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的关键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2 01:2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的关键词

转载






捧读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时时给人带来冲动和激情。众所周知,这个时代不是一个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的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时代,基础教育也不是一个能给人带来狂热与欲望的行业,我本人年逾而立,也不再是一个容易做梦的年龄了。但肖川教授还是在这样一个世俗的年代用他充满宗教般激情的文字震撼了梦想尚未完全泯灭的我。下面仅用几个关键词来谈谈读后的观感。

关键词一:理想

肖教授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育者,也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者。他甚至提倡教师多进进教堂,我不知道肖教授是否是一个耶稣的信徒,但他是有宗教情节的,在我们这个理想都不容易生长的年代,还有宗教情结的人是可敬的。我总认为认真做好一件事是需要宗教情怀的,教育尤其需要。我总结肖教授从事的事业为:在世俗的年代,用宗教般的情怀去做理想的教育,教师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才能培养一种具有民主、平等意识的现代公民,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理想得以实现的诗意生活。

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吧。在一个普遍缺乏理想的时代,仍然怀有理想的人绝不是因为幼稚,在一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民族,唯独教育不能没有信仰。把培养具有现代理念的国家公民作为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吧,这是教育家的理想,也应该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追求。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有赖于有民主精神与平等意识的国家公民的培养,公民的特征是:有民主观念,有法律意识,人格完整,精神独立,不畏威权。而一个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是长大了就自然具有的,而需要我们为人师者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生活学习的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没有一个老师愿意自己的学生唯唯诺诺,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样的学生肯定是生活在威权老师的阴影中的。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有民主理念的教师,小则影响学生的人格独立,精神完整,大则关乎民主进程,国运兴衰。我们必须明白:今天的学生,将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将会成为未来的父母!

关键词二:爱与温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德兰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一个缺乏爱的社会必定充满了冷漠和歧视,缺乏爱的教育根本不是教育。一个能够爱人的人,一定是一个温暖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是一个温暖的人。爱是一种情愫,只有当我们心中有爱,我们才能让人感觉到爱的光华。我们都是只有一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能飞翔。只有爱才能让我们拥抱。爱无法磨平世间的残缺与苍凉,但它是能让我们满怀信心与希望地活下去的唯一理由。让我们记住一生都在播撒爱的阳光的冰心老人的话吧:“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

灵魂有温度的教师,一定是让孩子们感到温暖的人,这种由爱带来的温度,在孩子们童年的记忆中留下的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对于他们健康人格的成长和对于建设一个充满温情与关爱的社会是多么的重要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稚嫩的心灵,让我们做一个心中有爱,有能力去爱的人,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关键词三:专业素养

在家庭教育领域有这样一个规律:天下的父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懂得教育规律又有责任心,第二类是不懂得教育规律但有责任心,第三类是不懂得教育规律又没有责任心。按照我们的常识,这三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肯定是依次递减的,然而事实是,教育效果最不好的是第二类:不懂的教育规律而又有满腔的热情。同样,教师专业素养也是肖教授十分强调的一个素质。在教师专业化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的今天,我们的很多同行还幼稚的认为仅凭一腔热情就能做好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

先说专业精神。作为社会良心和社会道德的传承者,与其他行业相比,教育者是应该有着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的。在教育事业的漫漫路途中,我们靠什么走得堂堂正正,我们凭什么走得理直气壮?高尚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不是一句空话,它是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脱俗的精神力量、积极健康的人生旨趣、宽容善良的思想品质、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综合体现。尼采说:“使人变得高尚的东西,就是那种产生于高尚之士、又不为他所察觉的奇特的激情;是他运用的罕见而独有的尺度和几近癫狂的气质;是他那对于被众人冷淡的事物的炽热情怀;是他能认清那些连任何工具都无法衡量的价值,是他奉献给无名之神的祭坛牲礼——不求闻达的英雄气概以及向世人和万类倾诉的过分的知足。”

再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高为师”,专业平平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老师,不学无术的人不配当老师。知识多,学问大的人也未必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我们提倡“学识”,而非学问,学问是死的,学识是活的。重要的不是往学生脑子里塞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成为会思考、有思想、有见解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死的电脑内存。要做到专业知识扎实雄厚,我们在知识瞬息万变的时代,不能再满足于“一桶水”,而应该使自己变成一眼活泉,时时有生命和知识的泉水在汩汩涌流。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一个好教师不是看自己的知识有多少,而是看你让学生学会多少,看你怎样让学生学会。所以,在强调教师专业化的今天,教师的专业技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专业技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比如教育教学方法论,教育科研方法,比如接受美学知识,教育艺术论,比如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评课,等等,这些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比如对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到底应该怎样落实,我的观点是:首先,自主学习是根本,其次是合作学习,也叫做小组合作学习,而探究方式,探究精神应该体现在从自主到合作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探究更多地体现的还应该是一种“自主精神”。

关键词四:休闲

很久以来,我们教师都以忙碌辛苦为荣,都以深夜不灭的灯火作为自己奉献精神的写照。反观自己,不是也常常以“能者多劳”来安慰自己吗?不是也以把能担当各种工作认为是领导对自己的重用吗?在我们这个以“忙”来证明自己价值的快节奏社会里,我们考虑过自己的生命质量吗,我们是否有时间想一想,这样的忙碌是否是生命的必须。

“忙碌是一种病毒”!当我们忙的晕头转向的时候,就会乱的没了方向,头脑就会不清醒;当我们忙的时候特别容易心烦,而一心烦动不动就会发脾气,这样往往会殃及无辜,把自己周围的环境气氛搞的一片狼籍;当我们忙的时候就会变得肤浅,遇事情就不会思考,更不会去研究,只知道顾了眼前,只知道去应付了事,忙的没了主见,忙的更没了远见……“ 忙碌、奔波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思想家变成名嘴,名嘴变成了娱乐家,娱乐家变成了聒噪小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休闲的能力,必须有交给学生学会休闲的能力。不要再把忙碌等做成功,不要把自己培养成工作狂,不要使自己被生活所奴役。

休闲使人生丰盈。休闲是丰富的宝藏,他对人生、教育和社会都具有极大的价值。休闲为探索和发展提供了空间,为“成为人”以及为他人创造“成为人”的机会提供了空间。在休闲学家约翰·凯利看来,“成为人”意味着:“摆脱必需后的自由:超越意识,获得人性的本真;采取决定性的、有方向性的行动以实现人性;探索和谐与美的原则,承认生活理性、感性、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统一。使生活内容充满朝气并促进自由与自我创造。”

林语堂先生引用涨潮《幽梦影》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此言深得我心。其实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会工作,更重要的要学会提升自己的休闲文化品位!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这样我们才能才有“日高窗下枕书眠”的闲居,有“晚山秋村独徘徊”的闲游;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之余闲看日升日落、赏云卷云舒,才能依窗静听风雨,才能安然坐于湖畔山边,闻花香鸟语、望万紫千红……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3:38 , Processed in 0.1061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