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小学语文课文选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0 02:3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小学语文课文选编   

  转引自《中国基础教育网》


首都师范大学 郭晨译  
  
     国语(六下)——故事

        最后一课

                  都  德 作

                  神宫辉夫 译

          ~文章略~

关于作品的时代

  阿尔萨斯和洛林现在属于法国领土,它们离西德国境线很近。

德国和法国自古以来,在领土扩张问题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而每次战争结束以后,阿尔萨斯和洛林就常被两国划来划去的。

虽然居住在阿尔萨斯的大部分人原本是德国人,但当时的普鲁士不顾国民的反对,把阿尔萨斯划给了法国。从那以后,阿尔萨斯人受法国法律的约束,

作为法国国民生活着。同时也将法语作为自己的语言学习。

也正是那个时候,两国间的战争开始了,法国被打败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又成了德国的领土。这篇作品也正是在那之后不久完成的。尽管是德国人也不想再被德国统治的人们,以阿迈儿老师为首以及一行人的举动,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读。

站在“我”的立场上来读

作者都德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是如何来描绘阿迈儿老师等人的悲愤之情的。试着站在“我”的立场上来读。

读出“我“的思想变化

详读以下三个场面,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1)去学校之前

2)最后一课的课堂上

3)下课后,看到阿迈儿老师的情景

写出自己的感受

读完这篇作品之后,和同学讨论自己的感受,并试着将自己的观点写下来。

*你是如何理解“我”所看到和想到的事的。

*你是如何理解阿迈儿老师说的“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这句话的。

思考汉字的意思,并将它们组成熟语

1)意思相近的汉字的组合

探(さがし求める)+求(求める)-探求

2)意思相反的汉字的组合

寒(寒ぃ)+暖(暖かぃ)-寒暖




文学之窗2  人的真实

  〈最后一课〉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作品,而且讲的是欧洲国家的事。但尽管是这样,这篇作品为什么会给日本带来如此深刻的影响呢?

这篇作品描绘的是由于战争,人们的自由被剥夺了,就连自己本国的语言也被剥夺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悲愤之情。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只要站在那个法国少年的立场上来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文中人物的悲愤之情好象就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事一样。这就是这篇作品动人之处。

我们可以从阿迈儿老师的言谈举止中体会到人类最真实的东西,这也是我们为之感动的原因。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2:32:16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小学语文课文选编——《论说文》

首都师范大学 郭晨译  
  
      国语(六下)——论说文

         (一)责任

                 松田道雄

你曾考虑过什么叫做责任吗?

在儿童公园里,和朋友打棒球的时候,你的一个本垒打,把不远处别人家的玻璃打碎了。在那家人出来以前,大家从公园逃出来。这就叫做不负责任。

如果你坚持走到那家人门前,说“是我打碎玻璃的,对不起。”认错的话,你就对你的错误负责了。

但是,你们正要从公园里逃出来的时候,刚好碰上校长从那经过,校长提醒你,“要向人家道歉,如果损坏了东西的话,要赔偿。”这个时候你再去道歉,那么你这只是履行了作为学生的义务而已。

要说责任和义务到底有什么不同的话,责任是指不管在哪儿自己自觉的做某事,而义务是在其他外力的影响下,使自己不得不做某事。

我认为比起义务来,责任对人类来说是更重要的事。

在世界上,为了防止不合法的事情发生,制定了很多法律和规则,用这些规定作为人们必须履行的义务。虽然有了这些法律规定,但仍有人可以很轻易的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人们便加大执法的力度,这样一来,便使人们感到自己被束缚着,很不舒服。

与其用法律和规则来束缚人们,不如给人们以自由,用善良的心和信用来感化人们,采取民主主义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赋予人们自由之后,人们如果再干坏事的话就会被说成是没有信用的人。人们如果真正获得了自由,就会对自己的人格负责,就会努力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世界上只有一个自己,要以自己为自豪,这样一来,就会更加维护自己的形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尊严。

责任正是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要付出的努力。正因为如此,自由并不是说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负责任。



        (二)三思而后行

                  龟井胜一郎

“三思而后行”是中国古书中的一句话。


我们对各种各样的意见,有时凭直觉很快赞成了。要是游玩的事或不是举足轻重的事儿到也罢了,但对于重大问题,即便是赞同的时候,也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如果不加思考便做出决定,一旦不能实现就晚了。特别是在好多人都赞成的时候,自己也就容易不加考虑跟着赞同了。那时,如果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的话,这就是我所希望大家具备的慎重态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赞同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尽职尽责的去做。对自己赞成的事,到底有几分把握可以实行。那时,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能力,要是觉的怎么也实现不了的话,想想为什么实现不了。肯定是哪个环节有问题造成的。将问题蒙混过去,人们之间就变的不可信任的了。


换个角度,我们来考虑一下不赞同的情况。自己虽然反对,但再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观点就真的是正确的吗。同样,与自己相反的意见被提出后,别马上反驳,因为有可能是自己错了呢,所以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遭到别人指责或攻击,不管是谁心情都不会好。但是,其实人在被指责或是被攻击后要是能够控制自己的话,就说明他已经长大了。也就是说,谦虚是人们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这就造成了不听取少数派的意见。在大会或大的组织里总是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政策是否实行,这必然是很民主的,但在这样的情形下,用这种表决的方式也决不能就断定少数派的意见就一定是错的。因为虽说是少数派,但他们反对也一定有他们的理由。

多数派的意见也未必就是真理。只要是人做的事,总会有不足的地方,所以说,对待那些指责你的人,要充分体谅他们的用心,这才能算是民主主义吧。最后即使决定采用多数派的意见,那个决定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再仔细考虑一下,对其中的问题做出修改。



我们大家都会有这种想法,那就是“只是我一个人”。拿一件小事来说,在街上的时候,随手扔了张纸。这时自己会想,马路这么大何况只有我一个人扔一张纸,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的话,街上就会到处都是纸屑了。到底谁应该负责呢,大家面面相觑。互相推卸责任,也就是说谁都不想负责任。

对某个意见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要是自己不经考虑就做决定的话,其实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总之,不管是多么小的一件事,“只是我一个人”的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必须要有责任感,正因为如此,要三思而后行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应该养成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随便的赞成和反对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掌握训读相同的汉字

住む——铁筋のァパ-トに住む

济む——それではぼくの气が济まなぃ

(后2个略)




作者的观点

找出这两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考虑作者为论述自己的观点是如何组织文章的。

1)举了些什么样的事例      

2)通过这些事例又是如何论述的呢

体会词语的意思

总结作者是如何解释以下词语的

(一)自由、义务、责任、民主主义

(二)责任、少数派、多数派、民主主义

词语的选择

(一)“你曾考虑过什么叫做责任吗?”

   这句中的主语和动词如果被替换的话,可以有一下几种说法。(略)

   请体会这几种说法和作者的原话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思考为什么作者会选取原话中的主语和动词。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2:32:50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小学语文课文选编——《一朵花》

首都师范大学 郭晨译  
  
    国语(4年级上)——故事

      一朵花

                今西佑行

“一个就够了”

这是弓子记得最清楚的话。

还是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发生的事。

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豆沙包、牛奶糖、巧克力这些食品,更别说点心了。吃的东西连大米都没有,只有芋头、豆子和南瓜。

每天敌军的飞机在天空上盘旋,随时都会有炸弹扔下来。

街上,到处都是废墟和燃烧的火焰。

弓子总是在说肚子好饿,不管是什么时候,总是吵着要东西吃。

于是,弓子的妈妈说:“那就一个吧。”便从自己那份中拿出一个给弓子。

“就一个,就一个。”这句话已经成为妈妈的口头禅了。弓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将妈妈的口头禅记住了。


有一天,妈妈说“真是可怜的孩子呀。以为说‘一个就够了’,就什么都能得到了。”

爸爸也叹息到:“这个孩子生来就只知道满足自己,却不知道为别人着想。哪怕全家只有一个芋头、一个饭团、一个南瓜的时候,她也要要一个。真的不知道她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那个时候,正如父亲所预料的那样,弓子一天天的长大。

从那以后没多久,弓子的父亲身体本不健壮,却不得不上战场了。

父亲上战场的那天,妈妈背着弓子到很远的火车站送爸爸。弓子头上戴着妈妈作的棉帽子。

在妈妈肩上背的包里面,有绷带、药、领来的邮票还有用珍贵的米作的年糕。

弓子知道包里有年糕,说道“一个就够了,年糕,一个就够了”, 妈妈也许是不想让弓子的爸爸看到弓子哭的样子吧。就把年糕一个个的给弓子吃了,到车站的时候弓子已经把年糕都吃光了。

到了车站,看到别的去战场的人,在人群中时不时的听到“万岁”的喊声。还有从别的地方传来的军歌的声音。

弓子和妈妈找到了爸爸,在站台上,爸爸抱着弓子,伴着那“万岁”和军歌的声音也小声附和着,就象不是要上战场的人一样。

但是,在火车马上要进站的时候,弓子的“一个就够了”又来了。“再给她一个年糕吧,孩子她妈。”

“可已经全吃完了呀,好了,弓子,你爸爸要去当兵了,说‘万岁’”妈妈虽然这样哄着弓子,可弓子还是哭了起来,哭着说“就一个,就一个。”

妈妈在一个劲的哄弓子的时候,爸爸忽然不见了。

爸爸在站台上的象是扔垃圾的地方,看到一棵正在开放的大波斯菊。爸爸又匆匆忙忙的跑了回来,手里拿着的正是那棵大波斯菊。

“弓子,给你的,只有一朵花,好好珍惜呀。”

弓子从爸爸手里接过花后,高兴极了。

爸爸看到这一切,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什么话也没有说,上车走了。弓子一直看着手中握着的这朵花……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弓子已经记不清父亲的样子了。对她来说,父亲的事,她已经不记得什么了。

但是,在弓子房子周围却被大波斯菊满满的围着。

从那里不断传出蹬缝纫机的声音,时快时慢,好象人在说话一样。那一定是弓子的妈妈吧。

“妈妈,是吃肉还是吃鱼呢?”开满波斯菊的花从中传来弓子的声音。

于是,缝纫机的声音停了一会儿。

不久,缝纫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弓子在这个时候提着买东西的篮子连蹦带跳的穿过波斯菊的花丛,向大街的方向走去了。

今天是礼拜日,是弓子来代替妈妈,来做午饭的日子。



根据时代背景来读

这篇作品是由战争中和战后两个时期构成的。什么地方会有所不同。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人物、大波斯菊都应该如何朗读,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作品题目的思考

思考为什么要以〈一朵花〉为题目,试着将原因写在笔记上。

文章结尾的写法

找出文章中的“~のです。”“~のでした。”的句子,并将其替换成“~ました”。然后在与原来的比较,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总结感想

读完这篇作品后,试着将自己所心中想的写成作文。


词语之窗  容易写错的汉字

1)以下的句子中的使用汉字正确的是哪个。

每个汉字的意思是固定的。有的汉字读音相同,意思不同。不考虑汉字的意思就用的话,很容易用错的,所以,要在思考过汉字的意思之后再使用。

*以下的句子中,使用哪个汉字是正确的。

a.朋友と分かれる

     别れる

b~d 略

2)有些汉字读音相同,意思相似。这样的汉字很容易用错,用时请多留意。

*思考在使用以下汉字时应如何区分,然后象例文那样分别用它们造句。

a.早——朝起きるのが早ぃ

速——走るのが速ぃ

  b~h 略

如下所示,组合熟语。

用意思相近的汉字——家屋 付着   用意思相反的汉字——大小 强弱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2:33:32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小学语文课文选编——《一天哪怕只记一件事也好》

首都师范大学 郭晨译  
  
      国语(4年级上)——作文

     一天哪怕只记一件事也好

让我们把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还能在心中留有印象的记在作文笔记中吧。虽说是脑子记住了的事,但如果也能把内容简单的记在作文笔记中的话,写作文的时候,一定会用的上的。

朋友的笔记

4月23日(三)

决定胜负的一球
*同第3组进行了一场棒球比赛

*前半场比赛中,被第3组领先了5分

*一进入后半场,我的投球使比分追了上来。但是,最后还是以一分之差输给了他们。

*以后应该多加练习

4月24日(四)

修娃娃
*妹妹求妈妈给她买娃娃

*妈妈从壁橱里翻出了一个旧娃娃

*我把娃娃损坏的地方修补好

*妈妈边给娃娃补衣服边跟我说的话。


选择写些什么

每天都坚持写的作文笔记中,将以下的事情作为写作文的材料。

1)想让老师和同学了解的事是什么

2)发生的事和当时的心情是什么

3)作文笔记中总是重复写的是什么

朋友选择的题材

*被撕坏的投票用纸——班级委员选举的时候(村山)

*哭了的弟弟——兄弟吵架之后(西田)

*修复娃娃——(野中)


材料的收集和书写的顺序

决定写些什么之后,根据作文笔记的记录,把当时的发生的事情以及当时的状况、说的话仔细回忆之后,材料便收集好了。然后,将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就可以了。但如何来安排事件的顺序以及如何来确定作文的题目,就让我们一起来考虑一下吧。

1)从哪儿开始写起

作文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也可以将印象最深的场面放在开头来写。

2)哪部分详写

3)结束部分应怎样总结

4)作文的题目应怎么起

朋友的收集的材料和书写的顺序

开头
*妹妹求妈妈给她买娃娃的时候,妈妈同妹妹的对话。


*我看到妈妈从壁橱里拿出旧娃娃后,想起的事情

1) 妈妈对我说:“你玩娃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你把它修修就可以给你妹妹了。”于是,我和妹妹把娃娃已损坏的地方修好,再把她弄干净的情景。

2) 妈妈边给娃娃补衣服边跟我说的话。

结尾
*妹妹说好象“娃娃医院”时,我的心情。

*看到变漂亮的娃娃,想到的事。



题目
娃娃医院——从妹妹的话中得来



作文笔记(笔记的写法)

*我们为了不把听来的事忘记或是为了总结调查得来的东西也要记笔记。

   学会记笔记的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有用处的。

1)言谈中大事

(好朋友间的聚会)

*5月3日(六)10点到下午2点

*在大山公园欣赏自然风景

*根据各组不同的计划,大家有写生的、做游戏的还有做运动的

*自备雨具

*如下雨则活动取消


2)通过查资料明白的事

(书的历史)

*在纸发明以前,人们在土、树皮、绢等东西上书写。——在大英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一种用纸沙草作成的书。

*2世纪初,中国发明了纸,用纸作的书也随之出现。但当时还是人工书写。

*印刷术的出现是在7世纪末。当时是木版印刷。

*象今天这样的书的出现是在15世纪。


3)通过耳闻目睹得来写作文的材料

a.从读书中得来的

(读《皇帝的新装》)

*我认为不能看出狡猾的裁缝和老大臣用心的皇上不值得同情。


b.    从听到的事中得来的

(早上校长在会上的讲话)

“本月的目标是,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想写的是早上开始跑马拉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0 01:45 , Processed in 0.1041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