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云的“神秘”课堂 徐冬梅提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0 01: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薛老师的诵读课 吟诵日有所诵阅读力测试
       看云老师的教室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开始”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教室。她现在的专题贴在这里:http://bbs.eduol.cn/2011-8/30/7043756728.html
       她在全国的演讲,她的著作让老师们和家长们对她的班级充满想象,但很少有人走进她的课堂,她的班级,她的学校,她每天的日常的教育生活。
       有幸的是,我们得到了这次探班的机会。14日下午跟随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课题组核心成员岳乃红、邱凤莲,亲近母语副总杨爱萍等一行人,我们驱车来到了合肥。
       晚餐时我们结识了小安(李丽老师),李君华老师、王祥玲老师。她们三位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们眼中的薛老师和吟诵带给孩子们和她们自己的变化。她们语调和神情中传达的对吟诵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们。
       15日早上7:00,我们来到了这所传说中的学校——看云所在的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




       距离早读还有一点时间,看云老师特别强调,在进入课堂前,一定要去她的办公室看几个家长会的视频。






       家长会上,看云在带着家长们大声朗读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看云告诉我们,家长也需要阅读童话,需要感受不同于生活的另一面。在这里,他们会找到另一个自己。家长被这个众所周知的童话感动了,他们的朗读渐入佳境,而在最后,读到丑小鸭变成天鹅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了令人动容的神圣与自信。

       另一个视频中,家长们在跟着看云吟诵。在场的各位老师不禁莞尔。先是一位爸爸自告奋勇站起来,给大家吟诵,一会儿大家纷纷举手要展示下自己的吟诵。可以看出来,孩子们的父母爱上了吟诵。
       看云老师的家长们是幸福的。




       看云说,吟诵和戏剧是同根的。她发现孩子们爱上吟诵的同时,也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云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位可爱的二年级小女孩唱京剧的视频。可爱的不得了。依字行腔,没有倒字。小姑娘真棒。

       这些视频非常珍贵,看云老师视作珍宝。很遗憾,不能在这里展示这些视频。但是,相信大家有机会,一定会在看云老师的讲座上,看到这些可爱又幸福的家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1:15:1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们陆陆续续已经到齐了。晨读马上要开始。大家一起步入看云的课堂。云门弟子终于要出场了。
       看云的班级是二(2)班。步入教室,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教室背面的黑板。每天都在看云“行行重行行”的贴子里看到“日有所诵”四个字。看云强调“日有所诵,水滴石穿”。教室里的黑板报也提醒着我们“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上课铃还没响,教室里的京剧就播放起来了。云门弟子们,刚才还在对着我们看。京剧一起,这群小家伙的手势、动作和声音就起来了。这段时间正好听着京剧,等待还没到的同学。





       看云的晨读课堂第一个环节是孩子们借书还书。孩子们一来就自己到讲桌前来借今天要阅读的书,归还已经读完的书。我进来的时候,《全阅读》的部分刚结束。孩子们将要进行的是复习这一周吟诵的诗歌——《悯农》。看云的课堂上,吟诵是每周一首。每天都吟诵,最开始只是听,学吟,后两次才开始讲解。

       上课了,首先是吟诵的部分。今天要复习的是《悯农》。



孩子们舞动着小手,和看云一起吟诵《悯农》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1:16:55 | 只看该作者
然后是日有所诵的学习。孩子们每人都有一本《日有所诵》。用六分钟左右的时间读两首《日有所诵》里的儿童诗。孩子们读的很专注。











       《日有所诵》的过程中,碰到地理相关的知识,云门弟子随手就从地图上找相关的内容。地图原来有这种妙用。孩子们指一指不同的地方,了解到了诗歌里的距离与涵义。

       《日有所诵》之后是《阅读力测试》。很多家长提到,《阅读力测试》后面的题目稍微有点难了。也有老师问,《阅读力测试》怎么应用。孩子平时的作业已经多了,用《阅读力测试》会不会让孩子的负担变重。看云老师的课堂回答了这些问题。她把《阅读力测试》带进了晨读。看云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孩子们觉得怎么样?

       这个晨读是学习《阅读力测试》二年级的《企鹅寄冰》一文:








       孩子们举手发言,起来给全班同学大声朗读《企鹅寄冰》。其他同学用手指或铅笔指着文章。不时的,孩子们还笑一阵。大家很喜欢这个故事。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1:18:30 | 只看该作者
故事读完了,该是后面的“阅读闯关”部分了。看云老师会怎么操作呢?这可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的问题。我们充满期待。











       大家自愿举手,给大家读题目。孩子们回答后面的问题。
       第一个题目:“糊涂”在文中的意思是() A.迷迷糊糊 B.不明白 C.惊讶。
       我在心里暗暗担心,“糊涂”这个词对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会不会有点难啊?没想到,孩子们竟然都回答是 B.不明白
       接下来的题目,也很正确的回答出来了。




       最后一个题目,大家的讨论非常有趣。题目是这样的:
       要让狮子见到冰,你能想出好办法吗?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巧妙?一个办法一颗星,你能得几颗星呀?
       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给大家很多惊喜。
       有的孩子说:“给狮子一台冰箱”
       有的孩子说:“等冬天的时候,再给狮子寄冰吧”
       有的孩子的回答是:“狮子坐车去南极”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很棒。
       最后,薛老师让大家在最下面画一条横线,回家要给家长签字,并且读两遍。
       孩子们认认真真的画起横线来




       云门弟子的家长也是我们的榜样。家长和学校良好的互动,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灵动、更加丰富、更加扎实。
我们发现,云门弟子的课桌上都有四本书:《我爱吟诵》、《日有所诵》、《全阅读》和《阅读力测试》。在早读的时间里,他们读《我爱吟诵》《日有所诵》和《阅读力测试》三本。孩子们每天早上经过这样的阅读,日积月累,阅读量该是多么丰富!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1:20:5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李丽老师。他们班的孩子要给我们吟诵三首古诗。


这位小家伙要给大家展示他的吟诵。







这位可爱的小姑娘给大家吟诵的是《乡村四月》








一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在大声地吟诵古诗







岳乃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吟诵起来了。





李老师带着孩子们吟诵。李老师说,吟诵让她的心更加柔软。她自己爱上了吟诵。怎么能不把这么好的东西带给孩子呢?




男生在和女生比赛吟诵呢



这位小姑娘要给大家展示她的吟诵。





孩子们吟诵的很陶醉!




这个班级在读《日有所诵》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1:30:22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1:30:49 | 只看该作者
把世界带进教室——薛瑞萍教育教学讲演录

目录
毕竟东流去——十七年教师生涯回顾
母语及儿童对于母语的学习
一说儿童诵读:琅琅书声 朗朗乾坤
二说儿童诵读:缓坡送我们慢慢上升
三说儿童诵读:我们班的日有所诵
做一个朗读者
阅读和朗读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把世界带进教室
学校应当成为满足和培养高级人才需要的地方
在家长会上的发言
另一种海鸥
为什么我们需要乐善好施
请信我言,请跟我来
请求一生的合作
    吟诵之路,请与我同行







自序:青山遮不住
     一位朋友说:“听过你很多讲座,读你的文字,耳边很自然就响起你的声音。”这让我起了恐惧。原来,我竟是这样一个喧呶的人!对于教育,我有资格高谈阔论吗?

    很多个周末的早晨,一觉醒来,常常需要想一下才能记起自己身在哪一座城市,将要去哪一个“场子”。而这所谓的“一觉”,往往又是辗转反侧、艰难入睡的。而且早醒。而且多梦。

    最多的梦境有两种:考试或者上课迟到了,铃声早已响过,而我还在隔山又隔水的遥远的地方。那叫一个急啊!置身陌生的城市,迷路或与同伴走失,手机丢了,既记不起一个熟人的号码,也记不清要去的地方。那叫一个急啊!

     很多回孤单疲倦的旅程,彳亍徘徊或仓皇急奔的间歇,忍不住怀疑:这样的奔波与喧呶是否有意义?

    “意义肯定是有的!”朋友鼓励我,“否则你就不这样穷奔了。”

      也许是吧。然而,即便没有意义,我也会这样穷奔。只要精力允许,只要有人愿听。没有物体能够克服万有引力。没有人能够超越生活的惯性。

     “笨人就做笨事情。”作为一个笨人,我的偶像是阿甘。本质上说,我不是善言者,而是苦写人。所谓讲座,其实都是背诵。非常羡慕那些擅长即兴讲演的大才和不管效果如何总能淡定裕如的高人。自己是深恶“被培训”。在这人人疲于奔命的艰难时世,同行也好,家长也好,能够到会或参加培训都属不易,所以深怕辜负了有缘对面的朋友。压力慢慢积攒,就有了那样重复的梦境。然而,失眠症,也就是焦虑症——是在成为一个讲演者之前早就患上的痼疾。所以,一切无关乎喧呶奔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薛瑞萍是2003年上网的。实实在在,是网络造就了“看云”。将并非讲演的《毕竟东流去》置于首篇,用意有二:一是寄托对于前尘往事的纪念,二是告诉年轻同行一个更为实在的个人体验:即便是在网络时代,网上风云也只能蕴蓄于“网下”,蕴蓄于沉实寂寞的阅读、实践与思考。

      “从2004到2010,教一个年级出一本书。” 每当有人这样表扬的时候,总不免感到委屈和羞愧。“如果你到我家,看见一柜子日记本,你就知道了,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这是委屈的意思。

       年轻的时候,有好几年,《书屋》是我最爱的杂志。介于浅黄和米色之间的封面,布纹一样亲切妥帖,又似有干透了的新鲜木质的馨香沁人心脾。那些干净、文雅、真挚、有韵的文字给了我极深的影响。自从出书以来,那篇题为《你的书值得砍树吗?》的文章,常常化作一个严厉的声音响在耳边。让我起了羞愧和战兢。

      然而朋友以为值得,于是又有了一本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树色与清流之美岂是人间文字所可比拟。

       处处青山是否依旧呵。风来了,那些原本可以婆娑起舞的山间绿树,以及那些原本应当照亮青春笑颜的水边篝火啊,但愿我没有辜负你们。


                   2010年6月18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1:40:03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薛瑞萍班级日志1-6年级的帖子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http://bbs.eduol.cn/post_28_111932_1.html
第一度春夏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145097
我们二年级啦(上)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178688
我们二年级啦(下)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202744
三(2)班的故事(上)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229212
三(2)班的故事(下)                                      http://www.qjmy.cn/bbs/thread-5126-1-1.html

四(2)班的故事                                        http://www.qjmy.cn/bbs/thread-5495-1-4.html
五(2)班的语文故事                                     http://www.qjmy.cn/bbs/thread-6965-1-1.html

教六年级的日子(上)                                 http://www.qjmy.cn/bbs/thread-9430-1-2.html
教六年级的日子(下)                                 http://www.qjmy.cn/bbs/thread-10071-1-2.html

云门弟子(2上)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171435
云门弟子(2下)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202940
云门弟子(3上)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229220
云门弟子(3下)                                        http://www.qjmy.cn/bbs/viewthrea ... ghlight=%2Bguiqulai
云门弟子(四上)                                       http://www.qjmy.cn/bbs/viewthrea ... ghlight=%2Bguiqulai
云门弟子(四下)                                       http://www.qjmy.cn/bbs/thread-6617-14-1.html
云门弟子(五上)                                       http://www.qjmy.cn/bbs/thread-6963-1-1.html
云门弟子(五下)                                    http://www.qjmy.cn/bbs/thread-7935-1-2.html
云门弟子(六上)                                    http://www.qjmy.cn/bbs/thread-9429-1-1.html


语文教学作为备份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82337
读书笔记作为备份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76386
五花八门作为备份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82636
<我们母子>作为备份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76767
我和孩儿们作为备份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82422
小语组的故事(系列)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5&postid=50739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48398
这是一片丰沃的田野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42876
这就开始吧——读书的故事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42877
让音乐从空隙的深处涌将出来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5&postid=138719
读洛克的日子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5&postid=132523
让我们凭着理想、友爱和坚强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5&postid=130609
与大师对话——怀念《教师之友》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5&postid=126514
润泽的小册子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5&postid=126513
温柔的扼杀——怀念〈教师之友〉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5&postid=126510
燃烧的玫瑰——读《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15&postid=125486
见好就拿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28&postid=9086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5 07:04 , Processed in 0.0851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