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9 12: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来源:东方幼儿网

                                             

        刚出生的宝宝就好比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天真的;宝宝的教育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而家庭则是宝宝的启蒙学校,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将孕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本性,这也就铸就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一不同的产生首先就取决于孩子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可以说家庭、社会、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一个体系,息息相关,相依相连。
        首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是相当重要的,极富现实意义,因为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不但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有利于孩子在爱的家庭环境中熏陶、激励下奋发图强,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是非常自然的事。
        其次,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俗话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就说明了学校除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外,还有教育学生品行、道德等的职能和责任。孩子的学习是家长们关注的,孩子的品德同样是家长关注的。然而,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关注该怎样结合呢?家长的教育必须配合老师的教育,老师的教育同样也要关切到家长和孩子,二者在观念上必须一致。否则,教育上的歧异必将影响孩子的思维和知识的形成。同时,在孩子上学期间,家庭的教育也不可松懈,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老师要求家长共同来完成的事情,家长要表现出支持的态度,就是家长有歧义的,应该避开孩子和老师来交流,而不要在孩子面前给出某种不好的暗示,这样同样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在幼儿期,4—6岁,是孩子习惯的养成期,和学习态度的建立期,这段时间,我们不强调孩子学会很多很多的知识,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去体会寻找学习中的乐趣。但好的习惯和态度一定要有,有了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以后的学习就会如鱼得水,青云直上。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在被动、家长的督促下学习,即使有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效果也不会太长久,因为这不是孩子自愿的,是被逼迫的,他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厌学。
        所以说:“教育一定要考虑到长远利益”!就是在体育运动方面也同样强调,“基础动作的学习一定要正确,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而不是说学完一个动作就算完事了,要考虑到这个动作在以后更高级动作的衔接上是否有利。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遵照的规律。精彩的人生就像是一场百米赛跑,最初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在跑的过程中应该是一直加速没有停歇的,然而,冠军只有一个,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位家长都要正视自己的孩子,认识到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客观的来评价他。
        在我的教育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孩子的妈妈,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很优越的,她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很棒的,但在事实上,这个孩子在班级的表现是让我担忧、头痛的一种,从来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不愿意和别人的小朋友交流,上学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结果,当别的小朋友已经知道十以内的加减法时,他却仅仅会说一加一等于二,更不要说写自己的名字,自己吃饭穿衣了……对于这些问题我也和孩子的妈妈多次交流过,但结果只有一个,妈妈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孩子,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关照着孩子。这种脱离学校的教育让人担忧。


[ 本帖最后由 春日暖阳 于 2008-12-19 12:3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4 07:36 , Processed in 0.4188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