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查作文的比较、分析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0 01:4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调查作文的比较、分析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材的中日比较

张荣华 方明生

  摘要:调查报告的写作,简称为调查作文。随着新课程改革,调查作文已经进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领域。相关的研究在我国实属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从调查作文的类型、课题设计、教材安排和内容呈现及结构特点方面,对中日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日教材存在明显差异。究其根本原因,生活教育理论为日本的调查作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而我国则缺乏相应的作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因此,发展和构建我国的作文教学的教育理论体系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学语文;调查作文;中日教材比较;作文教育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张荣华/上海师范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临汾041004

  方明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200234

  一、问题的提出

  调查报告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进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一种新的文体。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设立了两项很重要的实践活动。一是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二是学习初步的策划。关于前者,提出了“初步了解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目标。这是本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体现了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以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总目标。[1]

  研究报告有很多类型,调查报告只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出现,突破了我国语文教学约定俗成的“三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文体框架,也为作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调查报告的写作,我们可以简称其为调查作文,相关的研究在我国实属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而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从昭和初年开始,就兴起了以作文教学为手段,开展生活教育的生活作文运动。[2]生活作文的基本思想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点,其核心观点认为,价值问题之前首先是生活,儿童的内核就是自然的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冲动由于一定的机缘发展起来就是生活。作文不是再现性的记录,不是机械的操作,而是依据生命要求的独创活动。基于这一认识,在批判了作文教学中的文艺主义倾向后,主张生活教育的《作文生活》杂志编辑、教师、学者等,提出了重视社会性的生活调查作文。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调查生活事实的方式,促使儿童把握社会生活的真实,加强对生活、社会本质的认识。体现了日本近代“以调查、实证的方法开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乃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其作用”的思想形态的基本特征。关于生活调查作文的探讨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伴随理论研讨展开了丰富而深入的实践活动。更为令人惊叹的是,源于《作文生活》杂志的一场运动,使调查作文在国语教材中争得了宝贵的一席之地。

  为此,我们选择了中日两国一些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对调查作文的教材安排进行比较,旨在推动我国的调查作文教学的教材研究与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以便总结经验,丰富和提高我们的调查作文教学指导能力和研究水平。中国教材选择的是苏教版、[3]上海版、[4]人教版,[5]日本的是小学国语教材。①

  二、概念界定

  与传统的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大文体不同,调查报告属于一种研究报告。它不同于三大传统文体,但是却综合了三大文体的写作特点。记叙文重在描述和刻画人物、事件、景物的特点,文章要体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大要素,但所描述对象或者事件不一定就是作者本人在写作当时的亲身经历。可以是记忆中的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一个景物。而调查报告必须先经过作者本人的实地或者实际的考察,以此为依据撰写文章。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主观性较强。而调查报告则以事实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据,很少掺杂作者个人的遐想和情感变化,来不得半点虚构和遐思,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议论文重在阐述作者如何利用论据论述论点,得出结论的过程,论据可以是数字,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事例等。调查报告中也有议论和结论,但这些议论和结论必须建立在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不能脱离研究数据的支持。说明文是向人们介绍和说明事物状态、性质、特点、功用等客观特征的文章,要求写作前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以便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在这一点上,调查报告与说明文非常相似。但是说明文倾向于对个体或者个别事件的说明和描写,而调查报告则是对一类现象的研究,它主要用来说明调查研究的情况和研究结果。说明文要解决的是“是什么”和“怎么样”问题,而调查报告还要探究“为什么”的问题,以及作者本人对于改善研究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报告是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因此,靠事实说话是调查报告最大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

  先对调查作文的类型进行了区分,然后就中国三种版本教材中的调查作文做了统计。最后,从调查作文的类型、调查课题、安排方式、呈现内容等方面对中日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

  四、研究结果

  1、调查作文的类型比较

  日本小学国语教材中,调查作文的形式主要有:观察日记、参观记录、语言课题调查作文。观察日记,以34年级儿童感兴趣的动物、植物为对象,以观察为手段,以日记、观察记录的形式展开调查作文。参观记录,以参观的方式了解社会,体验现代生产方式,了解生产,并将见闻记录下来。语言课题的调查作文,是与语言学习和应用有关的调查。小学34年级以观察日记为主,45年级以参观记录为主,语言课题调查作文则贯穿小学3-6年级。据统计,三版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调查作文的形式主要有:观察日记、参观记录、语言课题调查、人物访谈记录、报告与社会调查等四类。

  2、调查作文的课题设计比较

  日本教科书中出现的观察日记有:“燕子日记”、“大豆日记”、“蝉脱壳的观察”、“观察金小蜂”、“喇叭花日记”、“丝瓜的观察记录”、“我的蜗牛”等。参观日记有:“造纸厂参观记”、“新港清扫工厂参观记”、“养牛场参观记”等。语言课题有“调查儿歌”、“调查方言”、“调查外来语使用情况”等。[6]中国三种版本中的调查作文课题如表1所示:


  注1*表示以学生的作文为示例范文;Δ表示以课文为示例范文。

  注2:调查招牌广告、电视字幕和书籍报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5上,“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建议”)。

  注3:生活中的传统文化(3上);调查周围环境(3下);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3下);我们家乡生活的变化、本班近视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成语中的名人故事(315下)Δ;调查全家人一天的信息来源(5下,“活动建议”);调查地方风俗习惯(6下)。

  两相比较,可以发现,日本调查作文的课题设计强调了学术研究性。课题设计突出了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那就是贴近儿童真实的社会生活,从儿童生活的现代社会发展中设计值得调查和研究的问题。因此,课题既有研究儿童熟悉的身边事物,如燕子、丝瓜等;也有远离儿童视野,代表科技文明的现代化的工厂、农场等。调查课题的题目很小,很具体,有利于将问题聚焦。课题突出了科学性的研究内容和现代科技的内容,如观察生物、参观现代化工厂生产流程、农场等。而最有特色的是设计了语言课题的调查作文,这类课题是最贴近语言教学的调查作文,借调查作文的机会,将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传达给学生,使之学习并掌握予以应用。反过来,语言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又会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思考与学习。从语言文字使用的角度来设计调查问题和调查作文任务,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将调查、实证的方法应用在语言学研究上,反映了一种科学的社会学学术研究的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语言的社会性,语言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而学会在深入社会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与其说通过语言课题学生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倒不如说学生学习和掌握了语言研究的学术传统。

  总之,这些课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研究色彩。充分反映了通过调查作文,促进学生根据事实进行社会化、科学化、经济化的思考的生活教育目的。同时也折射出了调查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厚基础。

  而中国教材中的课题设计强调的是社会活动性而非学术研究性。与日本重视科学性调查研究不同的是,社会调查是我们的一大特色。课题的一个特点是,题目很大,很宏观。如“观察一种常见动物”、“我家门口的植物”、“春天来了”、“调查周围环境”,不利于将研究问题聚焦。二是没有突出科学性的研究内容和现代科技的内容,现代化工厂在中国比比皆是,而深处中国最发达城市的三个版本的教材编写者,却没有设计一个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调查课题。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忽视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如果参观还停留在“动物园”的水平上,那么,语文教学用什么来反映中国建国以来的科技发展与成果呢?三是几乎没有语言课题调查。人教版的教材倒是安排了语言课题,但只是一个“活动建议”而已。属于选择的范围,而没有作为必须要做的习作。难道语言学习只有死记硬背一条路吗?难道语言发展真的停滞了吗?难道中国儿童不需要学习语言研究的科学方法吗?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如广告、股市、网络等领域。这些扩展派生了很多新词语,正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汉语语言的发展。以汉语中的成语为例,成语被广告设计者用于食品广告──“鸡不可失,食不再来”、“天尝地酒”;用于服装广告──“百闻不如一件”、“穿流不息”;用于汽车广告──“无与轮比”;用于商业宣传──“骑乐无穷”、“默默无蚊”、“粤吃粤香”……数不胜数。这些成语的变形,在语言学上有何功用,其弊端在哪里,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在语言文字使用现状方面,还有很多类似的课题,可以作为我们调查作文的课题和问题来源。如繁体字的使用折射了汉字文化圈的文化相互理解问题;粤语和港台语言词汇的流行折射了经济发展与语言的关系;股市语言中产生的流行语折射了当代的经济生活。这些课题都可以成为我们教材编写的很好的生活源泉,但是却很少被新课程的教材所关注。语言课题调查在语文教育中的缺位,使得语文教学“重记忆、轻研究”的实践现状凸显出来。

  调查作文课题设计的种种问题,反映了教材编写者只顾埋头编教材,不研究小学生认知水平与语言学习规律,以及社会变革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现状。其深层的、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的薄弱。事实上,从清朝末年开始,我国历史上作文教学理论曾经有过三次突围。突围的结果,学者李乾明认为“三次作文教学理性突围留下的最大问题是,目前尚未建立起富有理性的作文教学理论,包括指导作文教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模式、研究方法和理性突围的内容体系。[7]

  3、调查作文的方法或程序的教材安排

  调查报告是研究者,有时就是作者本人,针对某一具体问题,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社会或自然现象的实地或者实际的考察和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形成的用于向他人或者社会交流研究成果的一种特殊文体。撰写调查报告不能闭门造车,它的写作离不开研究者先期的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活动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搜集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有时候,也把上述的活动称之为调查的程序或者调查的方法。总之,掌握调查方法或者程序,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前提条件。与其他三大传统文体的教学不同,调查作文的教学,需要将调查方法纳入到教学中。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在小学阶段实施调查作文,不仅仅是作文教学,更是一个自然、社会的观察研究过程。涉及理科、社会科等科目的问题,因此,它具有综合学习的特征。因而,日本的教材中把调查作文安排成单元学习,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展现出来。从低年级至高年级,调查作文的学习包括自我定题、收集材料(观察、记录)、查阅资料、以作文形式总结、班、小组讨论等步骤,以及做笔记的项目、方面、查阅资料的方法,图、表的应用,内容归纳的条理化等方法和程序上的学习。这些方法和程序的学习在不同年级安排的重点是不同的。

  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苏版和上海版还是以习作形式开展调查作文教学;而人教版是把调查作文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强调了调查作文的综合学习的特点。人教版的教材中,在3-4年级和6年级,调查作文也是以习作的形式来开展的。与苏版和上海版的不同之处在于习作之前,大都安排了1-2次的“综合性学习”,这意味着,调查作文与综合性活动的密切关系。而在5年级,则放在了“综合性学习”单元中,如五年级(上)的第三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后的“活动建议”中,建议了一个语言课题调查作文;五年级(下)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后的“活动建议”中,建议调查全家人的信息来源的活动。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调查作文在这两个单元中,只是“综合性学习”的手段,而非学习内容。总体看来,教材缺少关于调查方法或程序的学习安排。

  4、关于调查作文的呈现内容的比较

  下面以两个课题为例,来分析一下教材内容的呈现形态。

  (1)中国人教版选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中,设计了一个《调查周围环境》的课题。第二组课文导语中提出了“留心周围环境”的导读语,然后在第5课《翠鸟》后的“综合性学习”栏目中,提出了“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的倡议:

  你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先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共同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想想展示的方式和内容,然后大家分头行动。有的同学可以去观察,有的可以去访问,有的可以查找资料。

  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综合性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21页)

  紧接着,在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的“综合性学习”栏目中,教材又倡议学生交流调查方法和了解到的情况,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做好准备: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都是用什么方法开展活动的,再把了解到的情况整理一下,并确定用什么方式反映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综合性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27页)

  最后,在“语文学习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之后,是“习作”。习作的指示语如下: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的有趣的事。(“习作”人教版三年级(下)30页)

  从以上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教材在布置调查作文时的用心良苦,以及教材在布置调查作文时的犹豫和徘徊。做了那么长时间的调查,教材却没有明确提出写调查报告的要求,而是委婉地提出了写“短文”的要求。以上三段文字关于如何进行调查活动的叙述过于笼统和概念化,而对于指导调查作文,其实用性和操作性也很弱。因为教材主要是给小学生阅读的,他们阅读之后,对以下几个问题还是模糊的:一、调查什么(内容);二、怎么调查(方法);三、为何要做调查(意义);四、如何撰写调查作文(报告)。

  (2)日本教材六年级(上)调查作文选例

  语言和文化──就语言进行调查的作文

  《调查外来语使用情况》是这样呈现的:[8]

  我们每天在会话中、文章中随意地使用着外来语。但是,我们几乎不太认真思考外来语的使用方法及其文化上的意义。让我们收集身边的外来语,调查一下其由来和同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

  1、将自己碰到的,词典、辞书中查到外来语整理出来。

  2、阐述自己对这些外来语使用情况的看法,自己的感受、意见。

  3、认真考虑一下文章的开篇、结尾、应举的事例等文章结构问题,然后再开始写。

  (3)中国和日本教材中关于调查作文的引导语或者陈述的比较,如表2所示。

2中日两国两版教材中关于调查作文的呈现内容的比较


  5、调查作文教材呈现结构的特点

  日版教材调查作文呈现结构的最大的特点是设有学生习作作为范文与提纲,这正是中国教材所缺少的。在中国三种版本的教材中,虽然苏版教材提供了学生作文作为教材示例,人教版提供了课文为范文示例,但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文学性要大于实证性和科学性。而且人教版的范文多以成年人的口吻写成,展示了成年人的思维特点,远离儿童真实生活,因此,其示范性就会打一些折扣。如人教版五年级(下)中提供了《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可以算得上是一篇较好的调查报告范文。但是这种报告以小学生的思维和生活经验,显然是做不出来的。而且出现的年级太高,令人不禁要问,为何不在低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时设立范文呢?

  日版教材中,一般都提供学生习作作为范文。低年级还会提供学生的调查笔记范文,高年级时,会提供调查报告的提纲。如“外来语的泛滥”的提纲:[9]

  ·星期日早上看报,发现了50多个外来语,都记下来了。

  ·一半以上的外来语出现在夹在报纸里的广告上。

  服装广告上的外来语;食品广告上的外来语。(意思都不太懂)

  ·走在街上注意到的事。

  ·感受:外来语用得太滥了。

  ·思考:适当使用外来语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仔细分析,这个提纲中其实包含了调查的诸多要素:

  调查地点和范围(媒体──报纸、大街);调查时间(星期日早上);调查过程(看报、注意街上的事);收集和记录数据(记下来50多个外来语);整理调查数据(一半以上的外来语出现在夹在报纸里的广告上,并且举了服装广告、食品广告上的两个例子。);调查结论或者感受(外来语用得太滥了);由调查引发的思考(适当使用外来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提纲中包括了调查的诸多要素,尽管只是提纲,但是对学生理解调查、进行调查活动以及写作却有很强的指导性。教材中并没有花很多篇幅去介绍调查的重要性、如何去做调查、如何搜集数据、如何整理数据、如何得出结论等抽象的概念讨论和解释,相反,通过展示一则示例,将教材设计者和教师的教学意图明白无误地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模仿和参照范文的基础上,提高调查作文的技能和技巧。

  五、总结与反思

  研究显示,各种版本的中国教材都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调查作文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表明中国教材已经在调查作文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性的一步。但研究结果也显示,中日教材在调查作文的类型、课题设计、教材安排和内容呈现及结构特点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从类型上看,社会调查是我们的特色。从课题设计上看,观察日记的题目大而广。参观记录远离现实生活;语文教材不涉及语言课题调查,却突出了社会性调查。这种选择是基于什么样的作文教学理论呢?中国教材中的范文要么文学性高于科学性,要么高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不但不利于作文教学,反而会将学生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与日方教材相比,中国教材缺少关于调查方法或程序的学习安排。教材内容的呈现对于指导作文的力度明显弱于日本教材。日本教材提供的学生习作作为范文,范文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利于将教材设计者和教师的教学意图明白无误地传递给学生,也有利于学生在模仿和参照范文的基础上,提高调查作文的技能和技巧。更有利于实现在作文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科学研究能力的目的与目标。

  日本的经验启发我们,教材编写的原则之一,教材应该起到示范、示例的作用,否则就失去了教材的真正价值。二是教材应该通俗易懂。这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学生能看得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教材编写要体现出学生认知水平的螺旋式发展。小学语文教材是写给小学生看的,那么教材的语言以及展示的概念要以小学生理解为目标。所以用于小学教学的教材,要以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去编写,而不能以成年人的理解水平去编写。二要让教师看得懂。小学教师看不懂怎么去教呢?如果编出来的教材,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教师不知道如何教。最后又得请专家来解读课标,解读怎样教。教师培训时,他们都会问,为何当初在教材编写时不编得简单一些、好操作一些?

  日本的经验还启发我们,作文教材编写的重要原则在于发展和构建作文教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日本小学作文类型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可以分为儿童诗作文、调查作文、集体作文、认识自我与自我成长史作文四大板块。这四大板块支撑起了日本小学的作文教学体系,并且有着深刻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支持。[10]在理论研究方面,日本作文教育研究者走在了我们前面。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是什么?作文能力的提高与作文训练途径是什么?这些基本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教材无疑是作文教学最好的载体之一,也是作文能力提高与训练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果缺少系统、深入的教育理论做指导和支持,再好的教材也难免脱离教育实践。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其他国家的作文教学,我们会发现写作属于所有学科。在我国,作文教学仅属于语文学科。人们对于作文教学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在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中,我们首先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所突破。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意图所在。

  注释:

  ①战后日本教材编写采用了由民间出版社编写出版教科书,文部省审定的方法。日本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出版社有5家:光村图书、教育出版、日本书籍、东京书籍和学校图书。各个地区和学校在其中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6][10]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93331

  [3]张庆,朱家珑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6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陶本一主编.语文(1-6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6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李乾明.作文教学理论三次突围的成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4)76-78

  [8][9](日)石森延男.国语·六上·创造[M].光村图书,1985120


2009-03-30  

下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4 01:18 , Processed in 0.2141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