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网民,掀起你的盖头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2 18:2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生网民,掀起你的盖头来
文/周新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民达4亿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28.9%,这一比例数字已经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在这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学生网民有多少?学生网民又在做什么呢?

调查发现,“80后”活跃,网民群体年轻化特征显著。在网民总体中,20-29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3.4%,在校生在网民总体中所占比例达到24.2%。考虑到中学生参与调查的人数可能不多(有效调查样本3000份),相信“90后”的中学生人群在中国网民中所占的比例也会很大。调查还发现,城市网民群体远高于农村网民群体。依此推理,城市学生网民群体也会远高于农村学生网民群体。这也说明在信息获取与利用方面,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差距大。

根据调查和日常观察,学生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类型:网络娱乐、网络交际、网络学习。据笔者了解,学生网民虽然因年龄、性别等表现有差异,但网民生活具体集中在玩游戏、交友聊天、听(下载)音乐、看视频、读贴、查找资料和信息等方面。随着互联网各种“趣缘”群体和“亚文化族群”的繁荣,学生网民普遍加入了不同的QQ群,不少学生网民甚至加入了十几或几十个不同QQ群,其中有的群是现实社会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如同学群;有的群则是完全由趣缘或对亚文化的共同爱好决定的,如某个星迷的QQ群等。学生网民在群上的活动普遍很频繁。

学生网民的互联网生存方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产生了很大影响。早在2006 年,美国调研机构的一项调查就显示,中国网民平均每周在线时间达到17.9小时,位居全球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日本为13.9小时,美国仅有11.4小时。光明网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每天使用互联网超过3小时的网民占到国内网民总数的68.8%,另有23%的网民日均上网时间在1-3小时,而每日上网时间不足1小时的网民仅占网民总数的8.2%。依笔者对所熟悉的大学生、中学生的了解,学生网民的在线时间,尤其是在周末、平时节假日以及长达一至两月的寒、暑假的在线时间远远高于上述调查统计,其中许多学生基本上是24小时挂线的。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网民用于学习的上网时间高于平均水平。而在校中学生网民用于学习的上网时间是多少,没有这方面调查数据。但中学生网民通过上网学习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如:通过网上搜索或同学群中求援获得学科作业答案或交流作业答案,通过网上搜索完成作文、研究性学习作业等。但据笔者了解,相比在职网民特别是高学历网民,学生网民花费在游戏、音乐、交友和凭兴趣读贴等休闲娱乐上的时间,远远高于在职高学历网民。如果说互联网对于高学历在职网民已经成为其工作、学习的重要工具,那么对学生网民来说,互联网还是一个以娱乐消遣为主的平台。

调查显示,互联网对其它媒体消费时间的侵占现象非常明显。CTR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08年,在国内民众的平均媒介消费时间上,互联网已经超越报纸、杂志、广播而位列第二,仅次于电视。而在网民群体中,实际上互联网已经成为其使用时间最长、接触最频繁的媒介形态。被调查网民中,因使用互联网而减少了阅读报纸时间的占63.2%,减少收听广播时间的占68.5%,减少阅读杂志时间的占66.9%,减少阅读书籍时间的占60.7%,减少收看电视时间的也占到58.7%。据笔者了解,互联网对学生网民的传统媒体接触习惯冲击更大,许多学生网民已逐步习惯不读书、不看报、不听广播、不看电视了。





上图是中国网民在几种网络应用形式中的深度使用率统计。据笔者了解,学生网民在搜索引擎、即时通讯、流览新闻(消息)、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方面的深度使用率也很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90.7%的网民玩网络游戏,其中19岁以下青少年网民中玩网络游戏的比例最高,特别是初中、高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其他人群。


调查显示,网络视频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92.7%,48.9%的网民经常观看优酷网、土豆网等视频网站的视频内容,14.4%的网民经常自己上传视频。网络视频的用户目前以城市年轻网民为主。网络视频也深受学生网民喜爱。笔者所在城市有两个涉及学校师生冲突的视频均由学生现场拍摄并发至互联网,以致成为当地影响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

调查显示,有91.1%的网民使用过网络论坛,其中29.8%的人经常在各种网络论坛中参与讨论;网络论坛中的“灌水者”以20-39岁的城市网民为主。学生网民也十分热衷网络论坛,如前段时间成为新闻热点的一个在豆瓣网上名为“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小组,该小组目前已经有近2万名组员,讨论“父母皆祸害”的主题。今年1月,湖南一中学生因不堪寒假补课压力,号召成立“中国反补课学生联盟”,一时响应者众多,并引起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于在各互联网的学校吧或校园吧或同学吧上发贴或评论教育、学校和老师的学生网民更是难以计数,其影响也难以低估。

简言之,上述对有关学生网民的初步描述,犹如掀起学生网民盖头的一角,教育工作者可从这掀起的一角中看到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学生网民发展的趋势以及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随着“80后”、“90后”成为互联网主力军以及学生网民走上社会舞台,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教育要积极面对这种变化,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好教育的对策,为传统教育向网络社会的教育转型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互联网问题调研报告之一:网民,掀起你的盖头来;光明日报2010年05月27日。

:《互联网问题系列调研报告》见光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0:49 , Processed in 0.1056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