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国民:评价思想网站的六项指标兼评爱思想网和共识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3 02:0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国民:评价思想网站的六项指标兼评爱思想网和共识网相关搜索: 网站, 规范性, 交互性, 文章


刘国民:评价思想网站的六项指标兼评爱思想网和共识网


  一、第一部分:评价思想(启蒙)网站的六项主要指标
  (一)交互性
  交互性指标主要用来评价一个思想网站的互动程度与更新频率。可以用两个极端例子来理解这个指标。在所有的网站中,论坛的交互性最强,但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良莠不齐,水分很大,缺乏思想网站应有的严肃性、规范性。所以交互性指标虽然重要,但也只宜维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准上,交互性最强的思想网站未必是一个合格的思想网站,也未必是一个好的思想网站。但是,严重缺乏交互性的思想网站则代表另一个极端。例如,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的官网就是一个严重缺乏交互性的网站,这类网站不仅更新缓慢,而且完全只是将其纸质杂志的内容展示在互联网上,可以说其网站只是纸质杂志的扩展版。这样的网站过于本分和内敛,没有传递出哪怕一点点多于其纸媒的知识。所以尽管像《二十一世纪》这样的报刊很权威,但其网站却因为严重缺乏交互性而不能称之为好的思想网站。
  也就是说“交互性”作为一项指标,以适度为好。很高的交互性多半会牺牲网站的水准和质素;很低的交互性则因为严重缺乏互动又没能相对独立于纸媒,会使网站变成一个半死不活的摆设。
  爱思想网和共识网的交互性介于上面两个极端之间,都较为适度。这两个网站的交互性比观察者网、影响力中国网都强一些。其中共识网的交互性更强于爱思想网。所幸共识网的交互性虽高,但并没有高到过度的地步,也没有高到导致网站内容水分过大、质素过低的地步。
  (二)意识形态完整性
  在思想者和启蒙者眼里,思想(启蒙)网站传递出来的都是真知灼见,立场相对客观、开明,思想网站的运作者一般不会认为自己有多强烈的倾向性。但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看法,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就会有“旁观者清”的效应,不难发现不同的思想网站的倾向性。这种或明显、或隐晦的倾向性,实际上也带有意识形态效应,传递出一种启蒙意识形态。要想更好地判断这类思想(启蒙)网站的启蒙能力,就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一种意识形态,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思想、一种政治观,似乎只应是思想史研究者和政治学研究者的研究方向。这种笼统的理解对日常生活中的非专业人士、非学术人士来说,不算太离谱。但对启蒙者来说,要想有效地完成思想启蒙,非得将启蒙意识形态进一步细分不可,在细分的基础上还要全面兼顾。 
  之所以不愿其烦地用大量的文字来解释“意识形态完整性”这个指标,就是因为通常的观点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直白地说,思想网站传播的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该网站编选的知识很残缺或不完整,又或者只专注于热点话题,那么它所传播出的意识形态也是不完整的。
  众多的思想网站中,在“启蒙”这一目标下意识形态完整程度较高的是爱思想网和共识网、阅想网,影响力中国网、观察者网等网站因种种原因只具备一半的意识形态完整性,其它网站的意识形态完整程度则更低。这一指标也可以将一众人气很高的非思想启蒙网站排除在外,比如很多有名报刊的官方网站人气都很高,但因为主要局限于某一学科,或者侧重点不在思想文化启蒙方面,很多这样的网站就因此不能被视为合格的思想启蒙网站(比如财经网等)。爱思想网代表“意识形态完整性”这一指标的最高水平,该网的这一优势将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详加叙述。
  (三)适度聚焦性(范围不太分散)
  前面提到一个思想启蒙网站不应完全围着热点问题转,不能总是就事论事,不能仅仅停留于知其然,要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来获得意识形态完整性。但同时也要防止编选文章的范围过于分散,导致思想无法沉淀,缺乏必要的浓度,以至于无法聚焦,无法形成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对启蒙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和传播来说,一方面要求有必要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分散以至于无法实现启蒙倾向。在这方面,影响力中国网和一些网站的表现都不如共识网。共识网代表“适度聚焦性”这一指标的最高水平,该网的这一优势将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详加叙述。爱思想网和阅想网在适度聚焦性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四)前瞻性、深度与启发性(学术影响力)
  什么叫学术和学术影响力,这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误解的问题。学术成果当是原创的和有深度的,前人已提出的观点和理论,后面的人再提出就不具有前瞻性,也不再新鲜,不能再视为一种学术成果。但现实生活中除了这个强标准之外,还存在大量的过渡地带、半学术地带和准学术地带。比如某些观点并非学术创新,但其文章的写作手法有新意或更通俗,这样的文章和观点也有其传播价值。比如某些观点提出后还不够完整和细化,其它文章将其细化和点透,则这样的文章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性、创新性。但无论如何,评价一个思想(启蒙)网站的学术影响力,仍然要主要依靠上面提到的强标准,同时适当参考一下强标准之外的过渡标准,所以前瞻性、创新性、首创启发性是评价思想网站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观察一众思想网站,可以发现爱思想网的学术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很突出,可以说是众多思想(启蒙)网站的榜样。
  (五)人气与知名度(社会影响力)
  任何一个媒体都希望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思想网站这样的网络媒体也不例外。思想网站的影响力包括学术影响力,也包括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笼统来讲也就是人气和知名度。思想网站发表文章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受关注程度,以及点击量、转载率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个思想网站的社会影响力,甚至思想网站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也可以成为一个参考数据。在这些思想(启蒙)网站中,共识网是既坚持思想文化启蒙定位,又获得较大人气和社会影响力的典型网站。但文章的第二部分也会提到,这种社会影响力不等于学术影响力,二者是有区别的,也有各自不同的价值。
  (六)编辑素养与编选方针
  有一种观点认为,“编辑素养与编选方针”这一指标其实可以包含在前面五个指标中,或者说各个思想网站在前面五个指标上的表现基本可以反映出该网站的编辑素养和办网能力。这种观点也很有道理,本文也不需要强行地主张这个指标有什么样的独立性,列出这个指标只是想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编辑素养和编选方针对一个思想网站的水平和影响力有着重要影响,即便各网站都高度重视前五个指标,但不同素养的编辑仍会引起不同网站的水平差距。当然也要客观地看到,“编辑素养和编选方针”这一指标目前来看还只是一个半独立的指标,其一半的内容隐含在前五个指标之中。
  但也要看到,这个指标目前来说应用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操作起来稍有不慎就有人身攻击之嫌。在没有足够的材料且没有充足的依据之前,我们不能轻易地说爱思想网的工作人员的水平弱于共识网工作人员的水平,也不适合轻易地说影响力中国网的编辑一定比爱思想网的编辑水平更低。总之,这个指标的意义和重要性大家都不难看到,但如何进行操作和比较则是很困难的。所以目前也只是先列出这一指标,具体的比较还有待于长期的观察和材料的积累。
  二、第二部分:用上述六项指标对爱思想网和共识网进行比较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一个思想(启蒙)网站,之所以称其为思想(启蒙)网站,主要是因为其综合了意识形态完整性和适度聚焦性两个指标,并在这两个指标上都有及格以上的表现。否则这个网站就不能被称为“思想(启蒙)网站”,不能被称为“思想(启蒙)网站”的网站自然就不必参与思想(启蒙)网站的排名和评价,自然应该被排除在思想(启蒙)网站排行榜之外。但是,核心思想(启蒙)网站之外的外围网站虽然不是思想(启蒙)网站,但其对核心思想网站文章的转载、关注,仍然可以增加核心思想网站的影响力,从而对思想(启蒙)网站的思想启蒙工作产生帮助。所以在未来可量化的网站评价中,仍可将立场和爱好比较亲核心思想(启蒙)网站的外围网站纳入评价范围,比如财经网虽然不是思想(启蒙)网站,但如果它从共识网转载一篇文章,由于财经网的高知名度和高人气,那么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和影响力就会因此大增,从而体现出对思想启蒙网站的支持。
  但是,本文的立足点仍是思想(启蒙)网站的评价。在明确了何为思想(启蒙)网站之后,由上面的叙述也可以看到,共识网、爱思想网和阅想网是三个很有代表性的思想(启蒙)网站,不妨称之为核心思想(启蒙)网站。其中尤其以共识网和爱思想网的深度和影响力最大,也最有代表性。所以文章的第二部分专门用上面的六个指标对共识网和爱思想网进行比较。
  (一)交互性
  “交互性”这一指标又可细分出如下几个问题:精英定位还是大众定位;更新频率是快是慢;编读互动做得如何。具体到两网,共识网的专栏作者中有不少草根作者、非正统作者和非主流作者;但爱思想网的专栏作者是清一色的正统学者和主流学者,据该网郭主编所说,为了确保该网的学术严肃性,拒绝了很多时评作家和网络学者开设专栏的请求。这也就是说,在专栏方面爱思想网更倾向于精英定位。更新频率方面,由于共识网编辑团队人数很多且多是全职编辑,所以网站内容的更新频率非常快;爱思想网由于编辑团队人数很少且多是兼职编辑,网站内容的更新频率明显比共识网慢。编读互动方面,共识网有一个专门的“读者来信”栏目,常年大量刊登读者来信和以“读者来信”形式出现的商榷文章、争鸣文章,同时还常年策划举办各类互动活动,在这方面表现出色;爱思想网由于人员、经费、精力等原因,无暇举办类似活动,同时为了确保学术网站的严肃性也没有开辟“读者来信”栏目。
 
  (二)意识形态完整性
  爱思想网和共识网在启蒙思想的意识形态完整性方面比很多网站的表现都好一些。同时爱思想网直接根据学科区分栏目,划分出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新闻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和学界等栏目,涵盖十多个学科并在每个学科(栏目)方向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其网站内容更完整,更能够形成完整的启蒙意识形态,不仅包括当下中国的热点学术问题和社会热点话题,而且也重视各大学科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发展,显得不那么功利,有一种既想知其然,也力图知其所以然的追求。反观共识网,从创办之初开始,其定位就比较务实实在,甚至可以说近于功利,主要内容围绕着热点学术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走,基础性的知识积淀做得不够也不愿在此方面多出力。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由于对哲学知识等看似不“实用”的知识重视不够,共识网在意识形态完整性方面明显不如爱思想网,毕竟单靠热点学科和热点话题是无法构造出完整的启蒙意识形态的,要想有更完整的启蒙意识形态,非得不过度忽视哲学等生僻学科的知识不可。所以在意识形态完整性指标方面,爱思想网明显胜过共识网。
  (三)适度聚焦性(范围不太分散)
  上文已对这一指标的含义做了解释。在适度聚焦性方面,共识网以其专业和强大的编辑团队,时刻捕捉思想启蒙领域的重点、热点话题,并将之汇集起来,其迅捷、灵敏、全面和高效都值得肯定(比如将一些重要学者的重要演讲及时整理出文字版等)。再加上共识网创办以来一直坚持的“热点、重点、务实”定位,使其适度聚焦能力非常突出。这一点是爱思想网所不能比的。所以在适度聚焦性方面,共识网明显胜过爱思想网
  (四)前瞻性、深度与启发性(学术影响力)
  共识网高度重视热点话题和热点标题,更重视话题效应和标题效应,剑走偏锋博人气的色彩比较明显。爱思想网在这方面更迟钝但也更严肃,更有知识积淀。这一点从爱思想网学者专栏的含金量和爱思想网专题的学术分量即可看出。爱思想网学者专栏、专题以及十多个明确的学科分类构成了爱思想网非常强势的学术实力,也形成了其学术影响力。这种学术积淀效应很严肃、很平静,虽然短期内无法形成强大的人气,但其专业性和学术性正在逐渐展现价值。同时对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不同于对人气的评价,纯粹的学术著作由于太专业而无法获得像青春文学小说那样的人气,但畅销的青春文学小说再畅销也比不上学术著作的学术影响力。
  应该说爱思想网和共识网都属于思想学术网站,学术性较强,只不过共识网相对于爱思想网显得学术性有点不足。所以虽然在学术影响力指标上爱思想网胜出,并不代表着共识网的学术性就不足,实际上共识网的学术深度正在明显增强,其刊登文章的启发性和深度都在不断提高。所以两网在这一指标上的比较,未来不必不会出现变化。
  (五)人气与知名度(社会影响力)
  无论从文章点击量、网站微博粉丝数还是从网站受社会关注度来看,共识网的人气和知名度都明显高于爱思想网。在这一指标上,共识网占有压倒性优势,并且其在这方面的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
  当然也要留意到,爱思想网的前身燕南网和天益网因为网站关闭造成网站人气和流量的大损失,以及其它种种因素,也是如今爱思想网在人气与知名度方面落后于共识网的原因。
  (六)编辑素养与编选方针
  正如上文所说,“编辑素养和编选方针”这一指标较难应用也较难评价,言语稍有不慎就易被误解为人身攻击。两网在这一指标上的表现目前来说难以比较,属于“未知待定不详”事项。目前可以很明显看到的是,共识网有人数众多、各有分工的强大编辑团队,网站内容更新频率非常快,甚至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期间都坚持每天更新(除夕和正月初一都不例外);而爱思想网编辑人数很少且多是兼职,所以网站更新较慢,且很多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但其编辑团队对网站的热忱、兴趣也是非常强烈的,毕竟他们愿意拿出大量的业余时间来维护和更新网站,且这项工作常常在深夜进行。
  所以,在这项指标上,两网的表现不好比较也不好评价,暂时只能说是各有千秋,未知待定不详。
  三、第三部分:综合判断与结语
  综上所述,评价思想(启蒙)网站的好坏有六大指标:交互性;意识形态完整性;适度聚焦性(范围不太分散);深度与启发性(学术影响力);人气与知名度(社会影响力);编辑素养与编选方针。
  交互性方面,共识网胜过爱思想网;意识形态完整性方面,爱思想网胜过共识网;适度聚焦性方面,共识网胜过爱思想网;深度与启发性(学术影响力)方面,爱思想网胜过共识网;人气与知名度(社会影响力)方面,共识网胜过爱思想网;编辑素养与编选方针方面:待定不详未知。
  在这六个指标的定性评价中,共识网有三项指标占优:交互性、适度聚焦性、人气与知名度;爱思想网有两项指标占优:意识形态完整性、深度与启发性(学术影响力)。另一项指标“编辑素养与编选方针”,两网看起来各有亮点或者待定未知。
  综合判断,共识网得人气和社会影响力,爱思想网得深度与学术影响力。在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思想启蒙网站中,共识网和爱思想网平分秋色、不相伯仲,各占一部分优势,有较强的互补性,显示了各有侧重的分工和定位。但共识网近年来的气势和人气快速上升,爱思想网在保持自己的学术影响力的基础上,有必要奋起直追。
  注:本文作者长于定性评价,弱于定量评价。欢迎有志于“思想(启蒙)网站评价”这项工作的学界同行多在定量评价方面展现能力,届时也可很好地补本文在定量评价方面的不足。
  相关网址:
  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
  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
  阅想网:http://www.thinkread.cn/
  影响力中国网:http://www.impactchina.com.cn/
  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
  《二十一世纪》杂志:http://www.cuhk.edu.hk/ics/21c/
  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8 07:34 , Processed in 0.1124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