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教学设计与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3 15:5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教学设计与评析

黑龙江省宁安市丹江小学 刘广芳
【教学内容】
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
2.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能够选择课堂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会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培养学生团结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件:美丽的村庄。
2.动物图片、头饰。
3.常用打击乐器:碰铃、响板、双响筒、沙锤、三角铁、铃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听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的伴奏,自由做动作走进教室,初步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刚才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呢?
生:欢快,感觉很高兴。
师:那么,请同学们用愉快的心情跟老师唱一唱后一段音乐。
点评: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走进教室,创设了愉快的氛围,拉进了师生距离,并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情绪,使学生能更好地表现歌曲。
二、师生交流、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你们愉快的歌声把谁吸引来了?放课件听录音。
师:歌曲中出现了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生:小狗、小马、小鸭、小猪、小鸡、小牛、小驴、小羊。
三、分段听唱、全面参与
1.播放歌曲前两段
师: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中,是谁先出现的?
生:回答。
师:再听歌曲前两段,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生:回答出一种动物,老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2.再播放歌曲前两段,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动物的头饰?哪位同学戴头饰来模仿动物的叫声?
点评:鲜明活泼的动物头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高涨。
3.再次播放歌曲前两段,请四个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师:我们一起用愉快的歌声来演唱。
生:跟录音学唱歌曲前半部分,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点评:通过分段学习,降低了记忆歌词的难度。学生更易掌握,并很快体会成功感,提高学生兴趣。
4.学唱歌曲后半部分
师:同学们,你们唱得真棒,下面请你们听歌曲后两段,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哪种小动物的叫声长?如果它连续叫怎么办?
生:小牛、小羊,连续叫怎么办?
师:我们在唱歌时,看到它要吸口气。(教师出示换气记号V)
师:(再播放歌曲后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哪位同学戴头饰表演呢?生:跟录音演唱歌曲后半部,由四位同学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5.完整演唱歌曲
师:请八位同学模仿八种动物的叫声,完整表演歌曲。
生:完整演唱歌曲。
点评:通过对前半部分歌曲的听唱,使学生基本熟悉了旋律,在愉快的氛围中集体参与,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创编表现,升华感情
师:这是一首西班牙儿童歌曲,我们怎样演唱才能表现西班牙儿童的热情好客呢?
生:高兴、欢快。
分组讨论用什么动作、情绪表现歌曲?选什么样的打击乐器?在乐曲的哪部分伴奏?
点评: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为此争论,弥补了教师的不足,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并且能够相互启发,锻炼合作协调能力。
分组汇报并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的表演打分,评出最佳小组。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地表现歌曲,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一起到美丽的村庄尽情地游玩吧。(学生有的戴头饰,有的拿乐器伴奏,有的自由做动作,用肢体语言表现。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边唱边走出教室)
点评:引导同学们对同伴的表演做出评价,谁表演得好?好在哪里?哪个同学有更好的表演方法?表演中学生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意图,每个小组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种做法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从模仿动物的叫声入手,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和好动的特点,设计了趣味活动。在欢快的游戏中,蕴涵着对知识的学习,结合角色去感受和表现。通过选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和创编简单的动作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对欢快情绪的体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12:46 , Processed in 0.0975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