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言为心声 诚意写作——与同学们谈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6 15: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言为心声   诚意写作——与同学们谈写作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上官卫红

什么样的文章为好文章,写作语言的华美至关重要吗,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这些问题常常困扰很多同学。

其实,同学们自小学以来,作文便一直伴随着你的成长。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日记、周记、随笔等等,写作就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在日常测试中,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写作又以不同的体裁存在。写作可记录,也可抒情,甚至表达或成熟或冲动的观点。尽管许多同学认为作文可能令他们头疼,但不可否认,它又确实离大家很近。正因如此,写好作文也并非难事!

可以说,无论对谁而言,写作最重要的前提是求“真”。这就是

认真、真实与真诚。认真是指写作时的态度,真实与真诚是指写作的内容与情感。做到“真”,写出好文就不是难事。所以同学们写作前提就要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即“言为心声,诚意写作”。

于是我们在欣赏有文采的习作时,也要警惕,在作文中弥漫着的用抒情的、诗意的、审美的语言掩饰自己见识上的虚假、肤浅、苍白,甚至是认识上的荒谬。同学们让文章具有文艺腔本不是坏事,但为写而写,显示个人底蕴而忽略真情与思想的表达,变得不知所云就不足取了。

所以,真是写作的前提。那么以此为源,如何写好作文呢?这就要做到“三多”,即多学、多练、多改。

多学,是写作学习的基础。

其“多”就是要多阅读学习和多了解写作知识。

不可否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在写作时一定要关注些写作的知识。如初中生重写记叙文,高中生重写议论文,文体不同,表达特点自然不同。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也会避免写作表达不伦不类的情况。

如写记叙文,除了必要的要素表达清楚之外,还要注意所写事件不要平铺直叙,写得像流水帐;在描写时尽量有生动的细节凸显中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构思事件过程时,最好有一定的波折,不要让人看到事情的开始就预想到后面的结果;而在抒情时则必须注意应是真情实感,而这种情最好又能含“三情”——情趣、情调、情怀,即文章“情趣高”,“情调雅”“情怀广”。这样的文章就不仅记叙同学们的生活,更会表现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而写议论文,就要求形式更为规整、层次更为清晰、逻辑更要清楚,可以说,这就是同学们高级言语思维的初始。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需要做到:点、正、反、伸、联、结。这是高中语文老师经常强调的。即,点出中心论点、从正面论述或反面论述、延伸内涵(深化论点)、联系实际、总结全文。只要注意这五点,便搭成了议论文最重要的骨架,而且如果论述逻辑较为严谨,没有很大纰漏的话,文章的规范性就具备了。且写议论文在切题的情况下,同学们还要多关注时事新闻,这算是在搭建好的骨架时添血加肉。时事新闻,即是写作中所需的材料。议论文中的材料,除了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之外,最大的来源便是时事新闻。平日里多关注身边社会有哪些新闻,电视上最近在报道什么,这些都可以用作材料。多运用时事作为材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让你的文章充满“时代气息”,彰显学生是一个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当代中学生,而并非一个只会“掉书袋”的学子。

因此,多学,不断阅读和和积累写作知识,关注生活,捕捉新鲜素材,积极思考是同学们写好文章的重要基础。

多练,写作提升的关键。有了知识及材料的储备, 接下来就要开始练习了,努力做到“笔耕不辍”。

首先,同学们要珍惜每次语文测试时写作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但非常能锻炼写作的能力。在规定时间内,要做到:正确审题、确定主题、列出提纲、动手写作。这几步要一气呵成,并在四十到五十分钟内完成。这样的能力是只有限时才能完全磨砺出来的。在如此要求中积累写作经验,调整心态,才能在测试时做到临危不乱、冷静应考。并且,每次测试到题目一定是出题人精心思考后的成果,一定能对同学们习作提升起到作用。

其次平日习作,尤其是微写作更是“常写”的最佳途径。如每周写写摘抄点评或新闻时评的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点写一个二百字左右的评论。这样的做法足以锻炼同学们的概括材料分析论述的能力。因为只有把小语段写精了,才能将小段联系起来独立成篇,也有助于你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多改,获得写作成就感。要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改作文,其实就是要及时修改习作乃至修改你的思想。通过多次的修改,同学们就会收获到比成绩更有价值的写作经验。改作文,可以同学互评,先让同学对所你的作文提出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拿给老师审查。同学有时能够发现作文中很细微的问题,当你再找到教师面批作文时,教师会给出很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建议,同时也会指出你在写作上个性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老师平日里面在面对几十个同学的“大课堂”上是无法点到的,因为大课堂上教师讲的都是“共性”问题,并非是你的“个性”问题。

找老师面批作文后,教师会告诉该如何修改作文以及平时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再将作文输入电脑,并在电脑上进行修改,这样做比起手写效率要更高。而且,改作文一次未必够,很多优秀的作文都是更改了最起码三次左右,还有更多的改了四五稿。但在改作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经验。当文章修改成熟时,征求老师意见,还可以试着投稿。当你看着自己修改过后的优秀作文,你更会充满自信。尤其当你面对下次的作文题目时,会更加沉着,心中有数。这样的修改过程,能够让你更快速地学会如何写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同学们写作时谨记“言为心声,诚意写作”,并多学、多练、多改,一定会在写作中收获更多快乐!

webwxgetmsgimg

如歌的行板——关于“语言通顺”

北京景山学校 张亚南

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连贯、得体。“语言通顺”是高考作文对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

“规范”就是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和语言习惯来表情达意。汉语表达的特点是简洁,精炼。有的同学写作,愿意使用成分复杂的长句,这会造成很多语病,给读者阅读制造重重障碍。

“准确”就是反对“言不及义”。造成表达不够准确的原因很多。比如有的学生对话题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甚至有错,这种时候,他常常不能准确地表达合于情理的观点;还有的同学遣词造句随心所欲,误用乱用词语,自说自话,和读者很难形成沟通。

“连贯”是说语言表达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语言连贯必须首先以思维连贯为依托,否则,再好的语言读起来也会磕磕绊绊。其次,要让语言连贯,就要认真考虑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这种关系是一种时空顺序,有时可能是一种事理逻辑,表现为前因后果、先主后次、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等等,还有时是人的情感逻辑。只有注意说话的先后顺序,才能使文章展开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得体”是要让语言表达合于语境,高考作文采用书面表达的形式,所以要尽量使用书面语言。有的同学爱用调侃的语言,有的同学爱用粗糙的口语,有的同学甚至用语不敬,这些都是语言不够得体的表现。还有的同学整篇文章都写得文质彬彬,只在某些文句中突然插入不和谐的语言,使整篇文章气质大跌。

总之,“规范”、“准确”、“连贯”“得体”是高考作文对考生语言表达最基本的要求。这四个方面很多时候是不好割裂开来评价的。不规范的语言很难谈得上表达准确,不准确的语言也可能因为表达不够得体。所以在备考之中的同学要认真玩味优秀的语言表达,向一些语言大师学习,同时要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把学习心得化成自己语言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你的作文才能如歌的行板。

IMG_1606

议论文写作之漫谈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 张明

面对当前中高考改革的新形势,有人这样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欲得语文者,须先得作文矣。可见,写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呢?虽然高考对作文文体一般是不限制的 ,但是,议论文已逐渐成为考场作文的主流文体,它也是较为容易掌握和提高分数的一种文体。下面主要围绕议论文的写作谈谈我的想法。

议论文写作之关键有三:审题、素材、分析。一篇文章如果跑题,即使立意再深刻,语言再优美,结构再清晰 ,也得不到较高的分数,所以我们先来聊聊材料作文的审题。

方法一: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如下面这则材料:2013年央视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32支代表队共160名初中生展开了角逐。考查的汉字既有“下巴颏儿”等日常生活用语,也有“醪糟”等专有名词;既有“纵横捭阖”等成语典故,又有“捯饬”等方言俚语。最终,杭州外国语学校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擅长数理化的陆佳蕾猜写出了“婉娈”一词,夺得个人第一名。

整体把握以上材料,它与汉字、以及汉字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有关。据此立意则均为准确。

方法二:借助关键词句来提炼观点。如下面的材料:老人挖了一条隧道通到井底,用瓦罐来回取水浇园,用力多而功效低。子贡说:“有种叫桔槔的器械,一天可浇百畦,用力少而功效高。您不想用吗?”老人说:“我听说,使用器械的人一定会做取巧的事,一定会有投机的心。人一旦有了投机取巧的心,就失去纯洁质朴的心境,就心神不定,就不能保持真正的大道。我并非不知道这种器械,而是感到羞耻而不用它。”

以上材料的关键词句有“用力多而功效低”,“用力少而功效高”由此,可以谈论“效率”。关键句还有“使用器械的人一定会做取巧的事,一定会有投机的心。人一旦有了投机取巧的心,就失去纯洁质朴的心境,就心神不定,就不能保持真正的大道”,由此可以谈论“取巧”与“守拙”。

总之,一则材料有众多立意,但是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最有话可说的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情感真挚,行文流畅。

就议论文而言,审题固然重要,但是素材的支撑也是必不可少的。素材一方面源于日常积累,如读书看报,所以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此外,课本也是我们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请看以下选段:

选段一:轻敌思想要不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了对手的存在,不能过于傲慢自负。项羽攻入函谷关后,拥有大军四十万,实力强大,气势正旺,颇为自负。“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以为刘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鸿门宴上坦然接受刘邦卑恭的谢罪,其傲慢轻敌的思想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这个素材源于课本中的《鸿门宴》。熟悉课文内容是我们积累素材的重要保障。

选段二:对事情要有正确的判断。项伯力劝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上,刘邦隐藏了自己欲王关中的真正政治意图,却推托为是小人的“细说”而致使刘项不和;樊哙闯下军帐,将谎话说得义正词严。面对这些,项羽没有对他们的言论认真辨析,做出判断,反而使自己受到蒙蔽。可见,拥有正确的判断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

同样是《鸿门宴》一课,也可以用来支撑另一个观点。

课本是我们最为熟识的素材库,要充分发掘其作用与价值。此外,我们不难发现以上选段的素材都出自一篇课文。只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挖掘和使用,可谓一材多用。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不妨多问为什么,不妨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妨写写自己的思考和体悟。这将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在审题准确,素材恰当的基础上,还要有合理的分析。如何对素材进行分析呢?可以用追问的方法。问原因,可用因果分析法。问结果、意义、危害,可以用假设分析法。表述形式常为:“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如果……,就……”“如果不……,就不会……”等。如下面的选段:

隐私愤,识大体,明大义,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时未被任用,难免流露出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正是因为烛之武识大体,明大义,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所以才能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救国于水火。如果他在危急关头,不能将个人私怨和安危置之度外,那么郑国亡矣。他将成为国家的罪人,被人指责,受人唾弃。

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总之,写作的确有一些方法,但是只有方法没有思想的作文就会空洞无物,所以留心生活,关注现实,对人对事有自己的思考、体悟,形成独特的见解也尤为重要。

DSCN2064

写评论 做仿写 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灯市口小学 张芙蓉

写作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从写法上训练学生谋篇布局、构思选材能力,又从语言方面训练学生遣词造句、润饰成文能力,也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习作课堂经常会出现学生抓耳挠腮、左顾右盼、冥思苦想的情景,阅历的限制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缺乏选材和创作经验都会影响学生习作的成功。我从自己的教学经历出发,尝试了一些提高小学中年级写作的做法。

教材中很多片段是仿写的最佳材料。如三年级上册《我们民族的小学》中有个片段: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个片段紧承前面民族小学的学生在教室里读课文的情景。很显然,它是运用反衬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民族小学的学生读得认真,声音好听,课堂生机勃勃。学生也用反衬的方法写一写教室的安静或者花园的美。《陶罐和铁罐》一文,陶罐和铁罐之间进行了四次对话,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二人的主要矛盾在于铁罐认为自己比陶罐结实坚硬,所以屡次奚落陶罐,而文中是通过一些表现动作和神态的词以及感叹号来传达二者的情绪。明白了这两点,学生也可以设计一段两只小鸡争夺一只虫子的对话,拟定二者的矛盾有年龄特征矛盾、发现虫子先后矛盾、长相矛盾、傲慢和谦虚的矛盾等等,五花八门,而且在对话中也多次使用感叹号和表现神态和动作的词以表情达意。

小学中年级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为了读后有收获,我们可以将读书和习作结合起来,让习作成为阅读的延伸。一篇文章,欣赏完文字后,自然会有感受,而且能引用书中的语言去评论,这种评论完全不受成人的影响,是纯粹的儿童的感受,儿童的语言,这样有意识的指导阅读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有意的习作变成无意的创作,体会创作的乐趣,体会不吐不快的畅快。

刘春艳

循环日记促学生习作水平提高

北京市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  刘春艳

什么样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所有语文教师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助于观察习惯的培养,表达能力的提高。

由于孩子学习习作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要求不高,只要每天写几句话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滴见闻和体会就好。实践一段时间后,我便发现了一些问题没的写,搜肠刮肚耗时间;病句多,三言两语说不清;负担重,中游后进难坚持;积累少,词穷话白没味道。

用什么办法可以调动孩子观察生活,主动积累表达的兴趣呢?从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中,我学到了一个新方法:不同水平的学生四人为一组,共用一个本子写日记,每人写一天,四人轮写一遍之后交一次本子,老师批阅打分,四人的成绩作为小组共同的分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之间互相学习,给“慢”孩子以学习的机会,给优秀生以“为人师”的机会,同时也借助“群众”的力量来促使“懒蛋”们勤奋一些。

每周利用一次管理班时间作为优秀日记分享日。读读优秀日记,互相评议,不仅使好学生得到鼓励,也为摸不着门的孩子拓宽了选材和写作的思路。

在不断的交流评赏中,每个学生的日记在选材、表达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校园生活,街头见闻,观察日记,时事焦点,读后感……都可以是记录的内容。诗歌、散文、记叙文,多种文体也都可以涉足。由于没有要求、规定、框框,学生的日记记录孩提时代的天真与美好,写得随意,不用咬文嚼字。孩子们通过日记说真心话,表纯真情。有感谢、有鼓励、有希望、有歉意、也有建议。

我还想鼓励有能力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日记,促孩子进一步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3 18:53 , Processed in 0.0761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