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一、课堂阅读如何珍视学生独特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0 00:3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题一、课堂阅读如何珍视学生独特感受
一、学习目标
1 、从理论层面,了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远影响,理解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的多元性,学生独到的阅读感受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宝贵资源。
2 、从操作层面,掌握语文课堂阅读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基本策略,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桎梏。
3 、尊重学生语文阅读中的个性,善于捕捉和保护课堂阅读中迸射的灵性火花,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二、问题导入
“我在教《西湖的绿》时,按常规把分析描写灵隐的绿作为第一课时的重点来处理。一上课,在学生们理清文章的游踪之后,我就迅速把课堂切入到对这一段描写的品味之中。我先是让学生读课文,再让他们看相关的风景图片,然后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说一说自己体会到了怎样的美。可是无论我怎样启发,学生们都无动于衷,没有响应。心急课程进度的我只好自己一一讲来。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被我教的味同嚼蜡, 40 分钟也似乎有一个世纪那么长。”——这是浙江象山县贤庠中学 李媛 老师阅读课教学中的苦衷。
在平常的教学中像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比这更糟糕。它折射出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教师以教参为依托,贯穿“词—句—段—篇”的思路,条分缕析,一篇充满感情、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的七零八落,失去了阅读、感悟和提升人文素养的价值,阅读没有达到感染和熏陶的作用。二是学生在阅读中只是知识与技能的简单获取,只是把阅读文本拆成散乱的“零件”并胡乱地“塞”进脑袋,并不能把这些“零件”进行重组和再塑造,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这是阅读教学的一大悲哀。在这个悲哀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身心疲惫,苦不堪言。课堂阅读的“少、慢、费、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多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指责就在于此。让阅读成为学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让生命活力的阅读课堂异彩纷呈。本专题我们要帮助解决两个问题:兴趣入手,平台搭建,促进学生沉心深入文本;珍视感受,强调多元,呵护学生独特的阅读感悟。
三、认知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特别强调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以及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等要素。这种阅读理念,强化了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平等对话,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这样,改变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纠正长期流行的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分析的偏差,以及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上述的阅读理念指明了我们在课堂阅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必须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沉心深入文本,这是课堂阅读获得独特感受的前提。在这个环节中,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①激发兴趣。有兴趣才有主动阅读的愿望;②明确责任。让学生明白课堂阅读是自己职责所在,有责任才有动力,才能沉入文本,深入阅读,与文本展开交流对话;③扶放结合。学生要沉入文本,独立展开交流与对话,其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资源掌握非常关键。而这些的获取,教师的扶助尤其重要,要帮助学生作阅读前的准备,诸如查阅资料,感受生活,调查访问等。教师扶助学生进入阅读状态之后,就要放手让学生去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这时就不能去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自由发挥,独立阅读。在阅读中教师只做指导性的疏导。也就是说,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和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的角色。
2 、珍视感悟捍卫学生独到阅读成果,这是珍视学生课堂阅读独特感受的灵魂所在。在这个层面上,其操作要领是:①不要怕学生的灵动扰乱你的课堂,正确处理课案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课案预设是死的,课堂生成是活的,学生独立阅读所获得的独特感受让生成的课堂更加灵动。学生对阅读材料反应的多元性,会对课堂带来强大的冲击力,它扳动了传统课堂教学大门的重闸,透进一股强劲的生命气息。教师要为此高兴、欣喜,不要把这股生命气息拒于门外,不要怕这股生命劲风扰乱课堂阵营,正确调控,课堂因它更精彩。②不要急于作出评判,合理引导创新思考。教师不要轻意否定学生独到的阅读感悟。有时学生的阅读感悟甚至是怪异的,怪异的感悟是位不速之客,教师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视而不见,更不要把它消灭掉。合理利用它,让其成为学生创新思考的契机。③要让学生的独特感受成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学生独到的感受会让课堂由生成走向生成,有时更能调动学生和老师在与文本对话时的灵感,成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四、案例分析
下面案例中,教师能巧借“逼近”,步步引导,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到生成新知的乐趣,其巧妙之处表现在:一是“生成”源于学生大胆的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能主动创设质疑情境,提供生本对话的机会,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二是“生成”源于学生的独特感受,通过积极的个性化阅读和思考,学生领悟到作者用“逼近”是榕树形态再现的需要,更是作者心情放飞的需要、表露内心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独特感受,受到情感熏陶;三是“生成”源于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鼓励和积极引导,教者能抓住矛盾点,拓展思维空间,所以学生情绪高涨,精彩“生成”不断,课堂成了学生体验成功的乐园。
下面我们提供课堂阅读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教学案例,供参考。
[ 案例 1]
自读自悟 引导探究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节选)
[ 设计理念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积极投身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课文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本课,以“朗读”为重要手段,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另外,努力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珍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 教学流程 ]
一、问题带读,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思路,画出有关的重要词语。然后,通过课堂讨论,师生互动,“遇山开路,遇水搭桥”逐一解答(第 5 题可存疑,留待“第三步”去解决)。
1 、课文中的悬崖是怎样的?
2 、小伙伴们是否第一次爬悬崖?何以见得?
3 、第二自然段中的“我们”是否包括“我”在内?为什么?
4 、孩子们是怎样爬上去的?“我”是怎样爬上去的?
5 、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什么内容略而不写?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6 、相隔已达五十七年之久的童年琐事,竟使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终生难忘,难道仅仅是它的惊险吗?如果不是,请说说你的理解。
[ 通读全文,是理解课文深刻内涵的前提。这些问题的设计,意在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提问成为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求得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样的阅读成果,由学生自主完成,其作用是教师的讲解灌输所无法企及的。 ]
二、选取要点,阅读感悟。
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让学生从课文中选择有关内容为插图配音。(插图相应的内容是从“暮色苍茫”到“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如果学生找的仅仅是“暮色苍茫”一段,可结合插图提问:父亲的手电筒为何不照着我而照在下面?以便引导得出正确的结果。)
可一人读,也可三人组合读(父亲、“我”和叙述者)。待学生练读了一定时间后,指名(个人或小组)汇报读,教师相机引导:
1 、引导读好不同角色的语言:读出父亲平静宽慰的语调、“我”惊恐带哭腔的语调、叙述者从容陈述的语调。
2 、引导读好“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我信心大增。‘我能办到的。'我想”)。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语气的变化。
3 、引导读好“我”的两次“哭泣”。可引导学生体会它们所包含的截然不同的情感内容:当父亲喊“我”下来时的恐惧和伤心;爬下悬崖后,历险的余悸、脱险的欣喜、被摔在悬崖的委屈、对父亲的感激以及凭自己的努力战胜巨大困难后的那种全新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其境其情。
4 、读了之后,可见机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在上面,你的父亲会怎样救你下来?如果你去救课文中的“我”,你又将采取什么办法?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文中父亲所采取的办法的合理性。
[ 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朗读中,一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熏陶感染,一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生学习书面语言,其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
三、回读课文,畅谈感受。
自读课文,说说除了刚才的内容外,还有哪句话(或哪个自然段)也是让你颇为感动的?自由选几个内容,谈谈体会。
[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课堂上,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说出独立的见解和感受,促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
(浙江湖洲 韩翔)
[ 案例 2]
《纸船》教学精彩片段(节选)
执教《纸船》一文,出现了这样一幕我所始料不及的精彩:
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之后,我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对于阅读来说,最重要的是质疑。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从提问质疑开始。问题提出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唯真理是从。现在请同学们开始思考,然后提问。”
片刻,我问:“有没有同学发现问题?”
王香举手说:“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的纸船,为什么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而不是许多只。”
马上有学生举手了。
魏欣欣说:“前文说‘有的被一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说明在汹涌的海涛中,作者冰心欲借纸船来寄托思念的这个愿望,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如果能有‘一只'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已经是一种奢望了,作者又怎么会企求‘很多只'呢?”
我点头表示赞许。
又一生举手了——“纸船只是一种思念的化身,而且每一只纸船都是作者用心去叠的,每一只纸船上承载的都是同样的厚重,‘一只'和许多只所寄托的思念也是等量的,有‘一只'就够了。”
又一生举手说:“如果把‘一只'换成‘许多只',既不符合当时的情况,就是读出来也应得别扭,表达出的感情和全文整体的感情基调不协调。”说完又比较着读了一遍。
我很惊讶于学生如此深刻的体会和思考,我感慨地说:“几位同学发言非常的精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独立思考的结果。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说,我们面对的文章可能相同,但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却是同中有异。因为我们的性格、生活经历、阅读经验、思维方式等皆有差异,所以真正的理解应该是自己主动地于思考而得,而不能以别人的理解来代替,强加的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因为真理不在书上,不在老师的手里,它只在我们每个人的思索中”。
……
王蕊举手说:“文中‘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和‘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两句中为什么用单人旁‘他'而不是宝盖头‘它'”。
这个问题是我课前预设的,如果学生不提,我想我也会在学生问完后提出来。
我对王蕊说:“你很会读书,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了不起!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
董娜举手说:“纸船在文中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在作者冰心的眼里已不再是一只小小的纸船,而是融入了她浓烈的情感的有生命的事物。”
张露补充说:“这满贮作者情感的纸船可能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作者希望纸船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其实就是希望自己能回到母亲的身边。”
她们的回答,着实让我感到孩子的潜力之巨大。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撑起地球。”我想说:只要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和谐的空间,他们同样能创造奇迹。
我由衷地向他们伸出了大拇指,然后说:“大家,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同意”是异口同声的。
“好!,有问题继续提。”
又一位同学举手了:“还是这一句‘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的‘流'换成‘漂'可以吗?”
“流”换成“漂”可以吗?这是我在课前对文本的解读中未曾考虑过的一个问题。我顿时一愣,不知如何回答他,那一瞬间脑中一片空白,但我马上意识到:问题从学生中来,应该回归到学生中去,应该相信学生。
我很诚恳地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
片刻,有几位同学举手了。我先请郭建起来说。
“我认为,用‘流'好。”
我故意说:“是不是因为作者冰心用的就是‘流',你才说‘流'好,大作家能用得不恰当吗?”
我说这话的用意是让学生明白——不要轻信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追求真理,唯真理永存,唯真理至上。
郭建笑笔说:“不是,老师,我是有理由的,我们常说‘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流到某个地方',表明‘流'有明确的方向,而‘漂'却是漂泊不定,是没有明确的方向的,文中作者的思念有着明确的方向,是母亲的身边,所以我觉得用‘流'好!”
我欣喜的望着郭建,他独特的回答令我叹服。
“一石击起千层浪”,又多了几位举手的同学。王芳说:“我也认为‘流'比‘漂'好,除了觉得‘流'表明方向明确以外,我还觉得‘流'的速度比‘漂'也要快,更能表现出作者思念母亲之切,希望纸船能快些到母亲的身边。”
我问:“大家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吗?”
“同意。”大部分同学这样回答。
不过,胡伶俐举手了——“纸船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正如刚才张露说的,纸船也可以看做是作者的化身,我觉得用‘漂'更能表现作者当时要到海外留学,在海上漂泊多日的那种漂泊不定之感。”
“我不同意胡伶俐的观点”。王猛说:“作为一个深受母亲而又漂泊在外的孩子,一定不会将自己的漂泊的伤感带给母亲。”
“但是文章最后不是说‘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吗'?”
我示意就此打住,说:“想听听老师的观点吗?”
“想。”
我说:“诗歌是感情的产物,用哪个词,不用哪个词,这与作者当时的情感密不可分的。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对此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动了文字就同时动了思想情感。他举了一个人人皆知的例子:韩愈在月夜时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改成‘敲'字。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的是他自己掩的。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那么冷寂。但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谐调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宿鸟,打破了寂静,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便令人怀疑。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时玩味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问题不是‘推'或‘敲'哪一个比较恰当,而是 于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谐调的。冰心写这首诗选用‘流'而没有用‘漂'大概也是与她当时的心境有关——是更侧重于表现自己的漂泊不定之感,还是侧重于表现强烈的思母情绪?不言而喻。所以我比较赞成前一种观点。——当然,这也只我的理解,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继续找理由来说服对方,因为真理在我们思索中。”
(江苏睢宁县高集中学 姚小立、王亮)
[ 案例 3]
范进的老丈人为什么是个屠户 ?
学习《范进中举》,课堂讨论很生动深入,正在酣畅淋漓中,一个孩子在下边嘀咕:杀猪的杀猪的,好好耍哟,咋个不是个农民呢?
我心中一个激灵,这个问题倒是我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的,有一种预感,对这个“嘀咕”的讨论将会使大家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更加深入。我决定把这个“嘀咕”做大。
师:刚才我听到谷雨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异类的问题,老师都还没有认真想过呢,大家“碰撞”一下,如何?
生:屠户的社会地位本来就很低,连这样一个人都可以在范进前面耀武扬威,可见得范进是很没有用的一个家伙。
生:那倒不一定,比屠户还穷社会地位还低的人也有,比如农民,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范进的老丈人写成一个农民呢?
生:屠户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营生,是一个颇为恐怖血腥的职业,这可以让范进这个老丈人的形象可怕狰狞一些,和软弱的范进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吴敬梓不把范进的老丈人设计成一个农夫或者一个小商人,我觉得这其中是有深意的。屠户一方面要和底层的喂猪的农民接触,一方面他又要和买肉的大户人家接触,这就让他有了一个很独特的视角,他既能俯视下层农民的艰苦,又要仰视上层的富裕,这就让他最好容易成为一个趋炎附势的人。而农民和其他小生意人恐怕都没有这样好的条件。
师:这番解读真是非常深刻而独到。
生: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屠户是杀猪的,吴敬梓一定是想要在“杀”上做出点什么文章来。范进未中举前是被胡屠户羞辱数落,而中举后是被科举制度羞辱欺凌,同样都是被“杀”。
生:范进中举前,在胡屠户的面前不过和一头猪是差不多的。但是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样子,其实比猪还要狼狈可笑。
生:这个职业的幽默色彩给故事本身增加了一种喜剧色彩。
生:刚才同学们谈到了范进的人格扭曲的问题,其实胡屠户的人格扭曲的更厉害。他自己不过是一个屠户,这个职业本身就有许多可笑可叹之处,可他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先是申明自己是“有脸面的人”,不能和“平头百姓平起平坐”,他自己干着并不高贵的营生,却瞧不起那些“做田的、扒粪的”,后来随着范进中举他的态度变化是 360 度,毫不铺垫毫不遮掩,竭尽巴结赞美之能事。一个屠户的人格扭曲是更让人觉得好笑好气的。
师:大家发言很深刻!很有创意!你们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胡屠户因为职业原因所以其言行举止自然是粗鲁可怕的,他让人自然地联想到了他带给范进的其实也是血淋淋的屠杀。但有比屠户更可怕的东西,就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在胡屠户的欺凌羞辱下,范进还能恭顺地做人,但是在中举的刺激下,范进居然喜极而疯,成为千古笑柄,可见科举这把刀比胡屠户手上的那把刀要厉害得多。
生:我想补充的是,胡屠户手上的这把刀和科举考试这把刀其实就是架在范进头上,逼他癫狂的两把刀。
师:那胡屠户手上的这把刀其本质是什么呢?
生:是一种封建等级意识。
生:是趋炎附势的社会风俗。
师:对了,就是这些意识主宰了整个社会,主宰了各个阶层的人们,也扭曲了各个阶层的人们的灵魂。
师:大家比较深入的讨论使老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范进终于中举了,终于推开了人生的另一道大门了,他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但是为什么吴敬梓还要设计胡屠户给范进一巴掌呢?
生:吴敬梓就是想通过这一巴掌来进一步丑化范进。
生:这一巴掌不是师长给的,不是朋友给的,而是一个大老粗胡屠户给的,走上了人生的金光大道的范进还要挨屠户这一巴掌,作者肯定是在讽刺什么的。
师:小说借胡屠户的手给范进一巴掌,打出了些什么?
生:打出了范进的丑态,打出了胡屠户的丑态,打出了周围人的丑态,打出了整个社会的丑态。
师:这一巴掌,与其说是打给范进的,不如说是——
生:打给科举制度的,打给这个趋炎附势的人群的,打给这个以利益为中心的社会的。
师:说得好!如果范进的老丈夫不是个屠户,小说情节的发展就没有这么自然无痕,整个故事就不会让我们在忍俊不禁中感受到别样的心痛了。
(重庆外国语学校 王 君)
启示:案例 2 ,案例 3 ,都是因为学生独到的阅读感受让课堂流光溢彩,活力四射。教师对学生课堂阅读独特感受的珍视和吞纳,正确调控和合理引导,优化了课堂教学资源,让课堂突破预设,走向生成。
五、交流讨论
(一)上课教师的说课
《范进的老丈人为什么是个屠户》教后感言:教《范进中举》不是第一次了,而以次要人物的职业为切口引发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讨论倒还是第一次。这是一次没有预设的完全在具体的课堂推进中生成的教学环节。这个教学片段又一次让我看到:横看成岭侧成峰,再古老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去俯瞰,也往往能找到全新的解读角度。“课不惊人死不休”,作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教学追求。而只有这样的追求,才会成为不断开发课堂资源的一种动力,才能不断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与教材的表达潜能,使我们的语文课推陈出新,从而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风景。
(二)专家学者的评课
专家学者的评课,见案例的点评。
(三)聚焦讨论的问题
1 、教师如何倾听学生课堂阅读的独特感受?特别是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教师如何敏锐捕捉,并促进课堂里学生独特感悟的再生成?
值得您注意的见解有哪些?您可以仿做的策略有哪些?
2 、不让一个学生带着遗憾坐下。学生课堂阅读的感悟,教师要迅速作出价值判断,并加以取舍,要么将资源马上放大,要么适当延时评判,作出合理解释,让学生有所获,也有一个正确的价向取向。如何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又能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尊重并不是放纵,课堂上如何对学生的独特感悟进行因势利导?您的经验或教训是:
3 、资源要合理利用。学生正确、有见解的感受是资源,学生错误怪异的感悟也是资源,正面的资源从正面指导,反面的资源从反面引导,教学资源就会源源不断,也保护了学生课堂阅读中迸射的思维火花。您认为应该如何转化学生错误怪异的感悟?
(四)我的课堂教学片段
执教鲁迅的《故乡》,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的几处或照应,或对比的细节描写,对于深入理解《故乡》着墨一个“变”字,把人物灵魂的扭曲与畸变的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找到了便捷的切入口,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独立阅读而得到的独特感受是教学中多么宝贵的资源。现对学生的精彩发言作简要辑录:
生:《故乡》着墨一个“变”字,除闰土外,杨二嫂也是其中“变”之典型,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灵魂的扭曲则更为严重。她的尖酸、刻薄、放纵和自私让我们感到可恨可鄙又可怜。
生:她的灵魂的扭曲是社会大环境的产物。
师:噢?何以见得?
生: “……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从这里可以看出,那时社会明着买,暗中拿,随时提防有人要“随便”拿走的,一个“又”字表明这种情况是经常有的。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贼么?”“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这里说明以前故乡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不算偷,那时管瓜不管贼。
生:两个“故乡”,两处对比,生活的萧条和败落使得故乡的世风日下。这是杨二嫂变化的的深刻社会基础。
师:阅读的真仔细,理解的真深入!还有吗?
生:“……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社会衰败,生活贫困,使故乡的人不守信用了。
生:“......我们终日很忙碌,再没有谈天的功夫。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这一处表明贫困衰败的社会生活让故乡人变得世俗,放纵,贪占小便宜,自私而抓拿。
师:是啊,这些细节描写凸现了故乡“变”之深刻,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的杨二嫂,她的贪婪,自私,尖刻而放纵的畸变的思想性格已经不是她个人的悲剧了。那是 ……
生:(齐)小人物的悲哀! ……
您可能也有类似的精彩教学片段,请您把它记录如下:                                             
                                                                                                                                   
六、资源链接
[ 链接 1] 朱芒芒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 初中语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7 月。
[ 链接 2] 刘永康主编《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8 月。
[ 链接 3] 鲍道宏:《文本多元解读:可能及其限度》,载《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7 年第 6 期。
[ 链接 4] 吕茂峰 王雪梅:《创造性阅读的底线》,载《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7 年第 8 期。
[ 链接 5]
《春》教学示例
一、美美地听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 朱自清 先生的《春》,了解了它的结构与内容。作者在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展示了春天的美景。朱自清 先生笔下迷人的春天,真是令我们留恋忘返啊!今天,我将跟大家与它进行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去深入地感受文中那绚丽的春光,去仔细地品味文中那优美的语言,去学习作者那高超的写作手法。
师: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打开你们的耳朵,敞开你们的心房,用你们的耳朵去聆听录音,用你们的心去感受朱自清笔下春天美的所在。听完以后就请大家相互交流交流感受。
(播放轻音乐相伴的朗读带。播放完以后,学生们已陆续睁开了眼,但还有几个没睁开眼。)
师:相信大家都被这优美的朗读陶醉了,被这美丽的春天吸引住了。你看,现在还有几个同学沉醉其中,不愿睁开眼呢!(大部分学生微微一笑,小部分学生四处张望寻找闭眼者。)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吧!没关系,我再给你们三分钟时间整理你们自己的思绪,然后就请同学把这种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三分钟时间静思。)
生 1 :简直太美了。我已经无法用我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只感觉自己当时就在春天的花园里漫步。绿的草,五彩的花,还有嗡嗡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在我的身边飞来飞去的,春风轻抚着我,阳光亲吻着我,仿佛来到了仙境。
师:好!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生 2 :从来没有这样去听过一篇文章。因为这次我不再仅仅是用耳在听,而是用心在听。这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呀!我仿佛听到春姑娘在呼唤我,她带着我赏春的美景,听春的声响,闻春的气息。和煦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倍感舒服与温暖,久久不愿离开。要不是老师叫我,我真不愿睁开眼睛呀!(说完自己笑了一下。)
师:哦,这样呀!看来春姑娘让你着了迷。(生笑)
生 3 :我感受到了春天勃勃的生机。草绿了,花开了,树发芽了,鸟也出巢了,一切都显示出新气象。正如文中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看,农民们也“披着蓑戴着笠”在轻盈的春雨中插秧呢。我仿佛还看到了秋天那大片大片金黄的稻谷。是呀,有了春的播种,就会有秋的收获。
师:对呀!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充满活力的!只有有了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呀!其实,人生也一样,只有少年、青年的努力学习与奋斗,才会有中年、老年的成功呀!希望大家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春。
生 4 :我跟他们的感觉不同。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在这优美的朗读声中,在作者描绘的美景中,我被带到了我的童年。记起了童年在农村度过的春天,我跟伙伴们在河边放牛的情景。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我们不时在草地上打滚,不时又爬到牛背上。河里的鸭子也在悠闲地浮水,还不时地把头一咕噜扎到水中呢。
师:这个同学由作者的描绘联想到了自己童年春天的事情。不错,联想力较强。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用心听后的感想,收获还真多。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的。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叫大家谈了。不过,大家在下课后可以与同学再交流或把你的这种感受写到你的日记中。(还想举手回答的学生听了后把手陆续放下来了。)
二、美美地读
师:像如此美的文章,如此美的语言,相信大家肯定想亲自走近他,与它进行面对面的对话,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请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如大声朗读、轻声朗读、用心默读体会、反复咀嚼等去表达你的感情,去寻找文章的美,去感受语言的美,去体会文中的感情。老师也为你们寻找到许多春天美景的画面,大家可边欣赏画面,边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并加以品味与玩味,想想精彩之处在哪?可以从课文的美句、佳句、精段、画面、情感、手法、主题……等方面入手。好,现在开始读。
(多媒体播放配轻音乐的春景图画,图画是根据文章内容的顺序编排。学生边欣赏图画边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有的不时在书上圈点勾画,在本子上写发现。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指导。)
三、美美地说
师:时间到了。大家先相互交流自己读后的所得与所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
(学生四人一组相互交流。)
师:好!现在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的成果。开始发言。
生 1 :我认为写春雨那段写得很精彩。你看那细密的雨中,黄晕的光、乡村的小路、石桥、撑伞的人、工作的农民,整个构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安静而和平之感。
师:春雨图有种“安静而和平感”。好!
生 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用得绝,简直有一种妙不可言之感。想想“小草偷偷钻出来”是怎样的情景,那种情态令人想起女孩子害羞时的娇颜,还有那个“钻”字又是何等传神,那种破土而出的挤劲令人肃然起敬呀!
师:说得好。你分析的非常透彻。是呀,这两个词用得多妙啊!
生 3 :我认为“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写得好。风本来是无味的,但他却写出了味道,风里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味”。
师:把无色无味的风写成了有味的风。“壮难写之物如在眼前。”
生 4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结构美。作者由盼到绘,再到赞,浑然一体。开头用两个“盼望着,盼望着”把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把自己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中间用五幅图画描绘出春天美好的景物,让人有身处画中之感;结尾又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渐次排比,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呀!
师:从整个文章结构入手,找出了美点。很好!
生 5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写得好。他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就这些?(生点头)运用了修辞手法就是写得好吗?(有的学生笑了起来)
生 5 :不是。(显得不好意思)
师:那好在哪里?
生 5 :好在……好在……
师:看来要再仔细想想。那你先坐下来。我们说它好肯定要说出一定的理由才能让别人信服吧!有没有哪个同学跟他找的是同一句?(生 6 举手)好,那你来说说理由。
生 6 :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把花竞相开放的情态与花色艳、花色多都写了出来。
师:对。我们只有这样说才有说服力。不能只顾着讲好,一定要有理由哦。恭鹏同学(刚才没说出理由的那位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位同学点头)好的,那我们再继续。
生 7 :我认为迎春图写得好。因为前面的四幅图画都是写景,给人的感觉总缺点什么,就像欣赏一幅没上色的山水画,很单调。而迎春图却写了人,就像给这幅画一个很好的点缀,给它涂上了色彩,把春的活力,把人对春的喜爱表现了出来。
师:嗯。见解独到。好了,刚才很多同学都谈了自读后的所得,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在文中发现的美。老师认为这篇文章不仅形式完美,而且内容丰富,激人想象;不仅结构清晰,而且语言优美。可说,美蕴含在文章中的每一个画面中,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下面就请大家以我们刚才的发现为基础,分组讨论归纳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点。看看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四人为一组,开始进行讨论,讨论好的小组就派代表发言。
(生四人一组讨论,师巡视。)
生 1 :我们这组发现作者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随处可见。
师: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
生 2 :我们觉得文章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美。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没有我们以前学的那些文章那么难懂,特别是像“赶趟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些词语,感觉就像在说话,显得自然、朴素、通俗易懂。
师:语言美,自然、朴素、通俗易懂。
生 3 :我们觉得文章的结构严密。就像前面惠璇(前面讲结构美的那个学生)所讲的一样。这也该算是它的一个特点吧。
师:算!怎么不算呢?好,结构精美、严密。
生 4 :我们觉得作者是抒情高手。表面上看描绘了许多春天的景物,但处处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作者抒情并不是像我们平时写的“啊!我爱你春天!”这样,而是显得含蓄,蕴抒情于描绘之中。总之,要不是作者对春天有这么喜爱,我想是难写出这么美的文章来。
师:同学们谈得都比较好。根据大家的讨论,综合大家观点,老师把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显示: 1 、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2 、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 3 、语言朴实、隽永,通俗易懂。边读边稍作分析。)
四、美美地写
师:朱自清以生花的妙笔幻化出多彩的春天。文中字里行间都凸现着美。朗读它,品味它,不仅会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更会令我们对美产生一种追求。纵观全文,作者之所以能把春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来源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来源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全文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俯拾皆是,把情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现在,我们虽然不处在春天,不能亲自领略无限的春光,但秋天也跟春天一样有无穷的魅力,也是众多文人笔下常描写的季节。我想处于秋天中的同学们,肯定对秋天有独特的感受吧!现在,就请敞开你们的情怀,用你们自己的笔把对秋天景物独特的感受写出来。可以选择秋风、秋雨、秋阳、落叶等秋景中的一个方面来写,用一段话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写出来就可以了。看谁写得快,写得好。注意在写的过程中学习朱自清 先生的写作方法。
(生自由练习写作,师巡视、指导。几分钟以后挑选几个同学所写的当堂朗读,并给予适当评价。)
师:“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的。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朱自清 先生《春》一文中美的所在,感受到了美的魅力,领略到文章语言给我们带来的神奇感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开启你们的心智,用你们的眼睛去寻找美,用你们的心去感受美,用你们的手去创造美!下课!
课后反思:
朱自清 先生的这篇《春》是从旧教材中选取的课文,也是初中语文传统的经典篇目。这次已经是我第三遍教了,但感到这次最成功。
前两次上课我都是这样设计──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逐段讲解: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让学生在课文的诵读中,体会春天的美景。前两次每次教完课文,对自己课堂的分析也颇感满意,从学生书本上满满的笔记也感觉学生收获挺大的。
但这几年,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同时,我也意识到课堂教学上的不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再次教《春》这篇文章,我用新的理念作指导,从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使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放飞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放飞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发挥学生积极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改变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形成师生之间互动学习的良好局面,有利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上,学生在闭眼听配乐朗读以后,所产生的联想是意想不到的,也是来自他们心灵深处的体验。我深深感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放开学生的手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对于此类写景文章,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重视纯理性的分析,而轻视学生的认知和心理体验。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知品位,从每个句子的结构修辞到每个词语的妙用,从语言特点到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一个个昏昏沉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在这堂课上,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究。我倡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去揣摩、品味、欣赏文中的语言,做一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鉴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
三、整合“听说读写”,发展学生思维。
根据大多数人的共识,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割裂了这四个方面。习惯上,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只是把一篇文章整体感知后,再把课文内容分析给学生听,把听说与读写割裂开了,而忽略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的内在联系。事实上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课堂中,我让学生美美的听、美美的读、美美的说、美美的写,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的融合。
(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阳超)
(编写者: 李德树 卿平海 罗云、蒲葆秀、 李汝容、 王书江、余才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17:59 , Processed in 0.1764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