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做就去做
江苏 翟运胜
一个人往往有这样的"情结",他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在潜意识里对自己说:我目前的能力只能做到这些,我再怎样努力以后也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如果我现在迈出了这个圈,我可能就回不了头了,我会失去很多。这个"圈"就是这个人的"现实性",而"圈"外面就是这个人的"可能性"。由于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患得患失,这个人始终没有勇气探出头来看一看圈外的无限美景,没有主动地看一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于是,他永远地生活在自己的"现实性"里坐井观天。到老了的那一天,他可能会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离开"现实性",他可能还会欣欣然地认为对自我认识很透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托在《人类潜在能力的新启示》中说:"据我最近估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百分之四。"我们全部能力的百分之九十六还在沉睡着,最终被我们带进了坟墓,这是多么惊人的浪费呀!这样的浪费和悲剧正在一代又一代人、一批又一批人的身上重复上演着。
《英国达人》是一个年轻人青睐的时尚节目,却成功地推出了一位中年妇女--苏珊大妈。这是一位极其普通的中年妇女,当她向你迎面走来时,你多半不会对她留下印象,因为她实在是太普通了,就像我们每天在小区门口遇到的提篮买菜的老大妈。但苏珊大妈天生拥有天籁般的声音,著名的歌剧在她的演绎下犹如天外之音。苏珊大妈的出现,在英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娱乐媒体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就连节目主办方也没有想到一个苏珊大妈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
东方卫视组织的第二季《中国达人》评选中也出现了一位草根达人--"菜花甜妈", 一位在菜市场卖菜的五十多岁大妈,以蔬菜名演绎各种世界名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中国版的"苏珊大妈",受到亿万人的热捧,歌曲中的"送你葱"也成为一句流行经典语。
她们为什么会获得成功?首先在于她们有梦想,更重要的在于她们坚持着这个梦想,一有机会就马上付诸实践。虽然苏珊大妈、"菜花甜妈"最终都屈居亚军,但在她们的人生中,这是一次重大的"质"的突破,是对自己"现实性"的完全超越。依苏珊大妈、"菜花甜妈"的年龄,要做出参赛的决定,想必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对自己能力充分的自我肯定。我欣赏她们这种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去理会、想做就去做的精神。
对于个体与社会,个人才能被埋没都是非常可惜的。苏珊大妈、"菜花甜妈"的天籁歌喉不是在中年后才形成的,她们在年轻时就具有这方面的潜能。之所以没有展现出来,被人熟知,极有可能是因为她们的内在光彩为"现实性"遮蔽,她们也没有主动去撩开"可能性"的面纱。许多人到了垂暮之年,才忽然发现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过去之所以从未被发现,只不过是囿于自己的"现实性"罢了。囿于"现实性"困住了不少人,使之终生碌碌无为,而要发现与提高个人潜能,就要充分地认识到"现实性"的束缚,勇于迈出新的一步。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为了不让今生留下遗憾,有些事情想做就去做,人生需要这样的冲动!冲动也许会带来失败,但没有冲动就难有成功,难有超越。
对于每一个学生,我们多看到的是这个孩子的"现实性",看到的是他现在怎样,对他的"现在"进行评价。至于他以后发展的"可能性",则很少在教师的考虑之列。即使是展望学生的"可能性",不少教师也是基于学生目前的"现实性"进行悲观地所谓"合理推测"。我们总不敢或是不愿探出头去,看一看"圈"外面的美丽风景,这美丽风景就是孩子们的"可能性"。很多事情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冷言冷语或悲观预测会把孩子们浇个"透心凉"。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关注学生的"现实性"转向关注他们的"可能性",鼓励他们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当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准备开始一个新计划时,我们不要忙着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告诉他们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可以,而是默默地祝福他们,帮助他们。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我们要相信他们。也许等待一下,孩子们就会展现出我们从未预料到的精彩的"可能性",给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
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能勇敢付诸实践吧。
对每一位教师来讲,由于个体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也多会囿于自己的"现实性"。有的教师把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做事准则,而没想到自己的身上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在教学事业上做出更大的成绩,可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的一生犹如白驹过隙,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示自己才华与能量,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
突破自我的"现实性",充分地展现出我们的"可能性",这样,到了暮年,我们才不会哀叹人生的琐屑、无聊、暗淡与平庸。
(作者系特级教师,现任职于江苏省邳州市福州路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