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利梅:浅析美术教学与小学低年级作文的联系 | http://www.tjwang.net 时间:12-06-18
来源:团结网-团结报
| | 从我所教学的几年来发现和经过对其他美术教师的调查,我发现刚入学的小学生都喜欢画画,每个人都有一盒五颜六色的水彩笔。一有时间就用自己喜欢的色彩描绘身边的世界。画爸爸,画妈妈,画老师,画小树,画街道,画楼房……对此老师们常常不屑一顾。可是,如果你肯用心地去看孩子们的作品,就会发现这些自由状态下画出的作品,常常透露出孩子们对世界的初步了解,是孩子们初涉人生的感性评价。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的那样:“无论是艺术还是自然,如果一件事情叫你觉得美,它是一定能够在你心眼中现出一种具体的境界,或是一幅新鲜的图画……”孩子 们比大人更擅长画出周围世界的美与丑。这实际上是他们想表达还无法表达的语言之替代品。为什么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好好利用呢?
语言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应该从一、二年级开始潜移默化地训练孩子们的语言。绘画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使低年级学生对说话、写话充满兴趣。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1.美术给低年级学生写话提供灵感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1)在美术上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活动倾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是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学习中的观察能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美术学习是离不开观察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并结合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学写生,让孩子在校园内画一棵树、一朵花,先要学生明确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顺序,要用眼睛看,还可以闻一闻,摸一摸,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有什么区别,尽量使用对比观察法,在对比中把握写生对象的特点,获得对观察对象的整体印象。观察时一定要仔细,要认真体会观察对象的每一个细微部分。只有经过这种感性的体验,写生时才胸有成竹,一幅幅线条流畅、内容丰富自然的写生画才能够一气呵成。
(2)在美术课上学会表达
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培养孩子说话写话能力,比如说:我们今天画的是一幅关于春天的画,我在课堂上就引导孩子,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有什么颜色,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画画,画完之后,让学生对着在自己的画,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自己所画,有个孩子说:“春天来了,太阳懒洋洋的,花儿都张开了笑脸,小草绿绿的。”其实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说的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有时候孩子的用词不怎么恰当,但是他能说出话,而且有话可说,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也达到了美术教学与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
教师同时也提出评介要求:能否用恰当的词语、短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