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首次释疑“不招怪才” 标准制定受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8 15:2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大首次释疑“不招怪才” 标准制定受质疑  

--------------------------------------------------------------------------------

来自 新京报
  


  
    昨日,北大招办负责人首次回应了公众对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质疑。该负责人以新闻通稿的形式解释说,北大希望招收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具备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主要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中学教育不是大学教育的预科班,不是为了上大学而开设的培训班。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偏才”、“怪才”不是中学教育的目标。

   其次,“偏才”、“怪才”的标准很难准确界定。到底哪些领域算是偏、算是怪?什么程度算是偏、算是怪?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三,大学的选拔标准带有“指挥棒”性质。如果大学把“偏才”、“怪才”作为选拔标准,那就一定会出现大批根据这个标准制造出来的“偏才”、“怪才”。实际上,这样的“偏才”、“怪才”不是我们希望的拔尖创新人才。这对基础教育的不利影响十分严重。

   第四,进入21世纪,不能再用一个世纪以前的“偏才”、“怪才”标准去培养今天的学生。事实上,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潜力,“偏才”、“怪才”即使能够进入大学,也很难完成正常的学习,更谈不上毕业后实现创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2 23:17 , Processed in 0.1198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