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与自动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7 21:3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与自动研究
宗白华
我们的思想、见解、学识,可以从两个源泉中得来:一,从过去学者的遗籍;二,从社会、人生与自然的直接观察。第一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读书”,第二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自动的研究”,或“自动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源泉孰优孰劣,是我今天所想讨论的问题。
读书,是把古人的思想重复思想一遍。这中间有几种好处,就是一、脑力经济:古人由无数直接经验和研究得来的有价值的思想,如科学中的种种律令,我们可以不费许多脑力,不费许多劳动就得着了。这不是很经济吗?二、时间经济:古人用毕生的时间得着的新发现,像开普勒的行星运行律令,我们可以在一点钟的时间内就领会了,这不是很经济吗?所以“读书”确有很大的价值。我们不能不承认的。但是它也有很多的流弊,我们不可不知道,不可不预防。流弊中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读书读久了,安于读书,习于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渐渐的把自己“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关于这一层我记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得极透彻。我就把他书中的话,暂时代表我的自动地研究贡献诸君。
叔本华说:读书是拿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想。读书读久了,当会使自己的思想,不能成一个有系统的自内的发展。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许多外来的思想,这种外来的思想纷呈堆积,东一块,西一块,好像一堆乱石;不比那由我们自己心中亲切体验发展出来的思想,可以自成一个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我们既常常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离了书本,就茫然不能思索,得了书本,就犹鱼得水,这种脑筋是没有用了,至多不过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所以,我们要直接的向大自然的大书中读那一切真理的符号,不要专在书房中,守着古人的几篇陈言。我们要晓得古人留下来的书籍,好比是他在一片沙岸上行走时留下来的足印。我们虽可以从他这足印中看出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但却不能知道他在道路所看见的是些什么景物,所发生的是些什么感想;我们果真要了解这书籍中的话,获得这些书籍的益,还是要自己按着这书籍所指示的道路,亲自去行走一番,直接的看这路上有些什么景物,能发生些什么感想。
所以叔本华并不是绝对的反对读书,——他自己读书之多,在欧洲学者中要算得很稀少的——不过他极力鼓吹自动的观察,自动地思想,他还有个臂喻说得好,他说书籍中的知识,譬如武士的盾甲,一个强有力的武士,运用沉重的盾甲,可以自卫,可以攻战;一个能力薄弱的武士担负了一身沉重的盾甲,反而不能行动了。所以天才能多读书而不为书籍学问所拖累;普通人多读了书,反而减少了学识,对于社会、人生、自然失去了亲切的了解,只牢记了些书本中的死知识,不能运用,不能理解。
以上我引了叔本华书本中的几句死话。他这话对不对,还要我们亲自去看。不过人家要问我:我们不去专读死书,又怎么样呢?我们怎样去自动地研究,怎样去自动地思想呢?我我必答道,我们自动的研究也要有方法,有途径。不是盲动的,乱动的,乃是有条理、有步骤的活泼有趣的动作。这种动作是什么?这种动作就是科学方法的活动研究。这种活动就是走到大自然中,自动的观察,自动的归纳。从这种自由动作中得来的思想,才是创造的思想,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亲切的知识。这是一切学术进步的途径,这是一切天才成功的秘诀。这个途径不唯近代大科学家如是,就是古代天才的思想家也是如此。就看中国周秦时的庄子,我们从他的书中。可以知道他每天并不是坐在家里死读书,他是常常走到自然中观察一切,思想一切,到处可以触动他的灵机,发挥他的妙想。他书中引用自然间现象作为臂喻的非常之多。以他那种爱在自然中活动,又富于伟大的理解能力,若生于现在,知道了许多科学实验的方法与器具,不也是一个大科学家吗?但是他所得的结果也已经不小了。以我所知道的中国哲学家看来,创造的思想之丰富,恐怕要推庄子第一。
庄子是中国学术史上最与自然接近的人,最富于自动地观察的人。所以也是个最富于创造的思想的人。我们模仿他的学者人格,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抱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向着大自然间,做自动地研究,发挥自动地思想,恐怕这神秘万方的自然,也要悄悄的告诉我们几件未曾公开的秘密呢!
【作者宗白华(1897-1986),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5:06 , Processed in 0.1032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