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萧生民先生《月是故乡明》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3 14: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萧生民先生《月是故乡明》赏析
作者:胡望安


《月是故乡明》是作者月夜思念台胞的一首旧作。诗云:
月色依依满院中,离怀还与去年同。
乡音欲诉凭栏望,骨肉常违只梦通。
春水迷茫愁两岸,蓬山迢递恨千重。
嫦娥已肯抛明镜,几点浮云不碍空。
这首诗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沉的离愁别恨,热切期盼祖国统一,洋溢着爱祖国、爱台湾、爱同胞的无限激情。从艺术角度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月色依依,辉泻庭院,作者面对皎洁的圆月,离愁别恨油然而生,阻隔在海峡东岸的骨肉台胞,时刻让诗人魂牵梦绕。
首句烘托环境,月光、静夜,最容易勾惹相思之情。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月夜思乡之情;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退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写女子月夜倚楼怀人;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从“月有阴睛圆缺”想到人间的悲欢离合;秋瑾《菩萨蛮·寄女伴》:“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写出月夜两地相思、一样闲愁。萧先生这首诗,同样以“月色依依满院中”起兴,月色如水,庭院空寂,人隔天涯,是何等凄凉!
第二句的“去年”不仅指上年,更是指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年年月盈月缺,缺而复圆,可是人却不能团圆。
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深入刻画诗人的心理活动:“乡音欲诉凭栏望,骨肉常违只梦通。春水迷茫愁两岸,蓬山迢递恨千重。”凭栏远眺,乡音欲诉,然而不能。迷茫无际的春水,是无穷的离愁;望断关山,何时才是归期?人间骨肉分离,相聚只在梦中。
尾联画龙点睛,突出主题:“嫦娥已肯抛明镜,几点浮云不碍空。”月里嫦娥也同情人世间这种遭遇,抛出明镜,照亮天空,要让人间骨肉团圆。尽管有几点浮云,但遮不住明月,阻不断亲情,国家统一终将实现,血浓于水的同胞回归可待。
细读全诗,可谓句句有景,字字含情,情缘景发,情景交融。
二、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这首诗,句句是比喻,生动贴切,而且运笔潇洒,言辞委婉,以“乡音”比喻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凭栏”表达踮足翘望的渴思;以千里“蓬山”、迷茫“春水”比喻无穷离恨。尾联也用暗喻手法,交代造成这个局面的政治因素,用“嫦娥”“抛明镜”比喻大陆为祖国统一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用“碍空”“浮云”比喻一小撮台独分子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宽松政策。尽管陈水扁等少数台独分子横加阻挠,但“几点浮云不碍空”,两岸炎黄子孙终有团圆之日,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信心。
三、化用典故,自然天成。诗中,他化用了许多前人的诗句或典故,请看:
离怀、月色依依:柳永《夜半乐》:“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张翥《水调歌头》:“月色依依偏照,霜气萧萧渐紧,何以解离怀。”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蓬山: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萧先生的“蓬山迢递恨千重”,正是李诗的浓缩。麦孟华《解连环》:“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从麦孟华的《解连环》看,作者在这里间接引用了燕太子丹为质于秦的典故。《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贞索隐:“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陈水扁统治和愚弄台湾人民,劫持2300万台湾同胞为人质,挑动族群对立,制造两岸紧张局势,使同胞骨肉不能团聚,不是和秦王一样残暴吗?
作者虽然用了许多前人诗句中的思亲之语,因为都是暗用,且用得十分自然,恰到好处,所以不露半点痕迹,这是他的独到之处。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能增添诗的韵味和内涵,比直言“肝肠断”、“泪不干”胜过百倍。当读者读到“春水”时,自然会联想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读到“蓬山”,自然想起“蓬山路阻,乌盼头白”,“已恨蓬山远,更隔一万里”,不劳多说而离愁别恨自见,这就是用典的作用。至于“肝肠断”、“泪不干”……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感受、去体验。
四、语言流畅,音调铿锵。读萧生民先生的诗,总有一种流风般的音韵美,音调铿锵,如闻天籁,我想他是运用了四声递用法则的。
早在格律诗诞生以前,沈约就提出了永明声律论,提出了具体的声律原理和写作法则,也就是“四声法则”。主张“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规定平、上、去、入四声要间隔运用,取得声调的变化流美、和谐动听。强调一篇之中,声调必须有变化;一联之中,高低、轻重各不相同。清人董文涣在《声调四谱》中说:“唐律高处在句中四声递用。朱彝尊氏谓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皆全,今考盛唐初诸家皆然,不独少陵、且不独句脚为然,即本句亦无三声复用者。故能气象雄阔,俯视一世,高下咸宜,令人读之音节铿锵,有抑扬顿挫之妙……否则三声偏用,读之聱牙,故音韵委靡不振。……不知此诀并不足以言诗,故于律体首标一格,曰‘四声递用法’。”他强调无论句脚还是句中,要四声皆备。
按照四声递用法分析萧生民先生这首诗:
月色依依满院中,离怀还与去年同。
入入平平上去平,平平平上去平平
乡音欲诉凭栏望,骨肉常违只梦通。
平平入去平平去,入入平平上去平
春水迷茫愁两岸,蓬山迢递恨千重。
平上平平平上去,平平平入去平平
嫦娥已肯抛明镜,几点浮云不碍空。
平平上上平平去,上上平平入去平
韵脚“中”“同”“通”“重”“空”为“阴、阳、阴、阳、阴”交替;白脚“望”“岸”“镜”虽然都是去声,但有阴阳之别,“望”和“岸”为“阳去”,“镜”为“阴去”,依然没有单调、复重的感觉;每句之中,至少有两仄声交替,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
欣赏萧生民先生的诗,涉及到了声律问题。格律诗词创作要注重音节圆润和谐,提倡精益求精,努力把一首诗锤炼得尽善尽美。推敲声律,虽然有些麻烦,却是锤炼精品的必要手段和不可逾越的步骤。
杜甫曾说“晚节渐于诗律细”,愈到晚年,对诗律愈求精细。又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宋人魏庆之说“赋诗十首,不若改诗一首”。强调写十首诗,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锤炼精品上,去认真推敲、修改一首诗。可见质量和数量相比,质量永远居第一位。
萧生民先生的诗作,意境丰满,语言清新,用典自然,音韵和谐,是我们学习创作格律诗的榜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20:00 , Processed in 0.1139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