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语会:我们共同的期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 10:3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丁卫军

青语会:我们共同的期待

读完程翔先生《路在脚下延伸》一书的第七篇《“青语会”的工作》,一下子,勾起了我对青语会的记忆。
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是青语会的第一批会员,至今还保存着青语会会员证书。上面印着的依然是“全国青年教师联谊会”。
很让我感动的是,在我踏上科研之路的最初几年里,一直得到青语会的鼓励和肯定,翻开荣誉册,我的论文《激发学习诱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国青语会97年会交流论文二等奖,并入选《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论文集》;论文《精练巧练,提高课堂效率》全国青语会99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99年的获奖证书印制很是精美,我一直珍藏着这份美好的记忆。这些给了莫大的自信。
加入青语会后,经常会收到青语会寄来的《青语会简报》,内容丰富,那些新信息新理论,给身在农村的我及时的滋养,开阔了我的眼界。每期推出的青年名师的成长故事,激发了我走名师之路的决心。当年青语会的“领导”程翔、李震、韩军、陈军、程红兵等等,都成了引领中国语文教改的教育名家大师了。他们也带领一批年轻人走上的成才之路。正是因为有这个团队,才让我们的语文名师代际相承。
当年的那一份倡议,分明就是一种生命的“宣言”,像一团火,点燃了多少年轻语文人的理想之火,勃发了多少语文人的青春热血;像一声号角,把全部的才智投身到语文的教学改革之中。10年,是一个怎样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可惜,2005年,青语会还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可是,这个时代,依旧呼喊着“青语会”!
庆幸,程翔先生没有忘记“青语会”,他始终在期待,尽管过去五年,他始终期待“青语会”延续下去,把70、80后这一批年轻教师团结起来,继续走下去。
他期待着……
我也在期待着……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排成队伍,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吧!
程翔《路在脚下延伸》:第七篇 “青语会”的工作



发起成立全国青语会,是我教育生涯中值得自豪的事情。青语会是 一个平台,让许许多多有才华的青年新秀集中起来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我作为这个学会的负责人,从中:锻炼了才干,增长了见识。学会工作,
与学校工作不同,前者是学术研讨,后者是常态教学,二者各有侧重,又各有局限。教师参加学会活动,可以弥补学校工作之不足,开阔眼界,取人之长,活跃思想,有助于提高学校工作的质量。事实证明,
学会活动对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有远见的学校领导,必然主动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



18.创立全国青语会



我参与青语会的工作始于1989年的临沂会议,当时山东省青语会的会长是临沂的王秀君老师。到了1992年博山会议,省青语会改选,由我来担任会长;我离开山东后,是诸城的李庆平老师担任会长,直到现在。
在担任山东省青语会会长期间,我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召开了几次年会,二是发起成立全国青语会。第一次省青语会年会于1992年12月在泰安迎春大厦召开,邀请了苏立康、陈金明、吴心田、张家璇、张怀曾、张国生老师到会作报告,邀请省内优秀青年教师郑晓龙、周静、曹金萍等执教公开课。刘国正先生发来了贺信,会议开得很成功。后来,省青语会又在诸城、聊城等地召开过年会,每一次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团结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我担任省青语会会长期间,发起成立了全国青语会,这实在是一件大事。


全国青语会,是全国中语会领导下的青年语文教师学术团体,正式成立于1995年泰山脚下。该团体的名称最初叫“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后更名为“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后又更名为“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2005年10月停止工作。尽管这个团体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如果我们把其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全局中的一颗棋子来看待的话,就会感到全国青语会的十年历程,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还是值得一提的。下面我分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项工作。


酝酿阶段。为什么要成立全国青语会?首先,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热切盼望新秀辈出,并希望能够有一个这方面的学术组织来做点具体工作。其次,各省、市青语会希望能够有一个全国性的青年语文教师的学术组织。1994年,全国范围内已经有部分省市成立了省(市)级的青语会,并在本省(市)中语会的领导下,团结了一大批青年语文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一部分青年新秀崭露头角,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可以说,当时成立全国青语会的 条件已经具备。第三,全国各地的青年语文教师也希望在他们和全国中语会之间架设一道桥梁,沟通信息,开展活动,有利发展。1994年8月,山东省青语会在《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发表了《致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的倡议书》,提出成立全国青语会的倡议。1994年8月2日至4日,来自山东、河北、上海、内蒙、北京等地的优秀代表在北京召开全国青语会筹备会议。筹备会议研究决定,于1995年8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成立大会。北京会议后,许建国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了《世纪之约》,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了《青年语文教师宣言》,这两篇文章与《致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的倡议书》在全国青年语文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会筹备小组先后收到了400多封来信,他们表示积极响应并参加全国青语会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1995年8月15至18日,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的青年语文教师500多人云集泰山脚下,参加全国青语会成立大会。开幕式由陈军主持,我致开幕词。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应邀到会作了《让生命在教坛上闪光》的报告。于老师的报告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她介绍了自己成长奋斗的经历,阐述了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的无限期望。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组”。刘国正先生发来贺信。陈金明先生代表全国中语会做了报告,吴心田老师代表山东省中语会做了报告,孙移山老师代表语文报刊做了报告。各地代表也纷纷发言。我记得有几位青年教师在发言中介绍了自己曲折的成长经历,很是感人。大会还请陈爱平、崔檗、王征和我上了公开课;倡议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认真学习“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评选优秀论文。会议还安排了一个联欢会,大家各展才艺,充分表现了青年教师的虎虎生气和勃勃生机。大会选举产生了全国青语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副会长、会长,成立了秘书处,选出了秘书长、副秘书长。我当选为青语会第一届会长。会上通过了《全国青语会章程》。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邀请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担任顾问,指导学会的工作;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每四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秘书处设在《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日常事务由泰安六中语文组具体负责,并编辑出版《全国青语简报》。此次成立大会的相关报道,请查看《中学语文教学》杂志1995年第10期。
开展工作。全国青语会的成立,团结了一大批青年语文教师,为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这些工作,离不开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呵护、要求和引导。于漪老师把自己保存数十年的宝贵资料拿出来供青语会的同志学习和研究。陈金明、张定远、苏立康等老师十分关心青语会的健康发展,经常询问工作进展情况。吴心田、蔡澄清、钱梦龙、陈日亮、张家璇、刘宪章等老师也为青语会的成立和发展进行指导。还有《语文周报》《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各家语文报纸杂志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他们的关怀和帮助下,青语会开展了丰富多彩又富有成效的工作。


19.学会的几项工作




第一,成立大会后,常务理事会委托陈军同志负责,启动“于漪语 文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于1997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一书,后又再版。研究于漪的语文教 育思想有两个目的:一是向于漪老师学习,二是锻炼研究能力。青年教师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青语会的骨干成员大都进入了成熟阶段,并开始进入科研创新阶段。科研创新阶段对于教师一生的发展非常关键。事实证明,相当一部分教师发展到成熟阶段就很难再向前推进,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了许多老师的发展。因此,向于漪老师学习,就给青年教师树立了一个奋斗的高标,这样的高标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活力很可能在学习于漪老师的过程中被调动和激发起来,他们科研的意识很可能由此而一发不可收,从而进入科研创新的阶段。的确如此,当年参与课题组的十几位青年教师,后来都发展得很好,这得益于选择了这样一个高起点。


第二,由李震同志负责,编辑出版了《全国青语会青年语文教师论文集》。此书连续出版了三集。许序修同志负责编辑出版了《全国优秀青年语文教师风采录》一书。为青年教师发表文章提供机会,是青语会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优秀青年教师做一点宣传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当我们重新翻开李震老师花费大量心血编辑的三本论文集,读着里面那些带着稚气的文章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一种欣慰,会向着远方发出微笑。10多年过去了,现在,他们的文章已经成熟多了,深刻多了。这就是成长的轨迹,这就是原始的记录。每个人都喜欢翻看自己的老照片,从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看着看着,不禁感慨万千,甚至落下眼泪!为何?成长的足迹里面有着太多的辛酸苦辣,有着太多的人生奋斗,有着坚守的信念和执著追求的理想!翻看风采录,我同样有一种激动——那些当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人们啊,今天你们还好吗?在你们刚刚进入成熟期的时候,遇上了祖国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你也为这座高楼大厦增砖添瓦,你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宝贵青春贡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能不为之自豪吗?


第三,泰安六中语文组的老师们编辑出版了《全国青语简报》,连续编辑了10期。每一期数百份简报的寄发工作由冯毅、孙积清同志负责,他俩还要处理青语会的日常工作。简报的印刷工作由《语文周报》帮助完成。学会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重复杂。然而,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任劳任怨地为大家服务。如果说他们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锻炼了办事的能力。他们的工作细致周到,尽量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从刚开始的缺乏经验,到后来的从容、沉静,也是一种人生的重要收获。


第四,由史有为、张蕾同志负责,开辟“青语园地”专栏,在《中


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发表各地会员的文章。能在国家级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说是一种奢望。“青语园地”栏目的开辟,为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的文章提供了机会。这个栏目的编辑同志,从众多稿件中千挑万选,其认真负责的精神令人感佩。我对这个栏目的每一期的文章都认真阅读,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自豪感。发现、扶植青年新秀,是《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的传统,今天,活跃在语文教育战线上的一大批语文教师都曾经受到过该杂志的帮助,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


第五,由许建国同志负责,配合《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举办了“青年语文教师辩论赛”。由北京秘书处的老师负责,在北京劳动大厦召开了“面向21世纪青年语文教师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邀请顾明远、顾德希等老师到会讲话,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些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六,由我负责,组织每届年会的工作。请《语文周报》社承办了1997年暑假在秦皇岛召开的第二届年会(成立大会作为第一届年会),邀请了香港大学施仲谋博士及香港30位中学语文老师与会,其中香港一位中学教师为大会贡献了一堂公开课。请北京青语会承办了1999年的北京年会,刘宇新同志作为北京市青语会会长做了大量工作。请江苏省青语会承办了2001年的南京年会,鼓楼区青语会的同志们负责具体会务,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从成立大会到四届年会,每一次会议都有青年新秀的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这些青年新秀如今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专家。2005年在河北霸州组织召开了“纪念青语会成立十周年暨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霸州市教育局承办了会务,做了大量的工作,马老师和张老师及霸州一中语文组的老师们也为大会做出了贡献。大会提供了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我撰写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论》一书,该书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全国青年语文教师”。此书也算是更名“课题组”后的结题成果之一,并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会”上获得优秀奖。


第七,秘书处的同志向全国各地新成立的青语会发去贺电、贺信,或到会参加他们的年会,与他们共同研究青语会的发展。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共有12个省(市)成立了青语会,有的至今还很活跃。


停止工作。青语会的成立是应运而生,她的结束是适时而止。进入21世纪,国家对二级学会进行重新登记,并且明确提出取消三级学会。全国中语会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的二级学会,自然也就不宜保留“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当时,我们想干脆停止工作算了。2003年,我参加“刘国正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刘老关切地问我:
“你们青语会怎么样了?”我当即向刘老作了汇报,并谈了我的想法。刘老说:“停了多可惜呀,改成课题组吧。”这样,作为中语会的“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又保留了近3年的时间。


课题组的管理模式不同于学会,它实行课题管理模式,要开题、结题,必须有课题报告,工作很具体。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就是我们青语会常务理事会的几位同志,工作单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年龄也进入了中年,再加上繁忙的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进行课题研究实在力不从心。这样,我们就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论》进行了结题。结题后,青语会的工作也就停止了。



20.学会工作的几点感受




全国青语会的工作前后十年,正是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黄金阶段。作为该学会的负责人,我对这项工作充满了感情,也有很多切身的体会。


第一,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老教师的扶持、关心和引导,需要继承创新。全国青语会发展的十年中,我和诸多同仁,都亲身感受到了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对青年教师的关心爱护,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好品质。中学语文教育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传承,就像接力赛一样,后面的运动员从前面运动员的手中接过来,继续奋力向前奔跑,力争越跑越快。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学术发展上提出了“守正创新”的原则,我想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青年教师的发展。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发展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事实已经证明,抛开传统的语文教学改革不过是昙花一现。只有深深扎根于母语文化的沃土之中的语文教学改革,才有恒久的生命力。在继承传统这个问题上,青年教师需要向老教师认真学习。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对信息的检索和处理相对老教师可能有一点优势,对西方新教育理念的好奇心可能更加突出一点,在打破旧有模式方面可能会更猛烈一些。但是,这些优势和冲劲如果不与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相融合,其优势就可能转化为劣势,其冲劲就可能表现为鲁莽。我越来越深切地

感觉到,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师的发展不是以形成教师个人风格为核心目的的,而是以促成学生的有效发展为核心目的的;在实现这个核心目的的过程中,教师本人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评价一个中小学教师是否优秀,也应该用这个教育目的为标准。这是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本质区别。因此,前辈教师中那些促成学生有效发展的做法,青年教师当然要继承下来。在青语会举办的历届年会中,我们是认真贯彻并切实体现了这一教育信条的。

第二,青年教师的成长要从注重实践探索和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结合上做文章。注重实践探索,就是要首先完成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敬业爱岗,热爱学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不断尝试,勤于总结;经过长期艰苦的历练,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青年教师的发展最忌讳的是不能脚踏实地,不能深入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去。魏书生老师给青年教师最大的启发就是,他具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在“我以我心付童心”的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达到了高度的和谐。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他取得的成绩就是建立在他所教的两个班的基础之上的,他所举的教育案例无一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是永存于心间的。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青年语文教师不可能抛开自己两个班的语文课去另谋发展,“本校学生意识”永远是青年教师的核心职业意识。所谓注重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就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人,一个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以外国文化为参照的、与时俱进的新文化人。当然,作为一个自然人的成长,可以不考虑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但是从教师自我成长的角度来说,就不能不考虑了。事实证明,缺乏教学意识的文化提高,与教学效果不一定成正比,有可能相反。这就告诉我们,青年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要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杜甫看舞剑,与张旭、怀素看舞剑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王国维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与那些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第三,交流切磋、启发借鉴是青年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平台。青语会的每一次活动,总要给青年教师提供交流切磋的机会,创造一个相互启发借鉴的小环境。事实证明,同辈人之间由于经历和感受接近,话语共性多,碰撞出火花的机会也就相对多一些。《中学语文教学》“青语园地”栏目中发表的稿件可以说明这一点。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搞沙龙,也可以大会发言,还可以举办公开课。在这种开放的学术氛围中,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想,深化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管理模式的不足。据我所知,很多优秀青年教师是在各种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有的人对课堂教学比赛有些这样或那样的看法,我能理解,但完全否定的观点实不可取。大凡任何一种事物总有两方面。青年新秀通过教学比赛,提高了教学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人说,得了一等奖,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个人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他没有看到,参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在反复讨论、推倒重来的过程中,收获是多么大呀!当然,参加过教学比赛的青年教师获得阶段性成功后,需要审视走过的道路,有所扬弃,再上新台阶。如果他仍然停留在比赛的水平上,没有新的超越,那就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另外,青年
教师不参加教学比赛,照样可以获得教学上的成功。有相当一批教师是没有参加过教学比赛的,他们当中不也有很多佼佼者吗?这说明,教师的发展途径多种多样,但不能以彼途径来否定此途径。

第四,团结合作,互相补台。青语会成立之初,我们都很年轻,初出茅庐,没有经验。常务理事会的成员,凭着一腔热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大家团结合作,互相补台,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战斗的集体。大家来自全国各地,原先彼此并不熟悉,是青语会把大家聚拢起来了。我本人也有缺点和不足,各位同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是很感激的。 在回顾走过的十年历程的时候,我有很多感慨,很想念那些老朋友:李震、张国生是两位仁爱的兄长,史有为、孙荻芬是我们尊敬的大姐,陈军、许建国是两位厚道的将帅,还有施仲谋、孟素琴、杨杰、程红兵、吴益、张蕾、赵小龙、李庆平、杨淑芬、孙春成、许序修、韩军、董建成、孔立新、曹勇军、肖家芸、刘亚军、张雪梅、高原、谭淑云、唐晓云、陈小英、陈爱平、李凤平、冯毅,等等,请原谅我在这里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姓名,但是他们那一张张笑脸至今还浮现在我的眼前,正如歌里唱的那样,“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我们曾经年轻过,我们曾经团聚过,我们曾经拼搏过,我们还要继续拼搏!


附:



致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的倡议书


全国各地的青年语文教师:


你们好!


我们适逢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
历史的巨轮即将奔向2000年。我们青年语文教师是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将肩负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人类各项事业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走向成熟。在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不同观点的团体,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时而两阵对峙,唇枪舌剑;
时而百川融汇,兼收并蓄。无数先哲于学术研究上
的“群体意识”大大启迪了后人。人们认识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大家济济一堂,荟萃一屋,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基于此,青年语文教师应该团结起来,成立组织,为祖国的语文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语文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功勋卓著,
为青年语文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
深刻的教学思想,
精湛的教学艺术,给青年一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扶持与指导,我们青年人的道路一定会朝着正确而健康的方向延伸!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全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青年语文教师。他们基础扎实,事业心强,虚心好学,孜孜以求,才华横溢,崭露头角。他们应该成为这个组织的中流砥柱!


时代在呼唤这个组织尽快诞生。时机已经到来,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应该像马克思当年创立“第一国际”那样去创立我们的学术组织。当我们即将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时,我们回首往事,可以大声说:“即使我一生其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也应该为这一成果自豪!”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排成队伍,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吧!


山东省青语会(程翔执笔)


1994年6月6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0:33:32 | 只看该作者
李震的回忆文章里,你或许可以读到青语会的成长足迹,真切地感受到当年青语人的执着与热情,前辈语文人的真诚提携,媒体的倾情扶持……当下的青年语文人的成长需要这样的热情,需要这样的智者,需要这样的平台——


李震:我和《中学语文教学》


我和《中学语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因为读《中学语文教学》。我是一个语文教师,平时喜欢读《中学语文教学》。八十年代,作为主编的孙移山先生,我早就仰慕已久。1988年春,我在赣榆县中学和几位语文老师创办《中学生习作报》时,想请语文界的几位名人题词,登在创刊号上。我就写信给孙移山主编,孙主编在9月3日给我来信,并附题词:“作文是创造,创造性的劳动都是先苦后甜,如果怕苦,也就永远尝不到成功的甜头。书赠中学生习作报”。
江苏省青语会第三届年会打算在我所工作的赣榆县中学召开,除了上课,还打算请上海的冯起德先生、江苏的喻旭初老师和北京的孙移山主编来作报告。1995年2月份,我将想法向孙移山先生以信的形式作了书面汇报,3月14日,我就收到了孙主编的来信,答应来赣榆县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北京的大主编愿意到苏北的小县城来作报告,这是我非常感动,这是对江苏省青语会工作的莫大支持。4月28日,会议如期举行了开幕式;29日上午孙主编作报告,30日就匆匆地返回北京。孙主编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他的报告结合实例娓娓道来,朴实生动,对一线的语文老师很有启发。8月20日,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成立时,《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主编孙移山先生、副主编陈金明先生、史有为女士,还有张蕾老师等都到会。孙移山主编在大会上对“中华圣陶杯作文、论文大赛”活动作了总结,还郑重地转达了张志公先生的意见。9月15日,孙先生给我打电话给我,要我写一篇关于江苏省青语会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文章,杂志急用。于是,我连夜写了一篇《发挥青语会应有的作用,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后来发在《中学语文教学》第11期上。
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成立之后,我负责主编《全国青语论文集》。怎样才能高质量完成这本文集,借以反映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语文研究的成果,我心中无数。我多次打电话给孙主编,他总是耐心地指导我,包括请张志公先生、刘国正先生担任顾问,请刘国正先生题写书名,都是孙先生为我“出谋划策”和协调。《全国青语论文集》(一)能够顺利出版,并保证了较高质量,这和孙先生分不开的。
陈金明先生既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也是一位热心扶持青年语文教师的导师。他担任副主编和主编期间,也是全心全意地支持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的工作。他亲自参加了联谊会成立大会,对联谊会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在成立大会上为青年语文教师作学术报告。他在讲话中说:“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举行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这是语文界的一大盛事。”他简要地回顾了联谊会筹备情况后,又说:“我觉得,我们语文教育事业是一首歌,有组织的大合唱会显得更有气势。我觉得,群体性的学术研究可以集思广益,从某种意义上说优于个人。”他对联谊会寄予深切的期望。《中学语文教学》从1995年第1期就专门开辟了“青语园地”,发表青年语文教师的文章。像第1期发表了河北许建国的《世纪之约——全国青语会创立断想》,第2期发表了安徽陈军的《发现随笔》,第3期发表了上海程红兵的《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总体构想》,第7期发表了程翔的《魂牵梦绕的讲台》等等,这些文章都出自优秀青年语文教师之手,充满了热情,充满了理想,充满了展望,在全国青年语文老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95年10月21日全国中语会第六届年会在成都召开时,陈先生利用中午时间和我、程翔、杨杰、施仲谋、高原等几位理事长开会,研究全国青语会的工作。商定的任务是:1、编辑《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年鉴》;2、主编《全国青语论文集》;3、召开于漪老师研讨会;4、学习“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
1997年8月1日全国青语会第二届年会在秦皇岛召开,开课、专家报告、评比论文、文化旅游。大家都很忙。这次会议,由施仲谋出面邀请了香港约30人一个团队参加交流;他们先到北京,由史有为秘书长陪同乘大巴到秦皇岛;到秦皇岛后又由史有为负责安排接待,这位身体瘦小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秘书长,对一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因为我们大多是第一次到秦皇岛,所以细心的史秘书长又承包了会议杂事,《语文周报》总编辑刘焕章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辆面包车,安排我和陈军、靳保太、张虹、陈锋、刘亚军、张国生、樊学兵等去“天下第一关”和“老龙头”游览。澄海楼镶嵌着“胸襟万里”四个大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和许建国、程翔、张国生等一起去北京,晚上,孙移山、陈金明、史有为、张蕾等编辑部的同志们请我们吃饭,研究如何宣传青语会的工作,可见他们对青语会充满了热情和期待。经陈金明先生和史有为先生介绍,8月1日,开明出版社社长焦向英先生、编译中心吕志敏先生和黄炯相主任和我们一起吃早点,开明出版社拟和全国青语会合作出一套语文教材,并出版《全国青语论集》(二)。
编辑部又派史有为和我们一起,应广东许序修的邀请,乘飞机去汕头市讲学。
1998年2月2日全国青语会理事长办公会议在泰安召开,因程翔要调到省城工作,秘书处放在哪里?会议讨论后认为放在北京《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为好,由史有为行使秘书长之职务。从此全国青语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8年4月20日,史有为秘书长打电话给我,拟出版《全国青语简报》,约稿“群英谱”专栏稿件一篇;“读书会”专栏稿件一篇;“百花园”专栏稿件一篇。她的工作很有开拓精神。1998年5月29日,张蕾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是《中学语文教学》于1998年第8期为江苏青语会出专版作介绍,发表我写的《面向21世纪新构想》;“论文选登”栏内发表新沂一中李中林老师的文章;还开设了“热点追踪”、“史料选登”、“书林漫步”、“未来断想”等专栏,刊登五幅青语会活动的照片。
1998年10月3日,“21世纪青年语文教师发展战略座谈会”在北京劳动大厦召开,会议由程翔主持。时任副主编的陈金明先生传达了刘国正先生的题词:“学习,学习,再学习;创造,创造,再创造。”当时,程翔发言主要围绕如何向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学习的问题,杨杰发言主要围绕着语文教学的反思,许建国发言围绕着青年语文教师如何提升素质,我发言围绕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挑战,还有韩军、李庆平、许序修等分别在会上发言。
积极宣传教学改革和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新成果,1998年11月10日,史有为打电话给我,考虑在《中学语文教学》上介绍“初中语文引读教学”,想发系列文章,第10期上就发表了我的教改实验文章《课堂引读教学中的问题策略》。1998年年底,连云港师专董菊初教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后,在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翌年元月23日,史有为副主编就打电话给我,要我写一篇评介文章,在刊物上发表。我就写了一篇《一部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力作》,刊发在《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7期上。
2006年11月1日至4日,全国中语会和《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联合在江苏丹阳市吕叔湘中学召开了“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会上,南京十三中曹勇军等三位语文老师分别执教《前方》、《母狼的智慧》、《我为什么而活着》。编辑部的史有为主编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参加会议,并评课。我在大会上评课的题目就是《行走在语言的世界中》,后来,《中学语文教学》刊发了这篇文章。2007年10月20日至23日,全国中语会和《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专题组第二届年会”和首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会议,新上任的主编张蕾打电话给我,邀请我担任赛课评委,会议在南京一中召开,苏立康教授、陈钟梁先生、张良杰教授(新疆师大)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并担任了评委。这使我有机会向语文界的前辈学习。
2007年5月,编辑部的年轻人张蕾担任了《中学语文教学》主编,这位年轻的主编是我认识的《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第四位主编。她从1995年始就担任全国青语会副秘书长,和史有为配合默契。上任后,希望杂志面貌有所改观。周游全国各地进行调研活动。第一站到连云港来。张蕾和编辑部主任王希文于2007年6月21日晚8:30乘飞机到白塔埠机场,马长根老师去机场迎接。23日上午,张蕾和王希文来东方分校,我向她们介绍了分校的几位语文老师:石德平、卞光武、吴艳、殷晓珍、俞燕、高千。我考虑,他们零距离接触,有利于我校语文教师教研的发展。十时许,我和高千陪她们到在海一方公园、苏马湾海滨浴场,又乘快艇绕过湾角去连岛浴场上岸。下午,在市教研室开会。
会议由我主持。张蕾主编首先讲话。她说:感谢领导创造机会,是一次新老朋友的见面会。来的目的是征求大家的意见,追求的是“高品位的学术性”。改变杂志面貌的心情非常急迫,杂志是一种品牌。目前杂志栏目:“知行合一”创立目的想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找一个契合点;“说文论语”是语文性的栏目;“教育随笔”是语文教育方面的杂感。“课例研讨”聘请宁波的邓泓老师,题材有些窄了。“作文指要”是个传统栏目,字数比较多。还有“教学反思”、“综论”、“高中阅读”、“初中阅读”、“中考广角”、“高考聚集”等。
张蕾继续说:杂志打算从第10期进行改版,主要趋向是义务教育方面的内容;现在新课改应该是一个反思的阶段,想做一个“反思新课标”,如“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找如何统一点成为关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选修课是个难点,实际落实起来非常难,怎样做选修课,下半年想开始做。杂志想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是指导教师教学、科研的一本指导用书。杂志在江苏定量最多,通过活动获得大家的支持。也想聘任一些编辑,共同做好编辑工作。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就怎样办好刊物发表意见。
连云港市教研室和中语会给以密切配合,集中了本市连云港市教研室的同志、语文特级教师、语文名教师、师专中文系的专家开座谈会,专门讨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办刊方向、栏目设置、发稿质量,甚至封面设计、刊物开本、版面合分等,与会者畅所欲言,既肯定成绩,又指出存在问题。参加会议的有陶卫东、马长根、张勇、茅步刚、李明高、梁杰、宋恒、徐立刚、吴传贵等。
我主要谈了以下几个问题:刊物要发挥引领性、要坚守学术性、要体现语文性、要注重实践性。基本的办刊思路是:重组队伍——面向全国,立足北京,建立名师档案。海纳百川,网络人才。拓宽思路:除了研究语文课堂、效率、方法之外,从目前大势所趋,分版(初高中栏),扩版(扩大板面)。落实课标:围绕落实新课标下功夫。思行结合:既有理论性又有学术性。品牌策划:策划品牌。一期一个专题,连续使用专题。追求特色:栏目设计要充满灵气。“卷首语”半年或一年由一个人来写,语文方面的内容,有个整体的策划。我还谈到,刊物在封二封三喜欢刊登各市教研室介绍,这不好,功利性太明显。作为全国中语会会刊,刊物的每一个边角、每一根神经都应跳动着中学语文的脉搏,每一个插花都应该传递中学语文的信息。但是,许多语文刊物都在介绍语文教师,不能重蹈别刊之路。张蕾很机灵,回去不久觉得意见很对,于是决定围绕“名师带高徒”这个主旨来新开辟“名师工作室”专栏,宣传语文教师,这一思路体现出创新性。
于是,打电话给我,从2007年第7期始杂志开辟了“名师工作室”专栏,从介绍连云港开始。接着就是照片高质量,必须是专业人员拍照,像素要高;名师必须是特级或者教授级高级教师,“高徒”应分散在名校,为市学科带头人或者“市名教师”。总之,稿件传递信息要多。这个栏目就这样开张了。既围绕“语文”做文章,又和其他“封面人物”“名师介绍”不同,传递信息量大。另外,还要两个文字版面,4000字以内,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研讨,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沙龙式,也可采取论文式,但要体现出导师的“导”。我就约王旭彤、徐立刚、张长松三人座谈,话题就是“在阅读体验中提升生命的质量”。从现在7期来看,反映很好。
办刊,的确是要集思广益;编辑部要善于广交语文第一线上的朋友,这样便于切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
十多年来,我和《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的四任主编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方面杂志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内容,及时向我传递了中学语文最新的研究信息;另一方面,他们信任我,使我有机会能够融入编辑工作中,为刊物的发展尽绵薄之力;还有我们共同组织和策划了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促进了全国的中学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团结了全国广大的中学青年语文教师一道开展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加深了理解,建立了友谊。

李震:写给《语文教学通讯》的朋友


读《大地》载穆紫先生《朋友如四季》的散文,开头说:“有朋友的日子心里很充实,如同在四季中行走,时时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问候。”读了很有些感受,于是借这个题目来谈谈我对《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朋友们的印象。
《语文教学通讯》的朋友如春,因为他们“总是温柔地待你,用明媚的笑脸和向上的心态给你以勃勃生机。”这种感受来自学《语通》和用《语通》的实践。我是1977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翌年,《语通》创刊,从此,《语通》伴我走过了30年。我从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到今天成为一名特级教师和“江苏省名教师”,在这一成长的过程中,《语通》为我提供了语文教学上的资料,传授了于漪、钱梦龙、欧阳黛娜、洪宗礼等一代名师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虽然没有和《语通》编辑部的老师们谋面,但每当捧读散发着油墨香的《语通》,总会感到春意融怀。《语通》伴我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提高。来自编辑部的那温暖的气息、和煦的春风,在我耕耘的足下,催开了点点新绿。
真正和《语通》的老师们打交道是在1995年8月中旬。全国青语会成立大会在泰安举行。会议期间,我认识了当时《语通》的副主编现任语文报社社长的靳保太先生。这位来自西北高原的朴实而又厚道的我的同龄人,经常在晚上和我、陈军、许建国“侃”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侃”《语通》的办刊宗旨。全国青语会成立后,靳先生对青年语文老师寄予了厚望。他曾说,这不是几个青年语文老师的事,而是一个青年语文老师的群体,青语会要担负起开拓未来中学语文教育新局面的重担。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约了我们几位当选为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的老师每人写一段话,并配发照片,总标题叫:“青春在教坛上闪光”。泰安别后的10月18日,靳先生又寄给我《特约编辑任务表》,拟于1996年在《语通》辟“青年教师之友”专栏,由我和程翔、陈军、许建国四人轮流主编,每人三期。栏内又设“心灵底片”、“书品与师品”、“热点茶座”、“专题笔谈”等,为青年语文教师提供一块切蹉交流的园地。我深深地体会到《语通》的朋友们的善意,他们希望为青语会这片绿茵送来和煦的春风,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1999年10月20日,桑建中主编约稿,《语通》2000年开辟了“青年论吧”,一期一个论题,对语文教育理论认识层抓热点、焦点问题,如教学中需不需要归纳文章的中心或者主题,对人物形象的单一分析是否有悖于艺术鉴赏原理等。希望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做深入探讨。第1期由肖家芸主持,第9期由李海林主持;第11期由李镇西主持;第5期由我主持,我组织了董菊初教授《文学没有答案》、刘跃夫《“定格式”分析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特级教师黄厚江《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严华银《形象分析:阅读教学的“创新点”》、广东南海市马喜梅《这种作法不可取》等稿件。



1996年2月9日,靳保太先生打电话给我,让我和程翔、陈军、许建国过完春节后,于2月27日去临汾《语通》编辑部开特约编辑会议。我很高兴,因为终于有了一次山西之行的机会。就在那次山西之行,我又认识了当时的齐峰社长、孙全生主编、桑建中老师、彭笠老师、张虹老师等。朋友们聚在一起,被山西名酒——“老白”灌得晕晕乎乎,在一起借酒论“道”,议论语文教学,那酒意,那醉意,那诚意,那文意,那诗意,最后都聚在一个情意上。桑建中先生亲自陪我们寻根在大槐树下,游览于广胜寺中,还到“苏三起解”的地方一看。《语通》的朋友还专门请山西著名书法家樊习一先生给我们四人每人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这使我们又有了一个意外的惊喜。送给我的一幅字是:“挥毫对客风生画,载酒论诗月满篷”,挂在我的书房——“朝夕书室”里,每当忙里偷闲读读这幅对联,常常感受到无限的惬意。我和陈军途径太原返回时,又特地去晋祠一游,那祠庙碑铭,泉流古木,自然显示出历史文化的厚重,尤其是难老泉下的几许芳草已报告了春天的信息,使我们感到无限的喜悦。

和《语通》的朋友打交道,真的感到温暖。2005年8月23日,我应江苏教育出版社安排,赴晋城讲学;翌日,携女儿北上太原。语文报社朋友闻将至,在唐都饭店摆宴以待;下午一时方至。朋友久等,心怀歉疚,遂吟小诗一首记之:

十年三聚在三晋,语言切磋文字新;驱车五时六百里,唐都一见兄弟亲。
《语通》的朋友对读者、对作者、对朋友就是这样,总是给人以温馨,总是给人以明媚的笑脸。怪不得我在齐峰社长办公室里看到作家贾平凹去语文报社做客,留下一首酒意融着情意的小诗:“客从远方来,一身汾酒香;半晌知己谈,各醉秦晋邦。”和《语通》朋友打交道,你会感到温暖如春。
《语通》的朋友如夏,他们对工作如夏天般的火热。记得原总编辑徐同先生在1995年第9期《语通》发表了一篇《永远是泥土》的卷首语。文中说:《语通》“率先组织单元教学,率先推广教改经验,率先刊登封面人物,率先扶掖青年教师……这一切的一切,都实实在在,真真切切,都带着泥土的气息,都激荡着时代的浪花。”现任副总编的桑建中先生在1998年第9期《语通》卷首语《迎接新世纪,更上一层楼》中谈到刊物的发展思路时说:《语通》 “将进一步强化导向意识,强化重点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导向是刊物的灵魂,重点是刊物的生命,服务是刊物的主体与血液。”如果说徐同先生的四个“率先”是对《语通》历史足迹的回顾,那么桑建中先生的三个“强化”则既是对《语通》现状的准确定位,也是对《语通》未来蓝图的勾画。在这四个“率先”和三个“强化”里,《语通》的朋友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啊!
正因为他们挚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所以他们总是不安于现状,在求实中创新。1995年12月,全国中语会在成都召开了第六届年会,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在1996年8月,《语通》的朋友约我和程翔、陈军、许建座谈1997年编辑计划。当时我建议《语通》应设“课堂效率研究”专栏。虽然过去《语通》也发了不少这类稿件,但还应以专栏形式突出重点。编辑部欣然接受,于1997年始设“课堂效率研究”专栏,我为《语通》组了一篇《整体把握,分合比较——我教〈包身工〉》(江苏盐城一中黄厚江)的文章,刊发在《语通》1997年第1期上。为了进一步强化“课堂效率研究”专栏,编辑部在拟定1998年编辑计划时,又设“名师示范课访谈录”专栏。这一专栏的设置,对“课堂效率”这一语文教学热点问题作了高品位探讨,编辑部想通过对特级教师、著名高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访谈,来探求语文课堂教学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1997年7月的一个夜晚,时任主编的桑建中先生打电话给我,要我为这一专栏写一篇样稿,并拟定一份约稿函。于是就有了《语通》1998年第1期刊发的《〈梅岭三章〉示范课访谈实录》。据我了解,这个专栏方向准,品位高,反响大,很受中学语文教师的欢迎。1999年,《语通》又将“课堂效率”专栏易名为“高效课堂寻真”,进一步着眼于“高效”;今年,《语通》又易专栏名为“创新课堂”,这又是认识上的步步深化。
尤其是自2001年开始,《语通》的朋友又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20世纪优秀文化教育的神圣任务,将刊物改为大开本,分A刊和B刊,A刊所有内容针对初中,B刊所有内容针对高中。除了传统的栏目外,又紧跟中学语文研究时代步伐,增设了“名师平台”、“阅读在线”、“工作室日记”、“语文因特网”等,用编辑部老师的话讲:这些栏目“均力求理念正确、事迹典范、认识卓越、感受独特、探索创新、开拓新知,从‘个性’中掘取‘共性’,再有‘共性’延展‘个性’,力争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设‘特色’情景。”细读刊物,的确感到这些栏目拓展了刊物的视野,丰富了刊物的内涵,显示出语文“大家”风范。捧读编辑部赠读的期期带着油墨香的《语通》,从内心感受到了《语通》朋友对中学语文教学那满腔的热情,以及勇于开拓的精神。
2005年,徐永平和刘远两位年轻人分别担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和初中版主编,他们锐意进取,配合语文新课程,使刊物面貌一新。初中有“热点”、“关注”、“教艺”、“备教”、“写作”、“测评”等栏目,高中有“名家视野”、“群英论道”、“阅读鉴赏”、“备教研修”、“表达交流”、“测试评价”等栏目。既有前瞻性了论文,又有操作性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语通》的朋友就是这样,他们脚立在西北黄土高坡上,对中学语文教学常常作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一旦思考成熟,确立了方向,他们便会热情如潮,如夏日的天气,给中学语文教师以激情和向往。《语通》之所以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常常对中学语文教学作全方位的思考,这与《语通》朋友们对工作那如同夏日的种种热烈是分不开的。
我又觉得,《语通》的朋友如秋。厚重的黄土高原上立着厚重的身影。翻开《语通》,你会觉得如果实般的沉甸。请看:
以《语通》每年发400篇文章计,30年来,《语通》约发表了12500篇中学语文教学的稿件。
我曾经统计过《语通》1996至1998年三年的发表的稿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全文复印《语通》刊发的文章83篇,收索引156条。这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自1981年以来,《语通》以“封面人物”的形式推出语文教学改革专家260名。这260名语文教学改革专家大部分成为特级教师,仅在江苏就有洪宗礼、陆志平、喻旭初、李震、高万祥、任范洪、孙汉洲、黄厚江、蔡明、杨斌、严华银、徐德顺、孙宏杰、钱韵、虞晔如、池英范等。这是在全国中学语文界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个颇具特色的专栏。后来,每期封底还设有“优秀研究员介绍”,为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青年语文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
以《语通》为阵地成立的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成立七年来,已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年会。首届年会于1996年8月10日在江苏苏州市举行,会议的议题是:“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如何有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第二届年会于1998年国庆节期间在安徽黄山市召开,大会的议题是:“强化素质教育观念,探讨转轨有效途径,开创世纪教学新局面”;第三届于1999年7月在广东深圳市举行,大会的议题是:“高扬素质教育的旗帜,探索高效课堂途径”;第四届年会于2001年3月22日在浙江温州市举行,会议意在集中广大语文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思考和辩正中学语文教学的许多热点和焦点问题,解决新教材实施中的认识问题和操作问题,研讨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应对策略,推动全国各地教改实验的健康发展,进而深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心”还发展会员万余名,壮大了中学语文教师的研究队伍。
以《语通》为阵地,先后举办了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首届于1995年9月在太原,有26人上课,与会者600多人。第二届于1998年8月在大同,有27人上课,与会者1200多人。第三届于2000年7月29日举行。
2006年7月28日在沈阳举行第六届大赛,我担任高中组评委,听了18节课。大赛又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返回连云港后,徐永平主编又打电话来约我写一篇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的文章,于是就有了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第9期上的《细节使课堂精彩》的文章。与全国中语会联合多次举办“语通杯”全国语文教研成果大赛,对全国各地中学语文教学教改成果进行评比;多次举办研究员“优秀工作者”评比活动,从上面罗列的几条可以看出,《语通》朋友30年来辛勤耕耘,劳灌勤锄。他们在春天里播下种子,终于有了秋天这金灿灿的收获。
《语通》的朋友如秋,不仅仅表现在他们办刊的累累硕果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们对中学语文教学乃至中国文化的厚重理解上,因此,散发着油墨香的《语通》常常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思想的魅力。到乔家大院去了解一下山西的民俗,到晋祠去抚摸一下周柏,到广胜寺去欣赏一会元代壁画,到大同去看看九龙壁和龙冈石窟,再到北岳恒山去攀登悬空寺,你就会深刻地理解了《语通》为什么显得很厚实。
《语通》的朋友如冬——善于孕育,在孕育中创新。和《语通》的朋友打交道,常常感到他们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着敏锐的思考,他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有创意,有追求。这使我想到在五台山与副社长靳保太先生的一次对话。
1998年8月上旬,我和广东的黎光、安徽的童晓语、江苏的余 中云应《语通》朋友之约,在太原研究1999年《语通》和《语文世界》两个刊物的编辑计划,这次会议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使我们走山访水,饱览了晋中、晋北山水名胜和历史文化景观。我们从太原出发北上大同,进五台,上恒山,登应县木塔,攀悬空寺。记得在8月2日驱车去南台,在海拔2480米的极顶,只见千峰环开,一片锦绣。在返回的路上,途径凤凰坡,只见这里除了龙蛇般的山道恰似是一道流动的观景线外,满坡绿茵,黄绿错综,牛羊点点。遂停车驻留观赏,并与靳保太先生同登凤凰山峰。山不陡,遍坡是奇石碧草,烂漫山花。我们两人手牵碧草,脚跨山石,终于在大汗淋漓之后,登上峰顶。下山时,靳先生突然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只见千峰叠翠,锦绣万里,美景历历在目,遂有壮怀之感。靳先生说:“我上山下山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路,随便走,都是路,一样能欣赏到好风景。”我会心地一笑,靳先生又想到办刊了。是呀,办语文刊物要追求一种个性,因为有个性的语文教学才谈得上创造;有个性的语文教学需要有个性的语文刊物。如果大家都沿着一条路走,墨守成规,也就没有了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造。
1996年8月中旬,全国农研中心成立大会在苏州召开。为了搞好这次会议,靳保太先生、桑建中先生和我们青语会几个人商量,决定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热点问题搞个辩论会,大家商定了两个辩题:一是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困惑与出路,二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何在?我们知道,《语通》的朋友最关心的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他们对这个问题作了长期的思考。于是,我们在各省特色了8个辩手。我和陈军、程翔、许建国于8月上旬前往苏州凯旋门大酒店策划热点辩论。会上,正反双方唇枪舌剑,各抒已见,台上辩论;台下各有支持,气氛甚为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语通》的朋友就是这样善于思考问题,善于孕育生机。只要你仔细读读每年的编稿计划,只要你翻翻每月新到的《语通》,你就会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我想,烂漫的春花来自冬的孕育,没有冬的孕育,也就不会有春的灿烂,夏的繁茂,秋的丰硕。
《语通》的朋友如四季——如春,是因为他们不仅以春意待人,而且在他们春天的行囊里装满了绿色的憧憬;如夏,是因为他们不仅以夏的热情对待自己的事业,而且在他们耕耘的黄土地上确实有着夏的繁茂;如秋,是因为他们不仅奉献出带着自己挚爱的累累的精神果实,而且他们有着秋天里收获的喜悦;如冬,不仅表现了在他们朴实无华的外表下孕育着新的萌芽,而且在他们坦荡的胸怀里常常给人以希望。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0:34:14 | 只看该作者
陈军老师的论文站在理性的高度分析青语会的时代功能,同时启示我们青年教师如何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
【陈军】“全国青语会”时代功能的初步分析
——兼论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的基础条件
当我们讨论“全国青语会”的时候,要特别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优良环境。那时,伴随着基础教育的复苏与振兴,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专家型中学语文教师,如于漪、钱梦龙、章熊、宁鸿彬、蔡澄清、吴心田、张孝纯、林炜彤、洪宗礼、洪镇涛、欧阳黛娜、魏书生、黎见明、颜振遥等等。这些名师不仅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而且以自己的人格和专业强烈地影响着他们身边的青年教师群体。正是在他们的扶持下,当时很多省市都各自成立了“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会”(上海、安徽、山东三地成立较早)。这些组织的建立,分明预示着大规模的青年教师精英在优良环境之下的自我觉醒。一个个自发追求的团队的形成,又分明预示着语文教育研究思想血液的补充与更新。1995年成立全国性组织,已成水到渠成之势。
“全国青语会”这个组织及其活动也许已成为历史的乐章,但是,她的功能与影响,仍值得我们追想。我的体认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思想团队:促进教师个体激活创造潜能的组织化平台

“全国青语会”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团队。这个团队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实现着对于青年教师的集体培养功能。若干富有思考个性的个体,一旦组织成富有思考活力的团队,则不仅思考个体的思考活力得以持续补充与强化,而且作为团队的活力要素——思想——在质量上也得以不断扬弃和提高。

现在,我们谈到青年教师培养,都要说到搭建“平台”。这是对于培养组织这一前提条件的确认。这个确认相当有意义:一是人员组织起来便是思想交汇起来,思想交汇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的过程;二是作为平台,实际上就是展示的舞台和窗口,而展示是对青年教师的极大鼓励与鞭策,是人才不断成长的促进方式;三是作为团队必然要形成思想核心,就当时而言,核心就是各地名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理论总结。通过强调学习研究,一大批青年教师进入到研究名师何以成为名师的基础原理的思想状态中。当时“全国青语会”的骨干,现在都在各地发挥着领军作用。有的成为重点中学校长,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有的成为优秀教研员,有的成为学科名师,有的成为省市级专家……之所以发展得顺利,成长得快速,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青语会发挥了极具培训作用的引导功能。可以这样说,没有青语会,就很难有一大批比较整齐的现今正活跃于各地的领军团队的形成。

还要加深一层剖析的是,在“青语会”层面上的骨干青年教师始终担当着“双重角色”:一是教育的批评者,一是教学的建设者。这种“双重角色”是激活自我潜能的必要方式。所谓批评者,他们是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角色而活跃于教育舞台。他们以“知识分子”的要求努力进行自我提升,从知识活力——思想——的高度来揭示教育弊端,催人警醒。通过这样的思想活动,既提升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大量的骨干成员的教学论文,说到底多是教学思想的批评。所谓建设者,他们是作为“青年教师”的角色而探索于语文讲台。他们以前辈名师的追求者的身份自主探索,从教学创新的高度来寻求建设性方案,构建有意义的教学个例。更为可贵的是,“青语会”骨干成员在追求成功过程中,始终得益于著名导师的指导与扶持。这种“可贵性”,一方面表现于导师的无私厚爱,另一方面也表现于青年追求者自身的敬重知识的人格修养。尤其要指出的是,这个“双重角色”的相辅相成,使得青年骨干的成长与发展在内涵上有了复杂同构与深化的宝贵前提。批评者的视角与建设者的行为时有错位,也时有互补;在批评中建设,在建设中批评,无疑是在进行持续的实践与自讼。而实践与自讼,无疑又是对建设过程的有力指导与修改。综观在“青语会”平台上发展得卓有成效者,都是在这个双重角色变换中注重自讼和自改者。这既可以看做是发展方式,也可以认定为发展品性。这种发展不仅完善了它的可持续性,也推进了人格内涵的丰富性。这一点,是做学问,成事业,养人品的关键。我认为,当前对于青年教师要有一种冷静的关爱,“冷静”的含义也许就在这里。

还要特别强调“青语会”的思考激情。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活力;要使思考活力持久性发展,则需要强大的思考激情来催动。什么是“青语会”的思考激情?我以为概括起来不外三个层面:一是具有强大的道义感和责任心。当年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相聚一堂,热血沸腾,大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侠之气。现在看来,很多口号不免可笑,很多举动不免莽撞,但理性地静心思考与筛选,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极可宝贵的“冲动”,才激发起对于道义和责任的思考与担当。一开始就进入承担使命的状态,这是极为宝贵的精神境界。一个青年教师如果没有使命感,肯定是缺失动力与信仰的,教师之责也难以成功履行。二是具有广泛的交往面和交流性。交往,是从人际关系上而言的;交流,是从思想沟通上而言的。没有交往就没有交流;交流愈是深刻而广泛,交往也就愈是广泛而多元。“青语会”组织了大量研讨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对垒式的论辩与比赛活动,极大促进了团队思考和个体思考。尤其要强调的是,“青语会”的思想交流和观点交锋,都体现了极大的自由度。“青语会”成员人人都是主人。“文人相轻”的可爱一面在“青语会”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看来,这样的交流才是青年性的、青春化的。现在培养青年教师要防止一开始就由导师定位独尊的局面。导师是重要的,独尊是错误的。建一个组织,哪怕是成立三五人的小组织,是为了满足一人的话语权还是因为有了一个人从而更便于激活所有人的话语权,这是衡量是否具有思想交流自由性的标准,也是今天在更规范的形式下培养有个性的青年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专题实践:促进青年教师尽快确立专业发展的行军路线

“青语会”的成立,不仅仅是为了建立一个发表思想的讲坛,更重要的是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专题研究的“课题意识”的自觉化。当时,课题研究还没有现在这样普及。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某某课题,也没有申领研究经费,进行课题评估,但是各地起领军作用的青年教师骨干都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主攻方向。有的以课堂教学为板块,研究结构设计、板书图式;有的以作文教学为板块,办手抄报,研究作文评改、写作能力发展序列;有的以语文视野为板块,研究大语文系统、开放式教学;有的以教学理论为板块,研究语文教学基本概念、语文教学历史过程;有的以考试评价为板块,在中、高考命题上进行创新探索。所有这些,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自我研究定位,从而在课题引领下自我成长。

“青语会”骨干们的专题实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践范式和启迪。这就是,教学实践过程是一个常态过程,要改革这个常态必须用常态的方法,抱着常态的期待。常态的特性就是稳定性,而要形成稳定,就要坚持反复实验,反复探索。因此,教学改革的最大需求不仅是策略与智慧,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更是坚韧与反复。那种抱急功近利之心,求立竿见影之效的态度与做法是注定站不住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1:57 , Processed in 0.2268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