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年从未远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4 13:3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童年从未远去作者:俗家
前段时间,给孩子们出了一个周记题目——“校园里的‘秘密基地’”。
出题的意图非常简单,就是希望通过题眼“秘密”俩字,触动孩子们言语的兴奋点,写出别样的校园。这样的题目至少可以为孩子们积累两类习作主题的素材:一是童年主题;二是校园主题。另外,我始终坚信,孩子们心目中的校园与成人心目中的校园一定是不一样的。成人眼里会是一个理性的校园,孩子们眼里会是一个感性的校园;成人眼里的校园也许仅仅是求知的场所,孩子们眼里的校园也许还会是埋藏秘密的地方。
果然,孩子们的周记交上来之后,我异常兴奋,忍不住在同年级老师当中“炫耀”。有些女生用一个笔记本记录了大家的信息,然后用塑料袋包裹起来,藏在天鹅园的一块石头底下,还每天排班守护;有些男生为找到一个藏球的地方,绞尽脑汁,很多有可能会意外暴露的状况全都考虑在内;有些女生只因听说竹叶芯很甘甜,便将阅读长廊边上的几株竹子作为了每天光顾的对象;还有些男生利用时间差,把教师阅览室作为秘密基地,在里面泡咖啡,飞书……
看到这些文字,他们在里面蹿上蹿下,图书四散横飞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彻底颠覆了你对校园的认识。你会发现校园里的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朵花,甚至是楼梯底下的一方空隙,甚至是礼堂里的一扇窗户,甚至是厕所里的一块隔板……。似乎都隐藏了孩子们的秘密。这真是一个魔幻的地方!你会感觉到每一口空气都含着快乐因子。
以往,我们总会感慨。当今的孩子可怜,没有童年,全部是培训班。但读了孩子们的这些文章,我发现,其实我们的担忧有些多余。我们一直是在用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去衡量儿童世界的快乐,我们一直在用我们的童年去对比当前的童年。殊不知,童年一直就在儿童的身边,从未远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15:50 , Processed in 0.141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