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向中小学生传播新诗的再尝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9 15:0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向中小学生传播新诗的再尝试
 2014年10月03日 作者:叶延滨 杨志学   来源:光明日报

  诗歌朗诵是传播诗歌和进行诗教的一种有效形式。而编辑出版一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和朗诵的诗集,则是针对一个较为庞大的特定群体,积极传播优秀诗歌作品、对少年儿童展开诗歌审美教育的有益实践活动。

  今年8月,我们愉快地接受了出版社的委托,选编出版了《中学生朗诵诗100首》和《小学生朗诵诗100首》两个诗歌选本。在选编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加强向中小学生传播新诗的力度?我们感觉到,目前中小学教育中那种重古诗轻新诗的现象普遍而明显。这两个面向中小学生的诗歌读本,就是我们为扭转这种局面的一点力量。这两个读本选稿的范围和标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努力选取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所涌现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朗诵的优秀诗篇。其一,我们选的是新诗,古体诗虽有其价值,但不在这两本书选取之列;其二,我们不是选取当前、当下或某一阶段的新诗,而是将百年新诗发展史中涌现的作品作为选择对象。

  大的方向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了。我们两人也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两个读本是为小学生、中学生编辑的,因此入选的作品便要求情感真挚,表达顺畅,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篇幅上,以二三十行的短诗为主,长诗一般不选。小学版和中学版在选稿上也进行了大致的区分,小学版中还特意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儿童诗,最重要的是要适合朗诵。尽管我们现在对于朗诵诗的理解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些变化,但对于少年儿童,诗歌的声韵节奏之美,依然是诗歌美学教育体验的重要因素。在把握了以上几点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尽力选取名家名篇。本书所选的一些名篇,有的是诗人成名作,有的是诗人代表作之一,它们经历了岁月的积淀和时间的考验,闪烁着穿越时空的恒久光芒。

  此外,对《小学生朗诵诗100首》再多说几句。根据小学生的接受特点,我们对小学版所选作品加以分辑处理,共分为五辑。每一辑还加了标题,这对小读者是一种提示。如第一辑是“生命绽放的花朵”,内容是革命烈士诗抄。我们从革命烈士诗歌中选了17首传诵比较广泛的新诗作品,如叶挺的《囚歌》、吴大可的《勇敢地去吧》、白深富的《花》、何敬平的《把牢底坐穿》、陈辉的《妈妈和孩子》等。革命烈士诗歌不同于一般诗人的作品,革命烈士首先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乐章,他们的诗歌是他们光辉人格的真实写照,因此具有非同一般的震撼力、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第二辑是“唱给祖国的赞歌”,选取了公木的《英雄赞歌》、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方冰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田间的《义勇军》、乔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张永枚的《骑马挂枪走天下》等名篇佳作。这些都是对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选本,因篇幅容量所限以及诸种原因,一些名家名篇未能收入。同时,适应着时代变化和中小学生的需要,我们酌情选收了一些虽非名家之作,但适合学生阅读和朗诵的作品。比如中学版中就选了《手工短信》《母亲的手机》这样的具有信息时代特点的作品。当然,遗珠之憾恐也在所难免。(叶延滨 杨志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2:41 , Processed in 0.1666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