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节从作文角度教阅读的示范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7:4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一节从作文角度教阅读的示范课作者:陈金铭
    我一直主张:阅读课应该训练语文能力。
  可这一主张,赞同者不多。
  更多的是批评者。
  他们谈训练则色变,认为训练让语文丧失情感、丧失诗意、丧失语文味;他们也认为语文能力是训练不出来的,主要是靠熏陶、浸润、大量阅读。
  大大小小的专家绑架了他们的喉舌,自己的语文成长经验蒙蔽了他们的大脑。他们自信的认为,阅读课,非如此不可,没有第二个选择。阅读课上,学生如果没有矫揉造作、拿腔捏调、亢奋莫名的朗读,他们认为这没有语文味;教师如果没有声嘶力竭、神神道道、油嘴滑舌的表演,他们认为这没有语文味;更极端的,如果谁的课上没有让听课者感到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抚慰,是一种释放,也没有语文味。
  一个语文味,让阅读课种下了病根。时间久了,阅读课病了,病得很重。
  可惜,我不算个高明的医生,知道病根,能开方子,但配药、熬药的手段并不出色。有时,竟连熬药的家伙什都没有。
  纵然如此,我看到还是有人看到了我所看到的。
  比如薛法根,近来的《二泉映月》《水》《三打白骨精》,跟以前的课比,有了明显的、明确的、自觉的语文能力训练的追求。
  比如蒋军晶,近来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趵突泉》《祖父的园子》,也是如此。
  再比如王崧舟的《与象共舞》,戴建荣的《珍珠鸟》,祝禧的《哪吒闹海》,也是如此。
  今天,我又看到了一节这样的好课:管建刚的《神奇的克隆》。
  管建刚给自己的课定位是指向语文能力中的表达。我认真读了实录,很振奋。
  四个板块,果然都指向表达,没有一个板块是凑数,是假装,仅仅是为了后一个板块的铺垫。更加值得学习的,在这样一篇三流的说明性文章里,管建刚准确的拎出了这篇文章语文能力训练的点,一个点都没浪费,每一个点都练得那么到位。
  从学生最后的总结看,四个板块至少学到了:
  一,“关于克隆的知识。”
  二,“作文前,要把想到的罗列下来,再整理,分类。”
  三,“什么地方详细、略写,心里要有一个写作的目的。”
  四,“分号的用法。”
  我佩服管建刚对教学内容的这种选择。
  1,第一个板块让学生学习“关于克隆的知识”,是非教不可的。毕竟这是一篇传递知识的文章。有效提取信息也是一种颇为重要的能力。何况,管建刚后面还要用这些信息(知识)训练写作内在的那条“线”。
  2,这篇文章,文字表达上看,就像一篇小学生范文,并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从说明手法运用上看也无亮点,只是一味平铺直叙;传递的信息看,是十几年前的旧新闻、旧知识、旧信息,不能有效刺激学生阅读欲望。
  最有价值的,就是文章写作内在的“线”。
  这条“线”有逻辑,有层次,有条理,对学生来说,对自己写作文有用。多练上几篇这样的文章,自己写作文内在也就有条线,而不至于东扯葫芦西扯瓢了。
  因此,第二个板块的学习,是抓住了这篇课文含金量最高的东西。
  3,第三个板块,是学习“什么地方详细、略写,心里要有一个写作的目的。”这是管建刚有感于学生作文存在这样的问题,因而特别训练这个知识。
  4,相信“分号的用法”不少老师也教过,但不知道有没有管建刚教的这样透彻。“几个句子,内容并列,只有其中一个用过逗号,那么,句子之间就要用分号。”——我打赌很多人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老师昏昏,学生势必昏昏。
  总的看,管建刚教的这四个板块,前两个,是在学文体——让学生吸收了这篇课文作为说明性文章的精华。后两个,是在学文章——“什么地方详细、略写,心里要有一个写作的目的。”是学谋篇布局要诀。“分号的用法”是学标点妙用。
  但无论哪一个板块,都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因为学生作文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我借这篇课文,来矫正这些问题。
  这就是“课文只是个例子”,这就是“有效训练”,这就是“高效课堂”,这就是指向表达,这就是从作文的角度教阅读。
  这些就是管建刚这课的意义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12:48 , Processed in 0.0892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