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莞也有个油画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 07:5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莞也有个油画村
金羊网 2009-07-08

本报讯 (记者/陈志强 通讯员/唐先

)深圳有个大芬村,以“油画村”闻名于世。东莞也有个不那么出名的“油画村”,它就是塘厦镇水龙村。

10多年来,水龙村表面上默默无闻,但却吸引了20多名油画家隐居于此,开设了10多个油画工作室。 为了给这些画家一个展示、交流以及学习的平台,塘厦镇准备建设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塘厦油画创作基地”,该基地将包括展厅、创作室、培训室等五个功能区域。
既是画家,也是房东
塘厦镇石鼓社区水龙村,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美丽的风景。一眼望去,这里只有一片密集的出租屋。与其他地方出租屋不同的是,这里很多出租屋的顶楼,都有一间小小的画室,“油画村”之名由此而来。 水龙村的画家们在商业油画方面功力不俗,10多年来,居住在这里的20多名画家,从深圳大芬村接订单,在水龙村的画室里工作。他们的油画作品再经由大芬,走到香港、美国和东南亚。 水龙村的画家在作画之余,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他们几乎每天都会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相约出去旅游、采风。 水龙村是如何演变为油画村的?这些画家又为何选定水龙村的? 值得一提的是,画家黄通经居委会推选,甚至担任了本地人口并不多的水龙村村长,至今已9年。 他说:“我们和大芬画家的区别是,我们已经扎根在这里了,永远不会走。” 水龙油画村的形成,与当地画家黄柏容有关。在26位画家中,石鼓本地人黄柏容被公认为“水龙画家第一人”。当时大家选择在水龙村安顿下来,主要是因为深圳大芬村的租金越来越贵,而画价却不上涨。水龙村离大芬只有二三十公里,整个东莞,只有这里有车直达大芬。1992年前后,经黄柏容建议,这些画家纷纷在水龙村买地,举家迁入。 与其他油画村不同的是,这些画家在水龙村拥有自己的物业。生活在这里的画家不用担心房租问题。画家自己住在顶楼,在安静的地方作画,其余楼层则用来出租,一边收房租一边接订单。成千上万张油画,就从这里生产出来了。 
  旧厂房或成油画基地
水龙村默默无闻的发展,引起了塘厦镇委、镇政府的重视。日前,塘厦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叶锦河在“油画村”调研时指出:相关部门要多组织人员到油画村参观学习,要加大对油画村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影响力。同时,石鼓社区要大力扶持该油画创作基地的筹建工作,让画家们能更好地开展油画的创作、交流、推广、经营等工作,通过培育发展油画产业,提升塘厦镇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打造塘厦镇的文化品牌。 塘厦镇有意拿出社区旧市场旁边一个空置的2000平方米的旧厂房,将其改造成“塘厦油画创作基地”,并将对该用地免租两年。该镇打算把这个墙壁斑驳、房屋破旧、底色显露的旧厂房,改造成具有展厅、创作室、接待室、培训室和管理办公室等五个功能的油画基地。旧厂房改造后,将有24间创作室。按照一间容纳3-5人的规模,这里将可容纳约100名画友。 油画村的建设激发了画家的激情。画家们说,油画基地的装修需花费100多万元。只要筹足经费,2至3个月就能完成。希望在2009年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时候能把基地办起来。画家还希望政府能够扶持这个艺术圈子,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环境改善。 塘厦镇宣传办主任、镇文广中心主任黄耀群表示,下半年将在塘厦展示馆给画家村的画民们展演作品,同时,镇政府表示将对油画基地进行扶持,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07:42 , Processed in 0.126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