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把孩子关在门外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2 19:0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把孩子关在门外了吗?
柳州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雷琪琨
        我们总是急于告诉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在孩子做得不对时总是父母去补救,而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探索和体验。
        有一篇名为《关在门外的孩子》的文章:早上天气很冷,小女孩非要穿裙子上幼儿园,爸爸耐心地劝说她,却怎么也听不进去,僵持不下,爸爸让她穿着裙子自己站到门外。小女孩在门外拼命地哭,可爸爸忍着没有开门,等过了好一会儿,孩子的哭声小了,父亲才打开门,看到小女孩的嘴都冻乌了,主动要求换衣服。事后小女孩并没有疏远父亲,相反还和父亲更亲近了,因为父亲让她自己去体验了一个后果。
        很多事情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没有道理的,你只有让他自己去体验,他才会印象深刻,下一次才不会再犯。可是这些正是我们很多父母所缺乏的。在适当的时候,你把孩子关在门外了吗?
        场景一:孩子把书撕了,很多父母总是批评孩子这样做不对。可是在孩子眼里撕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觉得大人的批评莫名其妙,根本听不进去,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言。您可以尝试这样做:当孩子撕书时你不露声色,也不要制止他,当他缠着你讲故事时,你就说:“你把书都撕了,妈妈(爸爸)没有书可讲不成故事,你说怎么办呢?”这时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让他体验撕书的后果,意识到自己做错事必须自己承担责任。当孩子确实认识到错误,也提出了自己想出的解救方法时,你就可以协助他进行补书工作了。
        场景二:孩子的成长过程会有叛逆期,总是爱乱发脾气、乱丢东西,这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释放情绪。一般父母总是吼孩子一顿,然后自己把东西捡起来,第二次孩子还是会乱发脾气,还是会乱扔东西,因为他没有品尝到乱发脾气带来的后果。这里介绍一位母亲的做法:就是根本不理他。有一次孩子发脾气,把自己心爱的毛毛熊丢在了一个角落,等他平静下来后到处找不到自己的玩具时,妈妈说:“你自己把玩具到处丢,现在请你自己去找,不要来找妈妈。”孩子自己开始找了,最后实在找不到了,他也没有去找妈妈,这时妈妈趁机说:“以后不能乱发脾气了吧,有什么不高兴的事你可以说出来,但绝对不能乱丢东西,丢了东西再找就难找了。”这样就地取材的教育方法果然有效。以粗暴对待孩子的粗暴是最无知和无用的做法,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去释放自己的情绪,你得让他自己品尝后果,他才会记住自己该怎么做。
        场景三:孩子不和群,玩具不肯给小朋友玩,有的父母就勉强孩子,与孩子发生一场战争,弄得孩子哇哇大哭,更是把玩具藏得紧紧的,对小朋友也产生了排斥感。有位爸爸的做法是这样的:孩子不愿把玩具给别人玩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父母千万不能去勉强,这样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效果不好。他的孩子小时侯也不肯把玩具给别人玩,但是他并没有硬性要求孩子,只是说不给就算了,就让孩子自己玩。时间长了,其他小朋友就不愿跟他的孩子玩了,这样孩子就体会到了孤独。有一次,他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手上有一个玩具手枪,就非常想玩,于是求助于他,可是他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我也没办法。你不愿把玩具给小朋友玩,小朋友可能也不想跟你玩了。你把自己的玩具跟别人交换试试看吧。”儿子一听,果然把自己的小汽车拿去跟别的小朋友交换,那一天两个人都玩得很高兴,这样一来二去,一个玩具变成了两个玩具,孩子尝到了甜头,就总是主动地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跟别人的玩具交换着玩。道理蕴涵在生活中,你不要去硬教,因为硬教是没有用的,等待合适的机会让他自己体会,这样你也会轻松很多。
        场景四:孩子没有时间概念。有时,父母带孩子外出时,孩子的事很多,不是饭没吃完就是玩玩具迟迟不出门,结果看时间来不及了,很多父母就焦躁不安,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却因为小插曲而不欢而散。小磊妈妈的做法:有一次准备带小磊去看电影,吃完晚饭,小磊又去玩积木,怎么叫都不听,快到8:30电影都开演了,按照小磊妈的性格早想发脾气了,可是在孩子眼里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妈妈只是静静地等着小磊,直到他同意出门,到电影院已经开演半小时了。小磊对电影很感兴趣,他后悔不迭,连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叫我?”妈妈平静地说:“是你自己把时间耽误了。”小磊不做声了,他的后悔让他记住了不守时的后果。那妈妈还用多说什么呢?对付孩子没有别的办法,你替他着急是没有用的,让他自己着急最有效。
        场景五:孩子吃饭总是很让人操心,跑着喂、追着喂,一顿饭要吃两个小时。豆豆妈妈的做法:很多父母舍不得让孩子饿肚子。而豆豆妈真的是这样让孩子明白不好好吃饭就要饿肚子,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原来豆豆吃饭也让妈妈很头疼,哄着吃都不吃。妈妈实在没办法了,狠狠心,吃饭的时间如果他不好好吃,到点就撤掉,一顿两顿豆豆都不知道饿,妈妈心疼得没办法,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可是,妈妈就不相信他不知道饿。妈妈不让豆豆吃零食,除了水连奶也不给他喝,果然还没到晚餐时间他就向妈妈要东西吃,妈妈说:“没到吃饭时间就没有东西吃,谁叫你不好好吃饭呢?”那天一直到晚餐时间妈妈才让他自己吃饭,那顿饭他吃了两小碗,根本不用喂,一下就吃完了。有时候做父母的要狠心,饿一两顿饭也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吃饭是他自己的事。
        最后,再让我们重声:让孩子体验自己的错误,让孩子在体验中长大。

2#
发表于 2008-10-22 20:29:4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11:09 , Processed in 0.0989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