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审题更多是练思维体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3 08:5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审题更多是练思维体操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思维于作文审题来说是无比重要的。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能否在丰富的立意选出理想立意,与我们能否运用思维方法对材料进行审读密切相关。下面以德阳二诊作文题为例来谈谈。
此次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人出门,一人带伞,一人带拐杖,一人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人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仗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空手的,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走时小心走,结果反倒没事。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使用规范汉字书写。
此道作文题中的材料可运用到这样一些思维方法:
一、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又叫系统思维。也就是把材料各要素、各方面合在一起看,从而确立作文立意。
现在我们把材料信息简易图表如下:
人物
携带物
行路结果
原因
一人
湿透了
大胆走
一人
拐杖
跌伤了
莽撞走
一人
空手
好好的
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走时小心走
从上面的材料信息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人都有外物相助,结果都不好,与态度与行动方法有关;只有第三人,无所凭借,结果却好,这在于他拥有智慧。
从材料整体审察,我们可获得这样的立意:人远胜于物,人是最大的凭借。
二、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其要义有三:一是彼此联系,二是矛盾转化,三是对立统一。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与第三个人表现出矛盾关系:前两个人,都有必需的工具和条件,在行路中具有优势,结果却糟极了;第三个人,空手无依,毫无优势,却安然无恙。由此可得出立意:优势劣势可以转化,跌倒的往往不是在缺陷上,而是优势上。
从材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材料的情感倾向,对前两个人,持否定态度,否定其态度与方法(“大胆走”“莽撞走”),对第三个人则持欣赏态度,欣赏的是他的头脑与智慧(“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走时小心走”)。由此可以得出立意:1、要正确对待“优势”(不能完全依仗优势,不能因之而得意忘形,更要注意发挥人的威力)。2、别让优势成为障碍。
三、深层思维
深层思维的特点是由表及里,注意归因分析。
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前两个人行路糟糕之极,原因在于因为拥有外物帮助,不注意态度与方法,不注意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后一个人虽然两手空空,却能充分发挥人的智慧。
由此,我们从归因角度可以得出如下立意:1、有“恃(指凭借外物)”还应有“恐(指小心行事的心理和一定的忧患意识)”。2、有“恃(既指凭借外物,又指凭借个人头脑智慧”)无“恐(指做事的恐慌)”。3、善假于物(这里的“善”指的是借助外物,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人的智慧,注意思考)。
四、聚焦思维
所谓聚焦思维,指的是要抓住材料的核心(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点)思考立意。
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物有三个,第三个人无疑是核心人物。核心点是“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走时小心走”。
另外要注意聚合点,一是关于“外物的凭借”,二是关于不同的行动态度、方式、方法。
以此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立意:自助优于他助。
五、联想思维
所谓联想思维,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涉及到接近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事理联想等。
大多数作文材料,都可走向沿着联想之线走向社会、人生,走向生活,甚至走向心灵。
从这个材料可以看出,三个人在生活中都可找到原型,“行路”象征是人生地动,“伞”“拐仗”指向的是我们所凭借的外物或条件。
我们立意,显然要跳出“行路”,走向人生。行路所需要的工具、心态与行动,实际上是人类所需要的外力与智慧。

作文审题,显然要介入思维。思维可助我们打开思路,增广见识,获得理想立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2:10 , Processed in 0.1250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