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课请给“思想”开个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8 15:0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课请给“思想”开个口
湖南  吴春来
此段时间一直教授作文,没有照教材依葫芦画瓢,而是按自己的写作体会依据学生实际随性教之,我喜欢这种自由的作文课堂:一则学生可以自由想,二则教师可以自由教。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作文教学亦如是:教学内容应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
斯宾塞曾说:“在根本上,写作是孩子自己的事,也只有把写作变成他自己的事,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的能力。”所以,我的作文课堂立足于学生的自由思考、教学内容的自由选择,把写作的权利交给他们。
学生作文最大的症结是什么?不会思考。不会思考缘于不勤于观察,故而难以发现,遑论思想。譬如吧,你问学生望着天上的云有何感想,他们之中定会有人作诧异之状:这有什么好想!殊不知,作文其实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此外,由于教育的功力,学生拘囿于校园,没有社会实践,阅读失却,写作就失去了源头。基于此,作文课当以教学生善于观察从而勤于思考为重点,即要给“思想”开个口,而非简单而机械的写好开头、结尾句训练。
校园多古樟,五步之遥,十步之远,就耸立着这种青翠而又高大的四季长青树;恰逢暮春,樟树们却纷纷落下枯黄的叶,风一吹,校园便一片狼藉。于是课堂上我以“落叶的樟树”为题以此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强化他们的观察意识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课堂先以沉默开始。我偏重让学生沉浸在宁静的环境中思考,唯有宁静才能让思维更活跃更缜密;动辄起立讨论的课堂,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尔后便是观点展示。我主张多让学生上讲台不管是说,还是写,这样既可锻炼他们的胆量,亦可让老师了解学生思考的状态,为教学提供适切的依据。由于经常鼓励,愿意上台的同学大有人在,他们把观点一一写在了黑板上(相同的观点只列举其一):
放下;废旧立新;人生的悲欢离合;有舍有得;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我们不再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着;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树;辉煌的人生总会落幕;物竞天择;做生活的强者;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失去是为了更好的得到;生命的凋零;学会奉献;曾经的繁华似锦,现今的落叶遍地;陪它走过最难熬的冬天,却在最美的季节凋落,只是对树的眷恋;懂得舍弃,或许能够更好地前进……
最后环节是观点的碰撞,师生开始了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评价评价这些观点。
生:“放下”,“有舍有得”,“辉煌的人生总会落幕”,“学会奉献”,大家都能想到,很一般。
生:“人生的悲欢离合”,“生命的凋零”,“曾经的繁华似锦,现今的落叶遍地”,很抒情,适合写抒情散文,但没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生:“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树”是化用,没有什么新颖之处。
生:“懂得舍弃,或许能够更好地前进”跟“有舍有得”差不多,但是这个觉得好很多。
师:想想为什么呢?
生:表达上不一样,“得”说得太笼统,“得”什么呢?而“或许更好地前进”说得更具体些,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些,似乎能感受到樟树的力量。(掌声)
师:同样的意思,但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境界也会不同,学会表达太重要了。
生:“陪它走过最难熬的冬天,却在最美的季节凋落,只是对树的眷恋”读来很伤感,但没说出什么道理。
师:我们不妨再想想。
生:让我想起了龙应台的散文《目送》中的一句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如果最难熬的冬天是我们年少的时候,那么最美的季节就是我们的春天,而父母渐渐老去了,人间至情在樟树身上得以体现。(掌声)
师:我们的思考不仅来源于观察,也来源于阅读,若这样,视角才更开阔。
生:“旧事物孕育新事物”可以用一种方式来表述,落叶代表旧事物,也可以代表一种退让,这种退让让新事物更好地发展。
师:你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欧阳修,他曾担任主考官时,读到苏东坡的文章,情不自禁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此种奖掖后学的精神多么伟大啊。
生:也让我想到了长江前浪推后浪,世上新人胜旧人。
生:我还想到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忘本。
生:“我们不再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着”,揭示了人生的常态,我喜欢。
师:刚才同学们从正面进行联想,那么反面呢?同学们清晨扫地时,不觉得烦吗?满地落叶啊。
生:是的,太难扫了。
师:那就想想吧,从反面去思考。校园里有很多雪松,一年四季都没怎么掉叶。而樟树呢,虽然冬天不会落叶,但到了春天,落叶遍地啊。
生:我想到了虚伪。虽然它是四季常青的,但还是会落叶的。
生:我想到了故作高姿态。明明也会落叶的,却在秋冬季节保持那种郁郁葱葱的样子。
师:是啊。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我们一定要留心身边的自然万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作文,其实并不难,在于你去不去看,去不去想。
有品质的课堂,应是有思想交锋的课堂,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可以针锋相对;每一次碰撞就是一次思想的提升,老师要珍惜这样的机会。最后的交流,让同学们置身于思考的环境中,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追求高效率的今天,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巧的训练上,更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优美段落,以此代替作文课。当然,老师要留心身边的事物,多方位搜集作文课程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作文课无须太多的教学环节与技巧,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去想,去表达,去交流,在适当之时,老师加以点拨即可。
最后,还得重申:作文课,给“思想”开个口,勤于观察是那把开口的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08:39 , Processed in 0.1193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