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管季超正月初六在汉阳某网吧看到《教师之友网》网友此帖/于是一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5 09:5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汉正街的大通巷生活了十几年,从小学、中学、直到去当兵。想起来,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光是在汉正街大通巷渡过,与这块地方真还有些难以割舍的感情。昨天回武汉后特地去了一趟汉口去,故地重游,想找回一些往事的记忆。
其实我在汉口生活的区域范围不大:以汉水边的沿河大道、汉正街、汉中路、长堤街作东西方向的经线,
再以利济路、崇仁路为南北方向的纬线围成的一个不规则长方形地区便是。


长堤街与汉正街是汉口的大动脉、是汉文化的策源地。如今长堤街已面目全非,街面上那些标志汉文化风土人情的民宅、商铺建筑已荡然无存。漫步街上,仅可见到记忆中的一点点残迹。


汉中路与长堤街、汉正街平行

1955年秋,我开始在汉口第七小学读书。七小原是清末民初建的夏口县劝学所,我进校时还看到学校里有一座两层木结构的庙堂,是往日学堂祭拜孔子的。学校的前门在长堤街上、后门在汉中路,后来改名为大通巷小学,听说大通巷小学后来出了好几位奥运冠军。
汉中路也被开发了,大通巷小学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眼前的这个房子我还记得,往日的木板楼房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这个地方正是我小学同班一位同学家的位址。

在汉中路又看到另外一位同学家的房子,这栋房子变化不大。去年我见到这位同学,他早搬到一个什么花园小区,在家招呼孙子,他说他们家在朱家北巷巷子口的老房子还在,如果政府要拆迁的话,一定会“价值连城”。



从朱家北巷穿到汉正街,汉正街两边更是高楼林立
左图是当年汉正街南边的兰金秀巷,右图是当年街北边的马家巷,现变成马家社区,不晓得这两个巷子里增添了多少新居民?
左图便是直插汉水的三善巷右图是正在往天空发展建设的大通巷

普爱医院的旧大门与循道会教堂依然保留,这真是万幸!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09:55:36 | 只看该作者


普爱医院对面的板子巷 已经“从此站立起来了!”,耸入云霄。旁边空着的这块地曾经是有百年历史的汉昌肥皂厂。

循道会教堂怎么开了一个炸酱面馆?
与这个炸酱面馆的周老板一聊,原来他是一位在汉正街生活至今的老人
周先生大我几个月,早我一年读书,他读循道会小学(江汉桥小学)。从他爷爷起,他们家就住在板子巷。我的一位同学家也在板子巷,一说姓名,他们居然是邻居。他说我的这位同学早已退休,曾是权贵一时的警官。我与这位小学同学在初中又同了三年学,毕业时,他担心成绩不好,报考了警官学校(那个年代,人们觉得当警察没出息,被录取后他还感到蛮掉底子)。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09:56:11 | 只看该作者
过桥洞是汉正街“生计布店”的街面。远处的高楼:建好了的是板子巷,正在建的是大通巷,灰白色的建筑是现在的普爱医院。
桥洞上的道路加宽了,往日的旧基础还在,这几棵树依然默默地忍受着城市扩张的压力。
老周说,因市政协某些委员的呼吁,汉正街还留了几条没有拆毁的巷子。这个大泉隆巷对我的印象极深,巷子里有个名叫“一兴池”(后改名清泉池)的澡堂,从小父亲就带我到这里泡澡,每次我都很兴奋。


这便是半个多世纪前经常光顾的“一兴池(清泉池)”旧址

与汉正街相伴的汉水依旧,两岸整治得很清爽,显得祥和宁静。从小我就在汉水中练就了一身玩水的本领,中学被挑选到业余体校游泳队,后应征入伍,在海军当了几年的潜水兵,我与汉水有深厚的感情。


站在江汉桥桥头堡,望着汉正街这几栋拔地而起的高楼,街两边的油坊巷、砖瓦巷、白家巷、马家巷、大通巷、三善巷等巷子已完全消失,看到留下来的几条巷子也失去了当年的光彩与居住的功能。我感叹“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时代变迁,惊讶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4:25 , Processed in 0.1058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