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思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0 01:0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思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
              ——读王木春老师的《身为教师》

                                                王艳芳

拜读王木春老师的《身为教师》,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边读边思考。这是一本思想含量极高的书,一本教师心灵修炼的书。王老师的文笔多变,时而犀利,时而温婉,时而战鼓铿锵,时而温情弥漫,时而在心灵上刮起风暴,时而又在心田上洒下细雨,百般滋味在心头。掩卷长思,叩问自己:我能像王老师一样,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吗?我能像王老师一样拿着犀利的笔对着自己的错误“开刀”吗?

答案是否定的。读书,其实就在读自己。读着《身为教师》,我觉得自己活得不够坦荡。王老师的文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的卑微和渺小。我没有像王老师那样“拒绝把教育写作改装成对现实的粉饰或无病呻吟的歌唱” 。生活中,看到些许的阴影和负面,我一般就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于自己的糗事也是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缺乏勇气写出来、说出来。其实正如王老师所言:挫败感是教师的“家常饭”。从未有失败体验的老师,要么是奇才,要么是缺乏自省意识的麻木人。其实,反思自己才是最深刻的反叛呢。

近几年,在阅读数本好书后,我才知道写教育故事时,最好把那些失败的案例写出来,一是避免自己再犯这样的错误,二是给别人以善意的提醒。但对于心灵深处的“小我”却不敢示众,对教育的一些“灰尘”看到了,也没像王老师那样拿着“抹布”去拭净,充其量我只是个可怜的看客。

王老师博览群书,那些教育经典格言在他的文中随手拈来,再加上王老师自己的诠释,真是恰到好处。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朋霍费尔说:当你的灵魂被唤醒时,你的阅读才真正开始。

王老师的《身为教师》分六章,前三章写了他对教育的深度思考和对自己深刻的反叛。他自我拷问、勇于承担的勇气,令我钦佩。其中,第一篇文章《教书19年,我开始学习笑》,王老师引用池莉小说中的一句话:那人走起路来那么疲惫,仿佛小学教师似的。看完我笑了,但鼻子酸酸的。这几天办公室新教一年级美术的同行心情很烦躁,她说真体会到教一年级的不易,制服小家伙们需要斗智斗勇,需要不停地变化招数,需要有百变魔法才能胜任,一天下来,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其实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有耐心,因为“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更要小心呵护。我们需要像文中说的那样学习笑:“由心底先笑起,一点点地增加笑的容量,一寸寸往上涨起来,直至漫过胸膛、漫上脖子,自然而然地溢出脸庞。”

在《无声的教师》里王老师列举的情况几乎在每个校园都发生过,座谈会上的“万马齐喑”,当需要在表格上对领导表现评价时,大家无一例外地不假思索地打上对钩。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有时也会抱怨和哀叹,但在关键的时候并没有像王老师那样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其实这些声音蕴涵着积极、健康的因子,那就是对教育的不绝望,对自我的负责以及进一步的期许。我们要像王老师那样超越自己,构建自己安谧的内心世界,获得超越庸常生活的力量。做一个慎独的人,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做一个精神干净明亮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1 19:18 , Processed in 0.0936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