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个女孩叫左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1 17:5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个女孩叫左传
文/郭学萍

1
我调到现在这所学校,是2004年寒假过后。
一纸薄薄的调令,让还没有完全从春节的欢愉中醒过神来的我,就这么从曾经工作了14年的铁路学校,来到了现在这所完全陌生的地方小学。
我到新学校所带的第一个班级就是五(2)班。从一个学年的中途接手一个班级,不仅学生有些不适应,我自己也有些不适应。
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活儿,但总会有办法,我布置的第一次作业便是——用文字为自己画像。
第二天,我坐在办公室一篇一篇地看着孩子们的自画像。当我读到《有个女孩叫左传》时,那独特的行文让我忍俊不禁。

姓名:和《左传》同名
性别:和老妈一样。
星座:与丘比特同一个职业。
格言:通才就是庸才!
最喜欢的电影:同班同学上演的闹剧。
最喜欢的事:用文字记录心情,怀念成长的经历。
最讨厌的事:被我们班男生称为“跆拳道高手”(我根本就没学过什么跆拳道)以及被他们指控为“暴力女”等莫须有罪名(我只不过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
我的模样:眼睛,深黑色,长得并不水灵,视力也不好。可是正是这双小眼让我看清了大千世界,分辨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假丑恶。耳朵,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左耳进,右耳出”。爸爸给我讲奥数题目时,我一边听一边点头,但反过来让我复述时,我却不知从何讲起,可真是一对“摆设”。嘴巴,还算凑合,可里面的牙齿,实在不敢恭维,实不相瞒,还有蛀牙,不是我没使用高露洁,而是我刷牙不到位,结果造成了长久的遗憾,如今我正力挽狂澜,尽力使它对得起我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做到标准的“伶牙俐齿”。
最骄傲的事:我8个月便会走路,4岁时在大型广场,万目注目下表演独舞(哈哈,无知者,无畏),5岁时学会了溜旱冰,7岁时便能够骑大人的自行车,9岁时进行了无麻醉眼睛矫正手术------如今还有什么让我不敢做的?(当然除了违法的事)
最遗憾的事: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江湖”,如果有,我一定要亲眼看一看屠龙刀,探一探“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虚实,说不定那时的我已是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侠”。可惜人死了不能复生,否则我一定会采访几千年以前的左丘明先生,请他谈一谈对《左传》这本书的看法,然后写一篇长篇报导,顺便加点什么“佐料”,或许我也会成为一代“名记”。
最大的决心:痛改前非,彻底改掉身上的坏毛病,让我的耳朵不再“吴用”,让我的牙齿“保时捷(洁)”(著名汽车品牌)。


——摘自《有个女孩叫左传》

我开始关注这个叫“左传”的孩子。她的外貌和她的自述颇为吻合,单眼皮,不爱笑。虽然她的文字很跳跃,但她给我的最初印象却是“静若止水”。
“静若止水?”班上几个调皮鬼听了我对她的评价后,一个个笑得惊天动地,“老师啊,你很快就会领略到她内心的巨浪滔天!”
果然没几天,我就真的目睹了几个男生被她追得满教室乱窜。看到我时,她丢下手中的笤帚,疾步走回座位。几个被追的男生看到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故意大声喊道:“老师啊,快救救我们吧!野蛮女生来啦!”
“这场大戏演得还算精彩!”我不动声色,冲着这群男生继续说,“你们这是周瑜打黄盖,我才懒得拔刀相助哩!”
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几个调皮鬼意犹未尽地回到座位,教室里恢复了平静。在我说话的这段过程中,左传一直安静地看着我,和刚才举着笤帚把男生追得满教室乱窜时的样子判若两人。“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我的脑海里忽然蹦出这么几个字来。

2
和我配班的是一位年龄偏大的数学老师,身材魁梧,声如洪钟,跟传说中的李逵差不多,但他比李逵白多了。我们俩对待学生的态度可以说是“迥异”。他习惯“狂风暴雨”,维持秩序基本靠吼;我习惯“和风细雨”,震慑孩子靠的是不怒而威。
别看左传的作文写得很出彩,可是一上数学课,她就泛起迷糊,用数学老师的话说:“她那精明的脑袋瓜子一遇到数字就短路。”你明明看到她瞪着一双不大的眼睛死死盯着数学老师,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可是只要一考试,试卷上画“×”的地方总是比打“√”的地方多,这让数学老师着实伤透了脑筋。
左传好像对此并不着急,就算数学老师气得暴跳如雷,她依然能做到波澜不惊。每天悠哉游哉,好像数学学不好跟自己无关。倒是她父亲很着急,几次三番找到数学老师,共谋她数学成绩提高之大业。
可是,结果是——事与愿违,左传好像和分数卯上了劲儿,她的数学成绩和他父亲到学校找数学老师谈话的次数正好成反比。他的父亲不仅是个散落民间的诗人,还是个很会赚钱的“操盘手”,没想到女儿只遗传了他的一半优良基因——只会写诗,不善算术。
“通才就是庸才!”左传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也算是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道“免死牌”。每当父亲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气埋怨她数学总是学不好的时候,她就会举着这道“免死牌”,不仅给自己,也给父亲一个可以从容而下的台阶。
她依然不苟言笑,依然有事没事把几个大男生追得到处乱窜,依然喜欢写写小文,对数学不屑一顾。数学老师就是在读了她写的一篇有关自己的文章之后,开始对她由恨转爱,爱恨交加。

待到秋分时节,教室里躁乱。忽见一个黑影以百米冲刺之速闯进教室,我等还未反应过来,便是一道晴天霹雳,响彻整个校园——“安静!”此人可谓是浓眉大眼,四方脸,活生生一彪形大汉。见此情形,教室里顿时一声长嘘,平日里自以为是的男生顿时吓住了,教室里霎时安静下来,此人便是我们的数学掌门人——骆老师。只见他迅速地把刚才骚动的“恐怖分子”——拉了出来,一个也不少,真是佩服他的敏锐。接着,他使用了自己绝活——丐帮打狗棒法,右手高高举起……大伙儿闭上眼睛,等待着一场未知的未来。只听“啪!”的一声,棒子落在课桌上,巨大的响声惊起我一身冷汗。再看那些刚才还神气活现的“好汉”们,都像泄了气的皮球……原来骆掌门人的“丐帮打狗棒法”还有完整的套路,在他的讲课过程中总是用得恰到好处:有人私语,轻敲30分贝,算是警告;那人困倦,40分贝,当作提醒;错了不该错的题,50分贝,他在为我们着急;若是遇到开头那种骚乱,毫不迟疑,80分贝,告诉我们这是“教”与“学”规则的底线,当用“大刑伺候”。就这样,在高高低低、强强弱弱敲打课桌的声音提示中,我们长大了。我们习惯了这种声音,像钟声,在耳边回荡,响彻,鞭笞……

——摘自《我们的数学掌门人》

“我其实蛮喜欢她的,”数学老师一边说着一边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如果她每次考试不拉班级的数学均分,我会更喜欢她!”
“我活着可不是为了让你们每个人都喜欢我,”左传对数学老师的表白似乎毫不领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书虫’。”
当然,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生活并不会根据一个孩子的愿望有太多美好的改变,她和班上的其他孩子一样需要面对“小升初”。然而,就是在这段“硝烟弥漫”的小升初决战前夕,她依然进行着一种顽强的“抵抗”——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校外培训。

3
我是在左传获得了“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之后,才知道班上的许多孩子在她的带动下,一直秘密进行着“地下创作”,书名是《六(2)班的故事》。总序是班长应童写的,小说的首篇作者便是左传,标题是《实习老师的到来》,还煞有介事地分成了上下两篇,上篇是《大话半截蜡烛》,下篇是《好莱坞大签名》:

一切都是从那天开始的,自从实习老师来到我们班,原本像咖啡一样苦的生活,突然像是加了香草糖一样,变得有滋有味。
这天下午,三位实习老师气宇轩昂地走进教室,教室里很吵,许飞高喊:“Look!三剑客来了!”刚刚走进教室的实习老师——施老师好不容易强忍住笑,问:“是谁说我们是三剑客?”“是在下!”许飞彬彬有礼地说,施老师说:“你放心好了,我不会罚你抄课文,但是……”许飞紧盯着施老师嘴巴,生怕冒出什么可怕下文。哪知施老师不急不慢地吐出了下文:“马上要排练课本剧《半截蜡烛》,我看你很适合演‘法西斯’少校!”大家一听,笑得前俯后仰。施老师接着说:“至于其他人物吗?集体研究!”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五分钟后,结果出来了:楚天志演中尉,华文辉演他的部下,萧竹清演杰克。
好戏开始了……

——摘自《大话半截蜡烛》
萧竹清拿出一张精制的纸片对黄蓉老师说:“黄老师,请你帮我签一个名!”接着,萧竹清又把那张纸片拿到施老师面前,说:“施老师,郭靖这两个字怎么写?”施老师想都没想,在上面写了“郭靖”两字。萧竹清一下子抢过纸,向楚天志炫耀:“看,我有黄荣、郭靖的签名!”施老师知道自己中计了,想抢回那张纸,可是为时已晚,萧竹清早把这张珍贵的纸片藏在了书缝里。
这时,叶老师走进教室对施老师说:“施超,有人喊你。”施老师刚想走,所有同学都把门堵住。“别闹了,我还有事呢?”施老师说。
“那你帮我们签名!
“给我们你的Email!”
“如果不愿意,你就从窗户出去吧!”
施老师没办法,只好继续。
等他们走后,楚天志真的发了邮件,他给施老师发的邮件是:哥们,你好,我很喜欢你,祝你越长越帅,吸引更多的美女。他给黄老师发的邮件内容大概是:你本身就是个美女,但是我仍忠心祝福你越长越美。可是后来,楚天志把这两位老师的邮箱弄错了,把本该发给施老师的信发给了黄老师,而把本应该发给黄老师的信发给了施老师,造成了另一场“喜剧”的发生……

——摘自《好莱坞大签名》
也许是我一贯优雅从容的作派,当别班孩子的叹息声淹没在一堆堆试卷中时,我们班的孩子却在欢天喜地地写着一本无关痛痒的班级小说。
“你难道就真的一点儿也不着急吗?”有同事好奇地问我。
“急什么?功夫在平时。”我总是这样若无其事地回答。当然,我心中还是有些惴惴不安。毕竟,在应试面前,有谁敢说自己有绝对的把握?
只能说很幸运,在那年的全区毕业调研考试中,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这为《六(2)班的故事》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左传却因为一分之差,与一所著名的中学失之交臂,这让我觉得万分痛惜。
当我重新接手一个新的毕业班,开始了又一段崭新的教学旅程时,左传的父亲忽然找到我,送给我她出版的两本新书,一本是《香草的天空》,一本是《仰望星空》。
虽然我知道,出版书籍对于她未来的学业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在讲究学科均衡,尤其是理科至上的应试大背景下,数学将成为她致命的软肋。
她的诗人老爸深知这一点,高中毕业后把她送到了加拿大上学。
也许,那里更适合她。


2012年10月9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4 02:41 , Processed in 0.10475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