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功哲学”是从哪里来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7 19:2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功哲学”是从哪里来的
                                          狄 马

    眼下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家长和学校都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完全不顾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反感至极,但面对庞大的日益功利化的教育体制,都无可奈何。家长指责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给学生灌输“成功哲学”,忽视生命教育、人格教育;老师说,别装了!你们不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吗?我们实行“生命教育”、“人格教育”,你们还会把孩子送来吗?家长一看被揭穿了,就倒在地上玩“苦肉计”,说,我们也是没办法呀!你看大街上那些小商小贩、农民工,活得多可怜。只要稍有办法,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落到那步田地?

    这就指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的有机单元,它不是一座孤岛。教育的问题表面上看好像出在校园里,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病”。如果一个社会的贫富差别、城乡差别不是太大,官民对立、阶层对立不是太严重,每个人不管他出生在哪里,居住在何方,处于什么地位,都可以平等地活在同一天空下,市长的儿子和捡垃圾者的儿子都可以坐在同一张书桌旁游戏,总统的儿子和“农民工”的儿子都会到同一饭店里工读,谁还愿意拼命地追求“成功”呢?中国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是由于等级社会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处下的饥寒交迫、度日如年,处上的灯红酒绿、无法无天,人们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如果这个社会压根儿就没有“人上”和“人下”的区别,大家都在同一片土地上自由地谋生,快乐地度日,谁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得苦中苦”?只有在等级森严而且底层人的生命和尊严毫无保障的社会里,才会出现“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因为今天你不把你的头发悬在梁上,明天税吏兵丁就可能把你的头悬在梁上。“囊萤映雪”即使是真的,也是逼出来的。因为穷人的孩子今天不“囊萤映雪”,明天就可能得“囊破烂吃雪”。匡衡不偷光,可能就得偷人。穷人的孩子只要有一丝活路,少许尊严,就不会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反过来,当一个社会将“不成功,便成仁”作为励志口号提倡的时候,恰好说明这个社会的阶层对立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一个人宁愿去死(“成仁”)也不愿做一个“不成功者”——说明“不成功者”活得连死了都不如。

    如果我们这个国家的公民权利像欧美国家一样平等,蓝领和白领只是所干工种不同,城市和乡村只是居住环境有异,穷人和富人的收入只是由于人和人先天的贤愚、勤惰、运气的不同而显出差异,还会有那么多的家长拼了老命挤“重点”吗?还会有那么多的父母强迫自己的孩子进各种补习班吗?我想不会——至少不会这么疯狂。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弱势群体和达官显贵在权利和机会上是对等的,流浪汉和总统一样享有同一部宪法带给他们的自由和尊严。边缘人、异议者、低收入者、少数族裔同样可以在这个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一个人不会因为“不成功”而遭遇歧视和屈辱。摆个小摊他不用担心城管会踢翻他的筐担,到工地上当个“小工”,他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农民工子弟”而入不了学,发个批评政府的帖子他不用担心警察会不经法院的审判仅仅以“劳动教养”的名义就让他坐牢。有了不满他照样可以上街游行,甚至可以到州政府找州长,站大街上骂总统。如果他什么也不想干,愿意经年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打发时光,最基本的医疗、养老和生存保障也可以使他高枕无忧。

    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谓的“成功”,只是他愿意牺牲眼前的利益而追求更长远的目标,而市场生成的自发秩序恰好使他如愿以偿。一个人“不成功”也不是由于社会借口管理、稳定在他的出身、学历、族别或性别、地域上设置了种种壁垒,而是他不愿意牺牲眼前的利益,而去追求一件在他看来尽管伟大但不切实际的事业。他觉得做个“小人物”就挺好,何必费尽心机、日谋夜算什么更大的“成功”!当然,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改变主意。

    尽管这样,性格、教养、履历、运气以及人与人天生的聪明愚笨、勤劳懒惰,还会将人分成形形色色的群体和阶层,但这种差异是伟大而玄秘的“自发秩序”带来的,而不是一个国家在制度上有意预设的。由于它不是和我一样有缺点、肯撒谎、会死亡的同类有意制造的,因而它带给我的心理损伤就不同。区别之大正好比下雨滑倒和被人绊倒。下雨滑倒当然也懊恼,但你感觉不到羞辱;而被人绊倒就不同了。因而在损伤程度大致相当,甚至略高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愿意接受“天罚”,而不愿意接受“人罚”。

    《旧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卫王因为在全国范围内搞人口普查,激怒了上帝。上帝就让先知迦得给大卫带话,说:“我有三样灾,随你选择一样,我好降与你。”“你可以随意选择:或三年的饥荒;或败在你敌人面前,被敌人的刀追杀三个月;或在你国中有耶和华的刀,就是三日的瘟疫,耶和华的使者在以色列的四境施行毁灭。”大卫说:“我甚为难,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于是上帝就降瘟疫给以色列,以色列就死了七万人。

    在这个故事中,让大卫“甚为难”的是:他必须在“天杀”和“人杀”之间做选择;但从内心来讲,不论“天杀”还是“人杀”,都是他所不愿接受的。但上帝要他在两者之中选一,他还是选择了“天杀”。因为在他看来,“人杀”比“天杀”可怕。“天杀”既然出自上帝的刀下,上帝由于爱人,就不可能将他们赶尽杀绝——后来上帝果然看见大卫和长老都披麻蒙灰,暗自痛悔,就让灭城的使者住了手;而落到人的刀下,人的罪愆和残忍就可能让他们万劫不复。因而他宁愿接受耶和华的瘟疫,而不愿接受敌人的追缴。

    当然,我们不习惯接受“上帝”的说法,认为那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我们就还是换成“天”来说吧——反正“上帝”有好多马甲,他不在乎你叫他什么——一种灾难如果是“天”造成的,“天”就不可能时时、处处在惩罚你,他在任何时候都等着你悔改;而人就未必。所以《尚书》中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个“自”可以理解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人类自己”。我们今天的制度性歧视就属于后者。

                                          2013年1月31日~2月3日草于长安饮马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22:51 , Processed in 0.10262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