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中的七项“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09:4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中的七项“技巧”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宁炜
一、总结提炼要紧紧围绕重点工作注入“灵魂”
文章要有主题,总结提炼要有主体。要告诉读者一个鲜明、立体而富有创新性的核心内容,要让读者形成一个灵魂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各部分的内容。而不应当是堆砌、凑数式的。不善于总结提炼的人往往是把工作不分主次地写在一起,或者是不分主次地用数字加以引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总结提炼者对重点与核心内容只总结提炼其中的某一项内容。这都会让读者感到理解上的困难与收获上的少之又少。
二、总结提炼要明确层次结构构建美好“形象”
作者要从总体上理清我要总结什么,更要思考要总结提炼的内容其主体结构是怎样的。如果是工作总结,先要搞清楚对象的工作有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基本准则、工作程序与效果追求是怎样的,这样你就能从总体上知道和把握应该总结什么和怎么总结了。如果缺少这种把握,总结提炼工作中就可能一会说东,一会说西,虽然也是在对工作进行总结,但读者在理解和把握是就会出现难度。让读者在读总结的同时再去分析这个内容属于哪一个工作角度,还要总结提炼出这个单位工作的总体构成,对大家都会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三、总结提炼要让专项内容具有相对稳定的取景“视角”
总结具体专项工作内容(指总结时的一个工作侧面-下同)时,作者要设计好一个基本的观察视角。从总结提炼工作的总体上讲,由于总结提炼的目的不同,观察角度的合理性会有所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不应强调什么固定的角度。但如果就一篇总结提炼的文章而言,其观察与表述的角度却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总结提炼中如果A工作从推进角度讲,B工作从效果角度讲,C工作从自身素质的提升角度讲,这就很容易给人以混乱不清的感觉,也不可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总结提炼成果与效果。
四、总结提炼要设定相对接近与均衡的“景深”
经验总结时,各个专项内容聚焦的深度设置应大致相近。这样,对反思认识工作有利,别人读起来也舒服。不能A项工作用雷达扫描,B项工作用显微镜观看。如一项工作总中,一项内容是讲单位各项重点工作项目的集合(较宏观),而另一项内容则是讲工作的开局如何全面稳健(较微观),在这样一种总结提炼的结构下,第一项总结内容的设计由于内容过多,形成展开时文字量的约束,这又会在事实上影响总结提炼的深度。第二项的角度则由于过于具体而又没有什么可以深层次挖掘的内容,同样影响了总结提炼的质量。所以,根据总结提炼的内容,让各项总结有一个大致相近的深度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五、总结提炼要让专项内容的细节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总结提炼具体工作内容时,要设计好一个基本的表达层次结构。比如按工作意图,推进进程,操作措施,工作成效,社会评价这样一种结构表述。这样的好处是读者在理解过程中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顺畅的理解框架,便于理解实质内容。如果A工作是一种表达结构,B工作又变换成另外的一种表达结构,读者就会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首先思考作者是怎么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另外,如果跳跃性过大,就很可能形成理解内容上一种事实上的干扰。还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单纯从完成的工作数量上总结,也难于形成一个好的总结提炼成果。
六、总结提炼要关注对细节内容的科学分类、准确定位
总结提炼工作是一项精致的思维与建构过程,需要充分理解每一个材素材的细节与本质属性。将相关的、性质接近的、有内在联系的素材写在一起,对于升华认识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如果稍有疏忽,就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一份工作总结中将“制定教育科研课题指南”归纳进“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了教育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将“摄录像保障及相关电教片、网站的制作”、“创城”等纳入“辐射作用的充分发挥”,让明眼人一看就会觉得是“早了点”、“急了点”。另外,总结提炼中如果是对常规整体工作的总结,通常应以主体工作内容的层次展开为宜,不宜将工作的“布局”、工作的“成效”、自身优势的“发挥”等独立出来与工作内容并列存在,这些内容宜与相应的工作融为一体分析,这样可以直接加深人们对某项工作开展情况的认识与理解。
七、总结提炼要让小标题充分发挥“点睛”作用
总结提炼时要特别关注小标题的作用。除了增加吸引力的基本功能之外,更要关注通过小标题来提示内容、体现独特个性、体现整齐优美。特别要强调的是,总结提炼类的文章还更应体现事物的内在联系、体现一定意义上的理性思考。总之,要能让读者通过小标题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要点和特色,高质量的要求是能体现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理性认识。总结提炼时小标题应避免“公众常用”,小标题下写谁家的内容都行;避免“小标题,大帽子”,小标题下写什么内容都行;避免淡无特色,看不出个性风采。避免小标题用字、风格差异过大,丧失美感。避免生僻杜撰,让人不解其意或明显带“伤”。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总结的结构与小标题,并综合评价一下。这项工作总结的内容与结构为:“一是,工作开局铺设较好。二是,重点项目推进有力。三是,辐射作用明显加大。四是,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挥。五是,重点任务完成出色。六是,其他工作推进扎实有序。七是,上半年,单位还涌现出一批实绩突出、有影响力的典型集体和个人。”
显然,这个工作总结的思路可以进行如下的调整:第一,工作总结提炼的总体设计应进一步深思熟虑,是想从任务完成角度总结,还是从功能角度总结,是想从自身素质能力提升角度总结,还是从工作布局与推进角度总结,思路还应再清晰一些。第二,“重点项目”与“重点工作”同时在一个总结中并列出现,至少直观上难免让人产生结构、内容重复的担忧。第三,小标题“七”与前六项的表述结构与方式有明显的不对应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5:30 , Processed in 0.1172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