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门”与“丑闻”啥时扯上了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2 01: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门”与“丑闻”啥时扯上了关系?
张放

如果有谁说我们崇洋媚外,我们肯定不高兴。可是,从一些人的用词上看,却处处透露出自1840年以来一直不衰的崇洋媚外的劲儿。先是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洋”字,自己个儿硬塞进了太多的“洋”气。于是,中国人自1840年以后,从小到大一看到“洋”字,或沾上“洋”气,就觉得高兴,就觉得有品位,就觉得自己人五人六起来。要说这是1840年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出来的结果,很有损我们的脸面。可是,中国人内心从此以后见“洋”就不由自主地崇拜起来的心理,却也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别说你是例外,别说你不崇洋,也别说你不媚外。当然,如果你说自己的曾爷爷们是义和拳里的,跟洋人拼了命,还死了,那我没办法,只能把你排除在媚洋的行列之外。那你就权当我的这博文与你无关好了。

我说的是,对于多数后现代中国人而言,“洋”字等于高贵,“洋”字透露出高品位,而这些意含,却都是之后的文人墨客们强加进去的,它们也无意识地慢慢地进入了中国人的骨髓,成为民族心理构架中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比如很多人因此多了不少软骨,有人即便到了今天,看到“洋”字,还近乎本能地,不由自主地,由衷地产生敬畏与羡慕感。且看百姓生活中的一些用语吧,不小心暴露了这个天大的秘密:“洋财”,“洋服”,“洋灰”,“洋碱”,“洋火”,“洋葱”,“洋人”,“洋娃娃”,甚至“洋教头”和“洋货”,外加请到了“洋教头”和使用了“洋货”后产生的与“洋”字没有什么关系的“洋洋得意”。1840年后的中国,就这样陷入对“洋”字的图腾崇拜之中。

只是中国的知识份子们不罢休,自己个儿土造一个“洋”字后,还嫌不够,于是拼命努力地向中国文化输入着有趣的词和字和后缀。别的词不论,就目前最活跃也最显得沾了洋气一个字,就是与“门”的真正含义无关的“门”字,我还真想探讨一番。这个“门”字与“洋”字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了。这也很好。不过,有趣的是,我们在使用这个词时,意思却有些不太对头,至少可以说,与原意相去远了些,甚至可以说是更远了些。

本来,1972年到1974年,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共和党总统尼克松在竞选对手总部“水门饭店”偷放窃听器的事件。放了也就放了,但此事被“深喉咙”披露之后,尼克松却一路隐瞒并在电视上向全国民众撒谎,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美国总统面临遭致弹劾境地。1974年8月,万般无奈之下,为最后一点颜面,尼克松不得不以主动辞去总统职务为代价,以拯救共和党,并挽救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他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政治丑闻而主动下台的总统。

而在最喜欢造词的美国人的词典中,就突然增添了“水门饭店”名词中的“水门”一词的新意。

这新意从此便与“政治丑闻”相关联,
与贿赂相关联,
与敲诈勒索相关联,
与监听电话相关联,
与串通合谋相关联,
与阻碍司法办案相关联,
与毁灭证据相关联,
与漏偷税相关联,
与美国中情局和FBI等政府部门非法使用职权相关联,
与非法筹划竞选现金相关联,
与使用公用钱财却为自己所用相关联。

因此,我们看到之后产生的所有丑闻事件,都被加以“门”字为后缀,形成“丑闻”的含义:

有“比利门”案。指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弟弟比利合法充当某敌对国恐怖份子代表身份的事情。
有“卡米拉门”案。指英国王储与后来成为其妻之间的电话遭到窃听一案。
有“档案门”案。指克林顿在任时曾不合法地占用和研究FBI几百份秘密档案,而没有经过FBI的同意一案。
还有一些牵涉到国际事件的,像“伊朗门”事件;“伊拉克门”事件;“克里姆林门”事件,等上百个 “门”事件。

当然也有一些不太著名的“门”案或事件,但都统统与我上面所说的几个重要概念相关联,所含的意思并没有任何变化。比如我们隐约听说过的“香焦门”,“博客门”,“拉链门”,“葬礼门”,“垃圾门”,“朝鲜门”,“凌志门”,与迈克·杰克逊有关的“迈克门”等。也真道是五花八“门”,应有的尽有了,没有的也有了。

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太喜欢英语了,也可能是太喜欢说英语的美国人了,但最有可能的是,有点太崇洋媚外了?于是,也前呼后拥地跟着大唱起“门”的交响乐了。于是,我们也照葫芦画瓢起来。也时兴使用起“门”来了。只不过,这个“门”与人家的“门”,牌子不是一个牌子,人家的那个是原厂的,我们这个则是“副厂”的,换言之,是盗版的?是中外合资的?于是,我们也有了“门”作为后缀的词。只是“门”前面的内容,却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惊失色,到最后大失所望。我看到的,居然是黄建翔的“解说门”,性感暴露的“裤子门”,还有什么“粉丝门”,牵涉肯德鸡等的“低薪门”,还有什么“广告门”,LG空调“翻新门”事件,什么作家“嫖娼门”等等。真是中国式的“门”啊。也一样,五花八“门”了。总之,“门”的意思与原意相去越来越远。

可问题是,我们中国人并不是太像美国人那样喜欢造新词,造新字。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人在造词方面,几乎成瘾,成了一种强迫症。而我们中国的汉字,却也不太有造词和造字功能。总不能把一个词的上下结构给硬生生分开,把一个词的左右结构也给分开,再另外造个新字出来吧。这样的字,一是不被接受,二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汉字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汉字的最大优点,不过在美国人看来,也可能是缺点。优点是超级稳定,不怎么产生变化。但在动荡的英语面前,就显露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没办法像英语那样,被拿来尽情地造词?

最后,我们有些文化有些墨水的人,便把一些对于大众仍感到莫名其妙的词缀加上,放到中国人的眼前。可多数中国人读后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是,这词缀可是老外发明的啊,别小看了它呀。一旦说自己不太明白其含义,那不是太露怯了吗?毕竟这词缀是舶来品,是人家每天在用的,如果不会不懂,那不显得自己太没文化,也太没品位了?再看看台湾人,不也是这样门那个门地使用着吗?多有文化的一个词啊。

可是,我分析来研究过,怎么看都觉得这个“门”字当后缀,在我们中国使用,并与“丑闻”划上等号,怎么觉着别扭。这个“门”字算个什么操蛋的词缀啊,老黄在中央体育频道里的一声吼,跟他妈的“门”有什么关系啊?真有关系的话,那就邪门了。你喜欢暴露的是屁股,又跟“门”有什么关系吗?如果有的话,……,我就不说粗话了。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呢?难道我们真的崇洋媚外到连个“丑闻”事件,都要像人家学习,搬个“门”来对付广大国人吗?其实,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家伙们,不过是拾洋人一个最没劲的牙慧,自己装装大尾巴狼罢了。我们的汉语本来不太有产生新词新字的功能,最好,就别跟着美国大哥一起那里“门”。

总之,我们使用的是汉字,是象形文字,是表意文字,而不是美国人所用的那个表音的语言,自己的语言的长处,应该更好地发挥才对,而不应该因为崇了洋,媚了外,就一切都照搬过来。像这种“门”的后缀,实在叫人有些郁闷。我这也可以被叫作“郁闷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7:35 , Processed in 0.1167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