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小学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四个疑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6 03:5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小学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四个疑问
陈林森
偶然地从外孙的课本中翻阅了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觉它表达的是热爱世界和平的重大主题,但作为小学课文并不合适。起码文中有以下几点令人疑惑:
第一,文中说,“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就本文的主题“保卫世界和平”来说,与爸爸精通多国语言,有多么高的学历,并没有密切的必然的联系。从理论上说,并非学历越高,精通的语言越多,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就越大。问题还在于,“我的爸爸”的身份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这个职位和他的专业是什么关系?如果不加任何解释,会使年仅十岁左右的孩子误认为,担任军事观察员或其他军官的学业条件就是经济学,甚至在军事学与经济学之间划等号。也许有人说,作者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说明爸爸的牺牲特别可惜,可以间接表现战争的无情。但是战争的残酷,死亡最多的难道是社会的精英,而不是无辜的普通的平民百姓吗?
第二,文中描述爸爸的灵柩被运送回国的情景:“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我认为这段描写很不真实。什么是灵柩?是指死者已经入殓的棺材。按理,遗体覆盖国旗是在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时的情况,而不应该是死者入殓后的情况。我们观看到2010年海地地震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警察的遗体运送回国的视频,国旗是覆盖在棺材之上,棺材不可能是透明的水晶玻璃制造的,而且也不会让烈士遗体暴露在外。再说,烈士遗体在运送回国时更不可能未经任何处理和整容而保持牺牲时的惨状(鲜血染红征衣,手表浸满血迹,张开着嘴),这不但对不起烈士,而且是违背了起码的人道主义。作者不应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而违背生活的真实。
第三,这封书信的最后一段,作者写道:“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作者雷利,当时应当是名小学生,他代表他的家庭是可以理解和可以认同的,这只要他妈妈默认就行了,但是让他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这是他能够做到的吗?所有中国的孩子,至少有两到三亿吧?用什么方式授权给他呢?没有任何授权,他怎么能够“代表”所有中国的孩子呢?这不但是可疑的,而且这种思维方式给今天的小学生留下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作者呼吁和平的正能量,那就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代表全国人民可以不要任何选举或授权,只要自封就行了。今天的小学生长大以后,一但他们有了些许发言权,或者手中有了些许权力,他就可以以人民代表自居,来表达自以为正确的意见,或做出自认为正确的事情,而这是极其危险的思想毒害。
第四,信中说:“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这里的“我们”是谁?就该段文字和作者的语气来看,指的应是“中国孩子”,也就是中国的“未成年人”。那么这里要问的是,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就一定要未成年人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吗?如果说未成年人用生命保卫和平是应该提倡的,那么,用生命保护公共财产,用生命保护人民利益,用生命保卫党的领袖,是不是都值得提倡呢?近几年来,社会已经取得普遍共识,那就是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这是因为,比之成年人,未成年人无论生理、心理均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他们的生命权理应受到社会的特殊保护。正因为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设想一下,如果为了保卫和平需要未成年人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这种“和平”又有什么意义呢?
教材编者站在世界和平的大局,用联合国维和行动为背景,收入了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烈士的家属的一封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书信作为教材,自有它的现实意义。但这篇文章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也不应忽视,因为它涉及写作的真实性、现代文明理念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等重大问题,其所带来的副作用可能超过了它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担心的。
[附]课文原文:[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课文]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1996年11月8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1:05 , Processed in 0.1626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