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科研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 12:2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科研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教育科研主要为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而为教育实践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发展服务。然而,目前有些教师并不真正理解教育科研的本意,把教育科研理解为仅仅是进行几次问卷调查,或者在网上剪贴有些片段拼凑为文。教育科研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葛大汇。
  记者:不少教师把教育科研简化成作调查、凑材料、发论文,甚至异化成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应付的额外负担。您是否可以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
  葛大汇:就研究的对象而言,教育科研就是针对真实的问题,寻找原因,给出改变现状的对策。其核心是研究的内容要真实。因为研究目的是要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教育实践、教育决策和教育发展服务。就研究的方法而言,其实也要有针对性,即方法的适用性。比如语文教学中希望学生“开口讲话”,可能研究讲话的权利与习惯是重要的,这时候关于话语权、动机与语言关系的理论就会使我们用到诸如情景分析、案例描述等方法;而探究学生解答数学题的行为特征,可能与测量其空间的、推理的、计算的能力有关,可能要用一些统计上的相关分析。我想提请大家注意的是,现代哲学有如现象学、阐释学、符号学、自然主义等方法论,崇尚以完整的图像揭露某种意义,辅之逻辑性的描述,这一类方法其实非常适用于教育。因为教育属于经验形态的范畴,是一个潜在的、迟效的、甚至是隐性的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所以主观描述的方法恰恰是科学的,而仅仅使用调查问卷及几个数字却往往是肤浅的、片面的。当然,主观描述的方法需要研究者的洞察力、需要其丰富的阅历,一般是要由专家来做的,因此这种方法的使用是昂贵的。
  记者: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科研方法?应该怎么学?
  葛大汇:首先,作为一名教师,你是教人书的,自己不读书,这是说不过去的,何况你还要研究,研究当然要以文献积累为前提。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确定了不阅读是没有师德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道德是建立在学问基础上的,不学无术,再怎么讨好学生也不会得到学生的爱戴。这就涉及第二个理由,广泛阅读,懂得研究方法,才能赢得学生尊敬。教师们应当知道,尊严是教师立足三尺讲台、维系课堂教学的第一前提,否则什么教学、教育的下文都不会发生,所以你选择了当教师,就要读书,学习方法论。
  记者: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科研方法,应该注意哪几点?
  葛大汇:首先是一个范围的问题。很多老师只看与所教学科有关的“专业书”,这是不够的。教育是一个现象的、经验的、情景的、综合的系统,一个数学老师只读几何书,只读教参怎么够呢?或许对霍金讲的“时间简论”也要知道一点。为人师者,总还是要博学强志一点吧。如果教社会学的不知道马克思•韦伯,教心理学的不知道弗洛伊德,那是不可以的。学习科研方法,先多读一点基本的、被公认为有价值的书。一本理论性强的书读不懂,至少要通过一些介绍性读物知道其大概意思。不要用“太专业”“自己不够内行”这些理由来欺骗自己,作为教师,知识宽一点、博一点,甚至跨一点专业,都是应该的。其次是学习或阅读的深浅问题。我看现在不少教师的阅读过于浅近,或者只是看一些与备课、写教案有关的文字,上网也只是在百度、谷歌里找一些只言片语,不去看正式论文,听讲座则要求讲案例故事,反对进行系统推衍,美其名曰理论联系实际。我看是打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幌子而拒绝阅读,害怕劳作。谁都知道,学术阅读当然是艰苦的。
  记者:中小学教师应当怎样进行教育科研?
  葛大汇:研究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来匹配适当的方法。新入职的教师,每

参加一次教育教学活动,如听课、研讨会等,要习惯于做一些记录,要学会反思;成熟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研究;校长以及学校其他一些管理者则要结合学校发展的环境、政策指向、需求而开展规划研究,包括组织教师们去研究。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新闻综合周刊》(09供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6:13 , Processed in 0.1323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