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得怀念的两套小学语文课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7 03:3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值得怀念的两套小学语文课本
张田若
新中国成立60年了,我从事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也已满了50年。我深知这项工作关系到亿万儿童的成长,民族的素质,是个重要的工作,所以始终全力以赴,一以贯之。50年心血取得了成就,不仅感到慰藉,而且感到自豪,因为它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成了我国60年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950年,我在重庆,从部队(二野)转业到地方工作。1953年随楚图南先生到北京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任教研组长。从此我开始从事识字教学研究,编辑基础语文教材。先编扫盲教材,工农教材,1958年开始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始终未离这项教材编辑工作。这几十年是我一生最宝贵的时间,也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我编过工农教材,编过记工识字课本(供农业合作社用),编过幼儿识字教材,编过外国人用的汉字教材,但最主要的是编小学语文教材,包括识字教材。小学语文教材有多种,多套。最值得关注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五年制小学集中识字语文课本和八十年代编的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实验课本(现名《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我对这两套课本作以下的介绍。为的是供后人研究参考。这里不仅凝聚了我个人的心血,而且凝聚了我所处的时代的识字教学研究人员共同劳动的成果。我热切希望这些经验和传统能受到尊重,并热切希望这项工作能后继有人,能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第一套全国通用的集中识字语文课本
众所周知,我国在1958年出现了极“左”的“大跃进”运动。在这个阶段各地都自编小学语文教材,由于发展过快,质量过低,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随着我党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的贯彻,这种极“左”的倾向逐渐有了改变。
196010月教育部党组向中央文教小组报告时提出“集中力量编写十年制教材,对现行的十二年制教材作适当修改”。
1960年中共辽宁省委在黑山北关小学召开教学改革现场会议,将经过两年实践,取得优异成绩的黑山北关学校集中识字教学经验作了介绍。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领导亲往验收,证明确实有效。5月,中宣部副部长张磐石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了《黑山经验值得重视》的文章,指出“黑山北关小学初年级教学改革的经验,证明教学工作是能够多快好省的”,黑山集中识字法打破了汉字难认的神秘,应该继续试验总结。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编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的我,看到黑山经验,十分兴奋。因为这与我从1953年开始研究如何把祁建华速成识字法运用到工农扫盲教育,不谋而合。人民教育出版社领导派我到黑山进行调查,研究如何把集中识字运用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来。那几年,我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去黑山蹲点,有时还不止去一人。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编辑了我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的集中识字语文课本。
这套课本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识字教学为低年级重点,采用黑山集中识字教学法(作了改造)。教育部除了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推行黑山集中识字经验,并规定当时所有五年制小学(十年制教学改革实验)一律采用这套集中识字课本。全书共十册,五年用完,达到一般小学六年毕业的水平。一直到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戛然而止。我对此深感痛心。我想要不是这次夭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绝对不是现在这个状态。
非常值得怀念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势相当好。当时,纠正了1958年“大跃进”的作法,改变了中学语文汉语文学分科不适合国情的方案,否定了“全盘苏化”路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人大作《教学必须改革》的报告,主张教学要尽可能地多快好省,走中国自己的路。我们从事语文教材编辑的同志们从误区中走出来,大家意气风发,思想解放,加上领导的支持,决心打开语文教改的新局面。
那时编辑课本是在中宣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副部长张磐石不但亲自考察黑山经验,而且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坐镇。陆定一同志向我借阅了我所收藏的全部“三百千”等传统语文教材。他还积极创办了北京景山学校,六岁入学,采用集中识字方法教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尤其是辛安亭先生、刘松涛先生非常重视识字教学的改革,支持集中识字。
为了编好教材,编辑经常到实验学校听课,听取意见。改革得到了天津、北京和各省市实验学校老师的欢迎和合作。《人民教育》杂志紧密配合课本的发行,发表了文章。
可以说,当时全国上下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由于当时走的是一条比较科学的道路,所以教学效果也确实很好,五年制学校完全达到了六年制学校的水平。这是有历史记载的。
下面谈谈这套课本----《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的特色。
集中识字是我国千百年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但必须加以改造使之现代化。这套课本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一、贯彻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
建国后到那时,我国小学语文一直沿用随课文识字的方法,即拼音文字国家使用的方法。即读一篇课文认几个字,再读一篇课文再认几个字,每课只识几个字,被称为“三五观点”。据统计,一二年级识字量有的只有七百字,根本不能读书。为此,大家认识到必须学习“三百千”以识字为主的精神,提出低年级识字两千,实现多快好省,于是诞生了我国第一套以识字为重点的通用教材。
二、采用黑山集中识字教学法。
黑山经验承继了我国传统经验,发展了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经过了数年实践考验和改进,再经过我们的科学分析和研究(在中央扫盲委员会研究时,曾得到过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和赵平生先生的指导),运用于本教材。
全书共识字3500个(包括常用字2000个),其分布情况是:一二年级识2200字(尽量包容最常用字),三四五年级识1300字。
在学习拼音后,归类识字。一至四册每册分两次先集中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每次二三百字),再阅读课文。归类采用多种方式,有看图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同音字归类识字、形近字归类识字、部首相同的字,还有少量用反义词、多音字归类。其中尤其是形声字归类最便于学习,四册中共有590字纳入。四册归类识字总数达到2075字,占全套识字量(2197字)的94%。通过课文识字只有120字,可想而见,学生大大减轻了阅读课文的困难。学生通过集中识字,再在课文中复习字,两次学字,识字得到了很好的巩固。
三、充分运用了汉字规律。
课本生字大都是通用的字,其中常用字大都在初小课本中出现。字序对顺利开展教学关系很大。本课本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儿童识记汉字的一般规律,作了一些合理的安排。在编课本前,先对两千常用字作了字形的分析统计,找出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作为汉字结构单位的独体字和偏旁,作为第一册选字的参考。出现频率在10次以上的结构单位近一百个,除少数字义太深的外,都编入了第一册课本。先学这些字,以后再学别的生字会方便得多。例如,两千常用字中字形上带有“口”这个结构单位的共有180个字。先学“口”字,就有助于识记这180个字。此外,第一册的选字还注意到字的常用频率,从两千常用字中选常用频率最高的字,在第一册出现,以利学读写。
掌握汉字的偏旁,有助于识记汉字。过去的课本没有把偏旁列为识字教材,本书强调偏旁教学,随着合体字的出现,陆续列出各种常见偏旁,让学生识记和书写。在教学时,同时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各种字形结构。
在识字的同时,注意让学生积累词汇,凡学过的字能组成常用词的尽可能编入练习,让学生读一读。这样不仅字学得多,词也学得多(十册共9480个词),就大有利于读写。
课本还相应编了写字教材,先认后写,认多写少。集中识字班的学生普遍能写好字。
四、以集中识字为基础促进读写教学,达到较高水平。
本课本在编辑识字教材的同时,还注意选好课文,力求文质兼美,并编好练习。当时有叶圣陶、朱文叔、蒋仲仁等专家把关,虽然难免受“左”的干扰,但语言质量和教学质量还是比较上乘的。
由于识字较多,提前,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就相应提前。有一个实验小学的文章中说:“集中归类识字以后的阅读情况就有所不同,识字已为阅读打开了方便之门,当儿童看到不久前学过的字词在课文中出现时,他们产生了亲切和新奇的感觉,自动读起来,兴趣很大。所以很多课文在教师讲解前,他们就已经读得正确连贯了。反过来由于阅读的顺利进行,为讲透课文,深入理解字义,仿照范句说话创造了条件。在这里通过阅读来识字就可省去一般的字词分析,充分重视读的训练和说的训练了。也就是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把汉字音形义统一到“用”的高度上去。即用已经基本掌握了的字,去读懂课文思想内容,领会词句表达的意境,用字去说话和写话。”由此可见,集中识字为提高读写教学提供了前提,打好了基础,其影响所及绝不限于识字,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具有关键的作用。这一点更被后来大范围的推广运用所证明。
已故著名教育家李秉德教授曾经说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确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主要问题在于儿童识字少、识字慢、字认识得也不准确切实。由于识字问题未很好解决,就影响到阅读及作文的质量也不能很快地提高。所以,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克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儿童识字问题,就是如何采取措施使初入学的儿童把字认得更多、更快、更准确的问题”。重读他的这段话,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这第一套集中识字课本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套经过30年实践验证的集中识字课本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终止了语文教学研究,留下一大堆“后遗症”。粉碎四人帮后开始拨乱反正。1976年黑山北关实验学校贾桂枝校长等人得到解放,来到北京景山学校与我和刘曼华等人欢聚。大家决心重新恢复集中识字教学实验。这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会见,从此再次出现了新的局面。
北京景山学校自编了集中识字课本于1978年出版使用,我帮助编辑了第一册。此书后来还在全国很多学校使用,几经修订,现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于1978年初给乔木同志写信,题为《应大力开展汉字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后来在社会科学研究院《情况与建议》1978年第2期中刊出。于此同时,我调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1979年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重新编印出版集中识字教材。我参与了这项工作。
1980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锦州和黑山召开全国集中识字经验交流会,全国15个省市300余人出席。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号召重新举起集中识字这面红旗。75岁的陆定一同志致函北京景山学校说:“你们立志改革,卓有成效。小学两年识字二千,这是打倒了爬行主义,意义非同小可。谨向你们热列祝贺!望你们坚持下去,多动脑筋,不怕讥笑,不怕寂寞,联合有志之士,把中小学的改革搞好”。
1981年,中央教科所教改实验小组制订《九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实验用)大纲(草案)》,并开始编辑新的集中识字课本,由我主编。1984年出了第一册,到1988年出齐十册全套,书名为《小学实验课本·语文》。此书第一册曾发行到10万册之多,用书单位遍及20余个省市。这套书1993年修订后改名《小学新实验课本·语文》,1999年再次修订改名《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共十册),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五代全国通用的集中识字课本。上述课本都经过教育部审查批准,可供各地选用。为指导各地的实验,中央教科所几乎每年或隔年都要召开全国的集中识字教学研讨会。教材推动了实验,实验促进了教材。
课本虽几度修订,其基本精神仍是集中识字,完整的说是“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下面对《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本》这套经30年实践验证的课本作简要的介绍。
这套课本继承了“文革”前黑山和景山的经验,并作了重大的发展。
一、从集中识字发展为“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体系,实现了小学语文的整体改革。明确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中年级强调大量阅读,习作从一年级开始逐年分步推进。
二、更好的安排了集中识字的字量、字种、字序和字用。一、二年级识字两千个,五年识字三千五百个。教识字强调:形音义统一,以形为主;认读写结合,以认为主;字词句联系,以字为主;记比说兼用,以记为主。
三、阅读教材采用单元分组的方法,注意精读略读的配合和课内课外的结合。三年级开始选读浅易文言文。教学方法强调三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
四、习作训练从一年级开始,从口语到写话到作文。提倡写放胆文,舒畅作文。
30年,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多次动荡,或片面强调拼音忽视汉字,或否定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或片面强调阅读中识字,或误入语文训练考题化歧途,或强调人文性否定工具性,或强调学习西方否定我国传统……但这套课本始终坚持科学的原则,根据国情,遵循汉字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批判继承传统经验,适当吸取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因而立于不败之地。
全国使用这套课本的学校普遍取得很好的成绩。黑山北实验学校的成绩在辽宁省始终名列前茅。1983年教科所验收五年毕业生平均识字3984个,听写正确率99%。河北涿鹿县全县推广大大提高了农村学生的语文水平。湖南湘潭县长期使用这套课本,县教研室主任韩岳衡曾著文《“集中识字”实验可在农村小学普遍推广且教育教学质量高于普通班》发表。常州博爱路小学持续使用课本20余年培养了大批高语文水平的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20015月举行“集中识字教学创始4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西北师大原校长李秉德教授,浙江大学教育系朱作仁教授等致函祝贺。顾教授说四十年来集中识字的方法还在继续创新,不断完善;而且带动着别的语文教学法也在不断创新。李教授说黑山为识字教学做出了特别的贡献。朱教授说从事集中识字教学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意识到汉字这个“瑰宝”,首创集中识字教学法带动了教育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得巨大成绩,令人钦佩。
新的集中识字语文教材至今仍在使用,虽然规模不如当初,但这套教材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路已普遍被我国小学语文界所认可,并已影响到国外。它的生命力是巨大的。不论今后语文教学如何发展,“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教学体系将会永存,并更加发扬和发展。
怀念这两套课本不仅是要记录这两套课本的编者和使用者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希望后人能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遗产,继续开拓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科学化的道路。
                                                          2009.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1:25 , Processed in 0.2075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