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六、怎样诊断课堂阅读教学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0 00:4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题六、怎样诊断课堂阅读教学问题
一、学习目标
1 、从理论层面上理解新课程的阅读及其教学的含义,更好地把握阅读教学的精髓。
2 、从操作层上认识阅读教学的误区,探讨新课程课堂阅读教学流程。
3 、收获阅读教学的经验和快乐,强化个性化阅读及教学的意识。
二、问题导入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面对眼前的美景,我这位山村语文教师心中却一团迷糊,上月县教研室到我校调研,我奉命准备一堂课,我充分准备,深钻教材,精心设置阅读问题,细致考虑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力争使课堂流畅,创设课堂高潮,出现亮点,同学们也不负我的期望,配合得相当好。课上完后我也自鸣得意,谁知与听课老师交换意见,说我教师角色错位,未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权,学生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转,老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同时课堂上学生参与面狭窄。说实在的,当时我心里很不服气,好歹我在学校也有一定的声誉,就是这样的差劲?下来过后平心静气地思考,听课老师说得不无道理。但是农村的孩子知识面窄,视野局限于大山之间,可利用的资源也贫乏,真正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终还是将问题一股脑儿堆放在老师面前,还有是不是任何课都适合自主合作探究呢,有没有一种可操作的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呢?明白的你,请给我答复。”这是乡村教师张越的苦恼。
“我是一名县城初中语 文老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我也在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努力运用到实践,也承担了一些竞教课、观摩课的教学。从我自己和身边的课堂阅读教学来看,仿佛一课改,就讨论,一讨论,就分组,一分组就汇报,一汇报就表扬。从形式上看,确实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其中不乏智慧火花闪耀课堂,但许多是游离课堂、教材的天方夜谭,老师一概照单全收,一奖到底,我也曾对此进行过一些思考,这是不是课改的初衷,这是不是课堂教学最好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是干什么的,又干了些什么?如果说传统教学的老师角色错位,这样的课堂教学老师算不算缺位,和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有什么两样,教和师的位置在哪里?”这是语文教师王华的困惑。
新课程课堂阅读教学的精髓是什么?我们如何诊断课堂阅读教学的问题?这就是本专题主要讨论的问题。
三、认知学习
1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哪些新要求?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而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具体考察学生的五个方面的能力:①词句的理解,②文意把握,③要点概括,④内容探究,⑤作品感受。
2 、如何解读新课标的阅读教学?
( 1 )强调对话理论,把阅读权还给学生。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的对话,而这三者之间,学生居于首位,强调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和理悟是至关重要的。从教学的角度,老师应该充分维护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说,因为任何形式的阅读教学,其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学生学会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沟通、共鸣。这是一个心理历程,是不可替代的,不可复制的。当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教师“课堂首席发言人”的作用,矫正认识偏差,把握话题,立足文本,否则口若悬河,离题万里,丧失教材的价值功能。
( 2 )强调“整体感知”阅读和教学,反对“肢解模式”,提倡培养学生的“语感”。整体感知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的。比如认识一个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的身高、肥瘦、衣着,然后才会进一步观察他的五官、言谈举止等等。强调整体感知是阅读及其教学的返璞归真,是解决了一个“源”和“流”的问题。强调语感的培养就是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情味感的把握。达到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和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的最好途径就是读,新课标明确义务教育各阶段都要重视读的教学,这是汉语言教学的传统的、经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应该继承下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3 )强调快乐阅读教学理念,突出一个“趣”字。表现在形式要新颖有趣,内容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愿读,乐读,改变传统的讲灌枯燥模式。
3 、当前阅读教学出现了哪些误区?
( 1 )从阅读教学指导思想上看: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在阅读教学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却出现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特点。沉迷于语言研究中,陶醉于文字分析里,看重语文的实用性,轻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阅读教学中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感悟、教参的见解去代替学生的思考,以考纲的意图确立学和讲的重点,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期望和实际情况,泯灭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导致走上一条费时、低效、乏味的阅读教学之路。当然几十年我们不管是受教和执教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一时转不过弯,也是情理之中,我们要时时告诫自己,处处提醒,一点点从观念改起,定会迷途知返的。
( 2 )从教学形式上看: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形式可谓收获最丰,一扫过去满堂灌的陋习。形式多样,课堂活跃是一大亮点,但深思,摇曳多姿的背后到底有几多收益,华丽的形式是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面,是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具体表现为:① 重讨论,轻引导。从这几年的竞教课、竞赛课来看,基本上是青一色的分组讨论,七嘴八舌,畅所欲言,老师成为最好的倾听人,倾述的对象,往往缺少老师的引导,深度的引导。②重发散,轻统一。针对教材的阅读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老师均给予鼓励、支持,从来未从文本的角度,作者创作的意图方面却引导、推敲。大家普遍认为这样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受到同行,专家的抨击。③重探究,轻诵读。探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阅读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读,为了达成新课标中的学生整体感悟,个性化体验,那是非“读”不可的,试想学生没有认真地读,反复的读,探究也只徒有其形骸了,部分老师们热衷“探究”,只不过是时尚罢了,拿新课标作标签而已。④重形式,轻思维。部分阅读教学课堂,可谓琳琅满目,课件层出不穷,动感十足,声色光电全面包装,配乐朗读,表演绘画花样百出,但是学生立足于文本,思维深度却大打折扣。
( 3 )从教学资源的开发上看: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大教材观,大语文观。它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个体人格的全面发展,与传统的语言观相比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化。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还是存在重课本,轻课外资源的开发;重文本的研读,轻生活的结合等不良倾向。
( 4 )从阅读训练上看:训练和检测是达成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阅读训练检测必不可免,但在训练预设上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巧,轻情感等不良倾向。
四、案例分析
下面两篇阅读教学案例,请您边读边诊断:哪些体现了新课程阅读教学的要求?哪些出现了教学问题?
[ 案例 1]
《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一)
师:张云娟,告诉听课的老师们,我们在语文课上经常干什么。
生:经常玩。
师:这堂课也是这样,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玩;起码是一边学一边玩。咱们该玩什么?
生:玩斑羚。
师:你们见过斑羚吗?
生:没有。
师:(故弄玄虚)我给你们找来了一只,想牵出来看看吗?……(像哄小孩)崔阳阳,你喊一声“斑羚出来”,它就自己出来了。
生:斑羚出来!
(随着“咩”的一声,一幅斑羚图片进入屏幕,生大笑。)
师:我们再进入一个介绍斑羚的网页了解斑羚。靳晓洁,请你读一读。
生:(读)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师:谁还了解斑羚的其他情况?请作补充介绍。……没有?老师再补充两点:它的角是珍贵药材;现在已被猎杀得濒临灭绝。—这篇文章作者是谁。
生:沈石溪。
师:(投影)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被称为“动物小说之王”。——把这几个字记在书上。这就是沈石溪(图片)。
(二)
师:下面我们“鸟瞰”课文。本文是什么文体?
生:小说……动物小说。
师:主人公是“我们狩猎队”吗?
生:不是。是斑羚。
师:作者具体写了哪几只斑羚?
生(抢答):一只老斑羚……
师:我非常欣赏你的抢答。再重申一遍:如果没别人回答,你就直接站起来答,不必举手;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答,就谦让一下。
生:……镰刀头羊……灰黑色母斑羚……半大的斑羚……
师:其中哪个是一号“人物”?
生:镰刀头羊。
师:作者写这篇小说是什么目的?……(一时没人回答)他肯定是提倡,或者赞扬一种什么精神。
生:赞扬舍己为人的精神,大公无私的精神。……不对,是“舍己为羊”的精神。
师:其实课文中有作者提示,看谁先找到。
生:赞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的精神……赞扬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时,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从容走向死亡”的精神。
师:镰刀头羊是动物,可我刚才说它是“人物”,恰当么?
生:恰当。他是借动物写人。
师:对。沈石溪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
生:人……人的世界……人类的生活……人类社会。
(三)
师:“鸟瞰”就到这里,下面是“解剖”——阅读各段。请大家齐读第 1 、 2 自然段。
(以下教师从“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一句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拟人手法的幽默风趣,进而欣赏了镰刀头羊的高大威武、光彩照人,并明确了它的特殊身份。)
师:下面我们玩的内容应该是——
生:学羊叫。
师:光学羊叫还不行,还得把“羊语”翻译成汉语。(学生大笑)——过去我们只做过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恐怕没有做过把“羊语”翻译成汉语。——镰刀头羊一共“咩”了几次?
生:三次。
师:第一次怎样“咩”的?请你学一学。……有点不好意思是吧?没关系,咱们是“玩”么!把上课当成玩,就不拘束了。
生:咩——
师:不行,这只是“咩”,不是“哀咩”,再“哀”点。
生(努力进入“哀咩”的状态):咩——
师:这回不错。是什么意思?再翻译一下。
生:唉,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词语用得好,不愧是“小才女”。
生(非常动情地):唉!无能为力啊!(学生笑)
师:真好!第二次是什么时候“咩”的?
生(读):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斓光带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深渊去……
师:再学一学。
生:咩,咩。
……
(四)
师:学羊叫,译羊语就玩到这里吧。下面该“飞渡”了。斑羚的“飞渡”写得实在是太精彩、太感人了!——对了,我告诉你一个提高口才的方法——凡是精彩感人的文章,你都尽量复述下来,讲给别人听,这样既感染人,又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下面请你复述斑羚飞渡的情景好吗?
(生复述)
师:复述,包括简略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你对哪种最感兴趣?
生:好,下面请大家创造。怎么创造?
生:我把自己当成一只老斑羚或者小斑羚,以斑羚的口吻复述……
师:你真有创造性!这就更新颖、更有趣了。
生:我一边说,一边用动作比划,还模仿斑羚的叫声。
师:好,加上了体态语和“效果”,更生动形象、有声有色了。
生:觉得作者写彩虹写得不好——彩虹不可能只有 六米,也不可能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我让斑羚先看到山上的云彩,受这个启发,把云彩当跳板……
师:好!你真有创造性。
生:我复述时用景物描写渲染悲剧气氛,开头写:“阴霾笼罩着伤心崖……”
师:真好!我说你是才女!真是才女!
生:我给每只斑羚起个名字。落崖的那只就叫它“落崖”吧……(学生笑)
师:那落崖的有好几只,得叫“落崖一号”、“落崖二号”。(学生笑)
生:被救的那只叫他“希望”……
师:啊,有创造力,起名字也要学问的。
生:我觉得“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并不好,不如说像块石头一样落下去,形容摔得重。
师:有道理。
生:“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这一句,应该加上一句,“跳板反弹了一下”,因为平时跳远时跳板是要反弹的……
师:哎呦,你真注意观察生活!我估计你将来也能写小说,当作家。……可能还有别的创造性方案,就先说到这里吧。(课堂时间有限,没有实际复述。)
(五)
(师生互动学习,品味课文中关键词的情味,如井然、盯、溜,并斟酌词句的重读问题。)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对镰刀头羊的评价,注意是用一个词,要符合“一词说”。这是谁的主张?
生:福楼拜。
师:你用一个什么词语概括?这可检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啊。
生:临危不惧……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舍己为羊……舍己为后……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师:也对,但这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句子。
生:有集体主义感。
师:“集体主义感” 合适吧?可以是“集体主义精神”或“群体意识”。对了,现代社会,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都要靠群体合作。所以一定要有群体意识,学会合作。
生:以身作则……临难从容……宁死不屈……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师:对,但这也是一个句子。
生:以身殉职……有王者风范……
师:镰刀头羊应该是属于“领导干部”吧?所以我的意见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学生笑)——社会需要镰刀头羊这样的领导干部。——再用一个词语概括“人”的特点。
生:残忍……贪婪……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冷血动物……铁石心肠……残害生灵……动物界的帝国主义者……
师:真给人类丢脸啊!作为人类的一员,我真为他们汗颜!……
(六)
师:这一课学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但其实最多完成了一半——以上你们只是完成了课本 和老师为你们安排的任务,还没有自己提出疑问,解答问题。而这比上面的内容更重要。因为(投影名言):
1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2 、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是大进。(阵献章)
下面进入“主人论坛”,请“主人”们发表对这一课的疑问和见解,我们先说哪里写得好,然后再说哪里写得不好。
生: 1 、“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嘎洛山的伤心崖上”,“逼”字用得好。(以下略去教师评价)
生: 2 、结尾一段“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写出了斑羚死得伟大,死得光荣,说明斑羚闪光的精神,我为此而感动。
生: 3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们掉到河里,怎么能“粉身碎骨”呢?
生: 4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这一句不真实。人有可能被感动,那么狗也可能被感动吗?猎狗的狗性决定,它这个时候只能是精神亢奋地追逐、围捕、狂吠、撕咬,而不可能被感动得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
师: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另一个发表的天地:网络互动。我已经在“人教论坛”发帖——《 < 斑羚飞渡 > 质凝》,请大家登陆参加讨论。(师登录论坛)这就是我质疑的文章。你们看,后面已经有了许多跟贴……想发表意见的同学请课后登录这里,去与老师们论上一论,怎么样?我觉得咱们许多同学有这个能力。这样,全国各地的老师、同学都能看到你的意见,我们这堂课的境界就大大扩展了。还有,教师推荐大家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请看《再被狐狸骗一次吗》,再看看《保姆蟒》,让大蟒当保姆,《狼与“狈”的生死爱情》写爱情写得很感人哟!(学生笑)还有《鸟奴》!人里头有奴,鸟里头竟然有奴!我特别推荐阅读《刀疤豺母》。总之,我所看过的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每篇都比《斑羚飞渡》要好:也就是说,这篇《斑羚飞渡》最“差”!……这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还不能算完,可能只上 1/4 ,甚至 1/10 ……
下课。
(河北邢台市天中张国生 ,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 2005 年 11 期)
您对该课教学的诊断意见为:
[ 案例 2]
《芦花荡》教学设计
(一)讲故事《荷花淀》导入
(二)整全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投影字词(学生齐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边听边思考。
①复述故事情节,说说老头子是怎样一个人。
②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目的:把握课文内容,抓住老头子的思想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
(三)想像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体会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心理。
①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重点品读并评价他的心理。
②在品读中展开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 的心理活动?
学生齐读或自由读,小组讨论交流。
预期目的:体味老头子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话的,提高体验性阅读能力。
(四)探究特色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①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用心感受并评析。
②试仿照课文中景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的景物。
预期目的:学习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的写法。
(五)教师小结
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人物显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怀。
(六)、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读与练习。
②试把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连成一段话,写在练习本上。
您对该课教学的诊断意见为:
五、交流讨论
(一)回音壁
这两个教学案例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
首先,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张国生老师采用多媒体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入点新颖,简洁明了的进入主题。后一案例采用讲故事进入,一方面调动的学生学习《芦花荡》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荷花淀派孙犁的小说风格。
第二,整体感知。两个教学案例都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进入阅读层面,从大处入手,培养学生感知文本的能力。从文体,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初步解读小说。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的话语权,老师不失时机给予点拨,引领。
第三,重点品读。 张国生老师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品析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和飞渡的场景,既有心理的揣摩,又有场面的再现,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和学习镰刀头头羊那种为了种群的生存而从容赴死的品格。后一案例重点品味老头子的心理和语言特色,充分把握了孙氏笔法的精妙。
第四,风格各异。张国生教师可以说是一位演说家,激情四溢,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热情,课堂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后一案例可谓娓娓如讲童话,在密密的芦苇丛中,在田田的荷叶之下,演绎着抗日话剧,理性而温馨。
但两课教学都有遗憾:例 1 读得太少,例 2 囿于教参明显……
(二)展示台
俗话说成功只有一个,但成功的道路却有千万条。同样,阅读教学没有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将是一个很可怕的局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提供几个供讨论的阅读教学流程,期望老师们创造出更多的个性化方案来。
流程一: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流程二: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解读释疑—反思启发—拓展。
流程三:读—议—分享—练。
流程四:配乐范读—初读—研读—品读。
流程五:确立学习目标—阅读策略—合作交流—写随笔。
流程六:阅读期许—思路梳理—重点探究—联系生活。
(三)我新我秀
读了上面的内容,看了前面的案例,是否激发了你的阅读教学创作热情,不妨也来几个,精彩就在现在:
六、资源链接
[ 链接 1]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链接 2]
《新课程与学科前沿研究》朱光宝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
(编写者: 李德树 卿平海 孙永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08:50 , Processed in 0.1828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