎梏,但许多考生面对此题毫无头绪,胡扯一通。徐雯锦认为这是因为
中学语文课变成了语文知识课,仅仅满足于相关基本知识的讲解。老师在对一些文言文讲
解时,只注意字词的表达,最能够启迪读者的文章中的哲学思辨思维构造却被忽视。好的
文章要有文采,有文化底蕴,还要有哲学思辨贯穿始终,而哲学思维结构要靠老师去引导。

  论点、论据、论证,八股文式的议论文写作方法;为了不“跑题”,让学生积累舍己
救人、一心为公、艰苦朴素的事例,在考试时引用的指导方法;生硬地把一些哲理嵌入文
章,生拉硬扯地挖掘某一事物并不存在的意义———10多篇论文淋漓地指出了目前中学作
文课中存在的误区。一位同学甚至说,“中小学生作文就是应付考试的产物”。

  特地从北京赶来的中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张定远先生上台讲话与同学们沟通。他承认
中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失误和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作文变得枯燥、呆板;老师出题、
学生作文,几年一贯制。但这些年语文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在作文教学有了教材
,也有了理论。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对作文提出了新的意见


  前来参加研讨会的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说,教学大纲里对作文的阶段要求经常改变,让
老师无所适从。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中学作文教学面貌的彻
底改变,主要靠语文教师的素质提高,可是单单依靠中学教师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高等院校必须给予关注。”这些年一直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徐江老师认为,解决目前中学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要从培养中学教师、提高他们素质的这一根本入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4 07:59 , Processed in 0.0742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