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时期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很先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0 15:0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国时期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很先进
    唐晓敏
    胡适12岁时,在上海梅溪学堂(后改为梅溪小学)读书。一次,老师出了两道作文题:论题:原日本之所由强。经义题: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他回忆说:“我从来不知道‘经义’是怎样做的,所以想都不敢去想他。”只能做第一题,“可是日本在天南地北,我还不很清楚,这个‘原日本之所由强’又从哪里说起呢?”只好求助于他的哥哥,问作这篇文章需要读些什么参考书,他的哥哥“检了《明治维新三十年》、壬寅《新民丛报汇编》……一类的书,装了一大篮,叫我带回学堂看。费了几天的工夫,才勉强凑了一篇论说交进去。”(胡适:“四十自述”)、
     袁珂回忆自己当初的国文学习经历时煤业讲到了作文,他说:“记得有一次,国文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苦祖谣’,我把题纸拿回家,做了整整一个星期,做成一篇约两千多字古风体长诗,颇得老师好评,评语有‘竭掉臂游行之概’、‘具此才华,可期一日千里’,对我而言,这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袁珂:“我与中国神话”
     这两次作文,虽各不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即都有一定的难度,不是提笔就能写出来,而教师也未要求马上就写出来,而是给学生一些时间。胡适为了写这篇作文,在哥哥的帮助下,查阅了不少资料,才写出文章来。袁珂为说他是否也查阅了一些资料,但也说,这篇作文做了一个星期,或许也查阅了一些资料。这样的作文,特点是,学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完成,也正因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明显地得到了提高,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能力提高了,而且因为阅读了不少资料,知识也丰富了,写这样的作文,学生写作之前与写作之后,是不一样的。写作引领着学生的阅读。读与写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
     反观当下的作文,却很少这样。作文不是引导学生去查找资料,大量地阅读,而往往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的记忆中“搜寻”,出了一些“记一个熟悉的人”,“一件有意义的事”之类的题目,写这样的题目,自然也没有必要去查阅什么资料,如此,往往是作文便是作文,与阅读没有直接的关系。
     前几年,网上有一篇文章,谈自己的孩子在美国学习的情况:美国的语文教师给孩子出的文题是介绍自己的国家,孩子查找、阅读了很多的东西,最后写出了一篇21页纸的作文。还有一次,文题是谈文化。孩子也是查找了不少资料,写出一篇10多页的作文。这个孩子,也是通过作文而多阅读了许多东西,写作发挥了引领阅读的作用。
     当时,感觉美国的作文教学很先进。现在才知道,民国时期的作文教学早就这样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3 18:41 , Processed in 0.0733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