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夏人文根源探寻: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 22:5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夏人文根源探寻: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2014年06月16日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华夏人文根源探寻(修订本)》(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作者:张春光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第2版第1次

书号:978-7-209-06960-1

定价:29.90元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众多古籍文献、上古神话传说及考古发现等方面的搜寻整理、分析思考,并确立帝颛顼、帝舜的时间坐标,从而对我们的人文根源及其脉络梗概作出较为系统的简述与推导,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书的支点在于“探寻颛顼的时间”和“探寻舜的历史时期”。

书中根据文献中有关黄帝、少昊、颛顼的人文记载及推导出的信息,对接河南濮阳西水坡墓(后岗一期文化)考古发现,确定帝颛顼的时间;文中推导出了传统人文元素“舞龙戏珠”中“珠”的含意,以及(在后面篇幅)传统守卫大门的狮子“口中含珠”、“前脚抚珠”,“珠”的含意。

“探寻舜的历史时期”,则通过古籍文献中记载的舜帝的情况及形象样子,与出土文化器物上的人物形象对接。找到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的人物像是舜帝;推导出良渚文化是“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中的饕餮氏族的遗存;推导出龙山时代黑陶文化在全国出现时期,应是尧禅让舜,舜为帝时期。尧末舜初距今五千余年。

上古古老氏族都是有图腾的,上古各古帝也都有。书中探索追寻了上古古帝各种信息,通过图腾、姓氏等人文元素追寻了古帝四方后裔的信息情况,回溯了“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该书探寻引据的人文材料,相对比较丰富。材料及思索各自站位,相互侧应,观点明确,符合历史文化的感觉。现已修订再版,非常适合对上古人文感兴趣、关心我们人文根源的读者。


目 录

小引 / 1

第一章 探寻我们上古祖先的起源 / 1

第一节 回顾远古人类在中国的情况 / 1

一、中国已发现的直立人 / 2

二、早期智人 / 6

三、晚期智人 / 7

第二节 从典籍的神话传说中探寻 / 9

一、大洪水 / 9

二、女娲抟土造人 / 18

第二章 探寻我们上古祖先的人文根源 / 22

第一节 人文之始地——泰山 / 22

第二节 三皇五帝 / 28

一、伏羲太昊 / 28

(一)寻觅伏羲太昊 / 28

(二)探寻龙的起源与探寻太昊的时间 / 30

二、女娲 / 32

(一)寻觅女娲 / 32

(二)探寻女娲的时间 / 34

三、神农炎帝 / 36

(一)寻觅神农的渊源痕迹 / 36

(二)神农炎帝概况 / 38

四、黄帝 / 42

(一)追寻黄帝 / 42

(二)黄帝与蚩尤之战 / 50

(三)黄帝建国 / 59

(四)黄帝的家人 / 64

(五)乘龙登仙 / 70

五、少昊 / 72

(一)追寻少昊 / 72

(二)寻觅少昊所在 / 76

(三)找寻上古少昊族裔 / 81

六、颛顼帝 / 89

(一)探寻颛顼 / 89

(二)颛顼受历登帝 / 94

(三)探寻颛顼的时间 / 97

第三节 五帝系统之后古帝 / 104

一、帝喾 / 104

(一)帝喾得帝 / 104

(二)帝喾高辛之都 / 109

(三)帝喾与槃瓠结缘 / 110

二、帝尧 / 113

(一)帝尧及陶唐氏 / 113

(二)帝尧放丹朱 / 117

(三)帝尧伐子禅让 / 121

三、帝舜 / 128

(一)舜的情况 / 128

(二)探寻帝舜的历史时期 / 135

四、帝尧与帝挚 / 149

五、帝禹时期 / 157

(一)帝禹 / 157

(二)追溯羿、益、翳 / 162

(三)夏启 / 167

第四节 其他上古祖先 / 169

一、燧人氏 / 169

二、有巢氏 / 171

三、寻觅摄提 / 173

第五节 按考古文化层探寻上古各古帝时期 / 175

第六节 通过考古发现感觉上古祖先 / 185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 / 185

二、新石器中期的足迹 / 189

三、新石器晚期的足迹 / 196

第三章 五天帝系统相关文化内容 / 204

第一节 五天帝系统简述 / 204

第二节 五天帝系统的内容与作用 / 209

第四章 追寻三皇五帝后裔子孙 / 215

第一节 关于图腾 / 215

第二节 西面后裔子孙的情况 / 218

第三节 北面后裔子孙的情况 / 242

第四节 东北面后裔子孙的情况 / 250

第五节 东南面后裔子孙的情况 / 251

第六节 西南面后裔子孙的情况 / 261

第七节 “中央王朝”后裔子孙的情况 / 263

第五章 思想观念根源探寻 / 269

第一节 道与儒学中易的本质 / 269

第二节 易与道思想观念下的有关文化 / 277

结束语——世在人为 / 289

主要参考文献 / 293

后记 / 29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17:30 , Processed in 0.1709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