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馆听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30 18:3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茶馆听书



绍兴人爱品茶,茶馆便应运而生,遍及街头。
旧时,绍兴城里,大街小巷都设有大小茶馆。据史料记载,抗战前的1936年,绍兴城里有大小茶馆206家。茶馆的设置,又以沿河为多,几乎半数茶馆设在街河岸边,有的干脆设在桥头、河埠口。如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开设的那种小茶馆,绍兴城内几乎随处可见。另有数量不多的大茶馆,有名的如“适庐”“第一楼”“天香阁”“越明楼”“鼎丰楼”等。小茶馆的顾客多为市井小民,大茶馆的顾客则为上层有闲人士。
旧时,茶馆掌柜很讲究泡茶艺术。泡茶讲究“五境”,即茶叶、水源、火候、茶具和环境,只有“五境”得当,配置相宜,才能泡出好茶来。特别是茶具,更有讲究,因为只有好的茶具,才能保持茶的清香醇味。茶馆多喜欢用越瓷,认为越窑生产的青瓷茶碗,最能使茶透发原汗原味和芳香,并保持汤色明净。
旧时绍兴的茶馆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播场所。一块惊堂木在讲台上拍得震天响,老先生高坐在那里,说者侃侃,听者娓娓,那是茶馆说书,煞是吸引顾客;一把胡琴、一副板子,又说又唱的,那是在上演绍兴莲花落,演到精彩处,茶客们或是鸦雀无声,或是满堂欢笑,这时候连“茶博士”(茶馆伙计)也忘记了自己的职事,站在角落里听得出神。鲁迅先生晚年在一篇杂文里对茶馆的作用概括为三条,即“打听新闻,闲谈心曲,听听说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4:28 , Processed in 0.0713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